今天(6月8日),中國空軍發布中俄第6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視頻。根據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6月6日,雙方在日本海、東海相關空域組織實施第6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6月7日,中俄兩軍位太平洋西部空域完成第6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第二階段任務。
解放軍轟6轟炸機在殲11戰機的護航下參加巡航。
外界關注中俄今年進行的首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分為兩個階段進行,這是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自2019年第一次行動以來的首次,也是一次新的突破和探索。
2022年,中俄兩次空中戰略巡航區域包括日本海、東海、西太平洋海域。《環球時報》引述軍事專家宋忠平表示,看起來第6次中俄聯合戰略巡航的區域沒有突破第4次和第5次的範疇,但內涵卻不同。
宋忠平指出與此前不同,此次任務分為兩個階段執行,這表明當前中俄兩國在巡航中已經有能力做到按照實際需求來實施戰略巡航任務,也暗示了在此次空中巡航中,非常有可能出動了不同的兵力,在不同的海空域實施相應的巡航工作。「具體來說,到東海、日本海與到西太平洋巡航執行任務的兵力是不同的,演練課目也不相同,這表明雙方可以根據具體任務實施聯合巡航,實戰性更強,而戰略巡航空間也在不斷拓展」。
中方參加中俄聯合戰略巡航的轟6轟炸機起飛。
軍事專家傅前哨表示,此次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分為兩個階段意義重大。「此次軍事行動在兩個不同的方向進行,增大了行動的難度,對行動的事先策劃以及在不同方向進行兵力匯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體現出中俄兩軍的合作在不斷深化,對維護東亞地區的和平穩定有相當大的意義」。
根據當前公開資料,中方派出了轟-6K,俄羅斯派出了圖-95參加此次聯合巡航任務。傅前哨表示,中國派出的轟炸機屬於中遠程戰略轟炸機,比起俄羅斯使用的遠程戰略轟炸機航程稍微要短一些,此外兩軍使用的機型、導航和控制系統也有差異。「戰略轟炸機比起戰術飛機航程更遠,往往要在陌生地域執行任務,相關的導航、控制與指揮也更加復雜。因此,兩國轟炸機要進行空中協同配合,就需要進行不斷的演練,掌握相關技能,從而能夠完美地進行協同配合。」
日本航空自衛隊拍攝到中俄軍機照片。
宋忠平表示,最新一次的中俄戰略巡航表明中俄雙方之間的戰略巡航協同配合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互信程度進一步加深,「當前天下不太平,中俄戰略巡航也須在遠海遠空強化聯合巡航的能力建設,才能有利於地區的和平穩定。」
中俄兩國軍機在日本海和東海進行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引起了日本和韓國的擔憂。
據路透社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7日說,這場軍演引起了日本政府對國家安全的嚴重關切,並已通過外交渠道向中俄兩國轉達關切。松野博一說,中俄兩國的戰略轟炸機在日本附近反復舉行聯合軍演,標志著兩國在日本附近的軍事活動擴大,「顯然是為了在我國(日本)任意行動」。
日本軍方表示,6日發現兩架俄羅斯轟炸機在日本海上空與兩架中國轟炸機會合,並一起飛到了東海後,日本軍方加派了戰鬥機應對。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6日也通報,四架中國軍機和四架俄羅斯軍機當天下午,進入韓國南部和東部海域的防空識別區,韓國緊急調動戰鬥機應對。韓國軍方稱,對飛入「防識區」予以警告後,中方通過軍用直通熱線回答正在進行正常演習,俄方沒有應答。
日本防衛省6日公布日方判斷的中俄軍機飛行路線圖。
俄羅斯國防部7日表示,由俄羅斯空天軍的圖95戰略轟炸機和解放軍空軍的轟6K戰略轟炸機組成的空中小組,在日本海和東海水域,以及太平洋西部海域上空,進行了8個小時的空中巡航,俄方蘇30、蘇35戰機和中方的殲11戰機則參與掩護。巡航期間,有外國戰鬥機伴飛了戰略轟炸機。
俄羅斯國防部強調,是按照今年軍事合作計劃進行這次巡航,並不針對第三國。中俄兩國飛機亦嚴格按照國際法規則行動,沒有侵犯外國領空。在完成巡航後,所有參與巡航的飛機已返回到自己的機場。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中秋國慶雙節臨近,為期12天的鐵路假期運輸27日啟動,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9億人次,9月29日為客流最高峰,預計發送旅客超2000萬人次。
全國多地火車站人頭湧湧。
據央視網,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公佈數據,截至9月24日,國慶黃金周火車票累計發售2.35億張。其中,9月22日鐵路售票量達到2695.2萬張,創單日售票量歷史新高。
來自攜程的數據顯示,假期國內旅遊產品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超4倍。
其中,杭州因為亞運會的舉辦,整體訂單預訂量同比增長超5倍;目的地為成都的「超級假期」整體旅遊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10倍;天津、武漢、鄭州、蘇州等城市預訂量增速也較高,均比去年同期增長5倍以上。
從眾信旅遊收客情況來看,截至目前,國內旅遊市場復蘇態勢依舊強勢,已超過2019年同期200%。
另據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平台上旅遊消費訂單(含酒店民宿、景點門票、交通等)也較2019年翻倍增長,餐飲堂食訂座量則增長112%。
出行方面,航班管家預計,假期日均航班量超1.55萬架次,較2019年同期提升5.2%,較2023年五一假期提升7.1%;鐵路部門預計假期日均旅客座席能力較2019年同期將增長18.5%,僅9月13日至22日,鐵路累計發售車票就已達1.99億張;滴滴出行數據預測,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期間出行需求同比去年上漲近八成,預計北京、蘇州、杭州、東莞、重慶等將是出行熱門城市,相比節前漲幅接近200%;假期預計順風車出行需求同比去年漲幅超150%,北京、廣州、東莞等將是順風車出行主要需求城市;假期租車訂單預計相比節前漲幅將超30%,一線城市租車出發的訂單多且漲幅大。
網友吐槽假期坐高鐵動車像擠地鐵。
9月27日,廣東廣州一名男子雙節前坐動車,卻坐出地鐵的感覺。當事人張先生稱這是一趟從廣州南到湛江西的動車,一上車就很驚訝,因為車廂內有扶手,很多人站著,感覺像進了地鐵。「車上雖然有點擁擠,但大家都很開心,因為可以回家了。」
高架太堵,導致乘客提前下車「百米衝刺」趕高鐵。
9月28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節前趕高鐵的經歷,稱自己在節前一天為了趕高鐵,不得不在高架上「百米衝刺」,「黃金周前一天早上六點的虹橋火車站和虹橋機場,完全堵死,前面人都下車奔跑,無奈趕時間我們也只能下車了。」該網友最後建議大家乘地鐵出行。
有網友提前三天出行,仍然被堵路上。
超長假期將至,全國迎來集中出行高峰。即便選擇錯峰出行,仍然沒有躲過被「堵」的命運。
近日,有廣東網友表示已經提前三天出行,結果仍然被堵在路上。網友忍不住調侃:這是預判了他人的預判?
高速堵車,網友稱9小時沒開出省。
另據海客新聞報道,28日,出粵高速已開始堵車,航拍畫面顯示,樂廣高速清遠段車流量巨大,有網友表示自己從深圳開車回湖南婁底在廣連高速上「9個小時沒開出廣東」。
全國各地高鐵站人頭攢動,客流火爆。
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佈的信息,當日中國鐵路國慶黃金周運輸啟動,自9月27日至10月8日,為期12天,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9億人次,日均發送旅客1583萬人次,9月29日為客流最高峰,預計發送旅客超2000萬人次。
9月28日,上觀新聞記者在廣州南站現場觀察到,乘客們有條不紊,完成整個進站過程15分鐘左右,比日常平峰時段耗時較長。
全國各地高鐵站客流火爆。
據廣州南站微信公眾號,9月28日至30日,廣州南站開往重慶西、南寧東、柳州、南昌西、深圳北、香港西九龍、珠海等方向還有餘票,去往潮汕、湛江西、長沙南、武漢、上海虹橋、北京西、昆明南等方向車票比較緊張。
國鐵集團預計,中秋國慶假日期間,鐵路日均客流量將接近1600萬人次,約為春運期間日均客流量的兩倍。
國鐵集團表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全國鐵路加大運力供給,將假期運輸期限延長為12天,這期間全國鐵路實行高峰運行圖,日均旅客座席能力預計較2019年同期增長18.5%。增開跨鐵路局的直通旅客列車320列。
十一黃金周的出遊火爆,而各地生活中的日常,被網友重新發現、重新審視、重新包裝與建構,然後爆紅於網絡,成為年輕人「特種兵」式旅遊必去的打卡地。這也成為了近幾年,尤其是2023年旅遊的又一明顯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