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國,家庭傳承非常重視長幼尊卑的觀念。特別是在封建男權主義社會中,家族中最年長的男性如長兄、長子等地位較高。他們在家族中擁有最多的話語權,也就是說,家裡的許多事情都由他們說了算。其他人可以發表意見,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最終決策權在長子手中。此外,長子還享有比其他人更多的財產繼承權,可以優先選擇並繼承家產。
當然,長子第一順位的繼承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必須是正妻所生的孩子。因此,「長幼尊卑」的觀念在中國家庭倫理中得以體現。只有同時具備以上兩個條件的男子,才有資格繼承家業和爵位。這也是由中國古代的宗法制度決定的。
嫡長子繼承制的推出
從夏朝開始,中國歷史上長期實行的禪讓制度被廢止,轉而實行一種新的制度——世襲制,即皇位由皇權一系的同姓家族成員繼承,從而使皇權牢牢地掌握在同姓家族手中。
隨著歷史的演變,到了西周時期,統治者開始實施兩種制度,分別是宗法制和分封制。這兩種制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影響了歷史上很多朝代的更迭。其中,宗法制最為突出的表現形式是嫡長子繼承制。那麼,嫡長子繼承制具體是什麼呢?
嫡長子繼承制最初應用於西周王朝王位的傳承。在西周王室繼承人的選擇中,只有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才有王位繼承權,其他兒子沒有繼承王位的權利。嫡長子繼承制從此一直被後世所沿用,逐漸推廣到民間,許多世家大族的官位和財產繼承也采用這種方式。
中國古代實質上推崇一定的男權思想,這一點從當時男女在家庭中的分工就可以看出來。男性可以接受教育,參加科舉考試,然後入仕為官,從而開始追求自己的事業。女性在當時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社會地位相對較低。女性大多居於內宅,負責管理家務,承擔相夫教子、孝順公婆等家庭責任。
嫡庶觀念深入人心
與今天不同,古代男子可以選擇門當戶對的女子結婚,然後兩人成為夫妻。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男子此生只能娶這一位女子。由於男子在當時的社會地位更高,因此男子也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男子在有了一位正妻後,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納妾,也就是接納妻子以外的其他女子。妾的數量不固定,但妾的地位與正妻相差甚遠。妾在大事小事上都要聽從正妻的安排,沒有自己的選擇權。換句話說,古代的妾室不僅要服務於她的夫君,還要服務於夫君的正妻。在內宅中,妾室還要接受正妻的管教和約束。
因此,妾室所生育的子女在古代被稱為庶出子女,他們在整個家族中的地位非常卑微。在嫡子女面前,不論自己的年齡是否比嫡子女年長,自己的才能是否比嫡子女優秀,妾室所出的孩子們都要讓位於嫡子女。在嫡庶尊卑面前,真理只有一個:嫡出即優越,誰也不能改變這個規則。
其實,很多男子選擇的正妻,大多是身出有名,不能說是名門望族,很多也是清流人家。與選擇正妻不同,男子在納妾時選擇的女子身份來源多種多樣,可能是自家的佣人,可能是別人介紹來的女子,或者是在某種情況下自己看中的女子。
總之,納妾不需要經過正常婚配流程,因此,妾的地位遠不及正妻。其中的原因不僅與妾室的出身有關,更多是社會認同度的問題。因此,盡管很多庶出的子女在讀書、做官和個人修養方面遠遠超過家族中的嫡子女,但由於嫡庶身份的限制,他們很難被社會完全認同。因此,嫡子永遠高於庶子。嫡長子繼承制確保了正室子女的正統地位,避免了許多家族成員因繼承財產而進行內鬥。
嫡長子繼承制的推行
在普通人家中,繼承財產和官位的競爭相對較為平常,但在涉及王位繼承的問題上,嫡長子繼承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同輩之間的競爭。因為最終只能由王后所生的長子來繼承王位,許多其他兒子只能各自尋找出路。這個制度看似穩定了朝政。
實際上,當時設立嫡長子繼承制也是為了減少王室成員之間的爭鬥。長子為正妻所生,血統純正,由於年長,長子的生活經歷會比其他人更多,也會更加成熟,思考問題更全面,在處理事情時能夠考慮周全。
然而,嫡長子繼承制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卻出現了許多問題。在西漢時期,漢武帝的長子劉據原本已被立為太子,他天資聰穎,各方面條件都很優秀,擁有帝王之資。但由於巫蠱之禍,劉據最終被迫自殺。這場鬧劇結束後,漢武帝最終讓幼子劉弗陵繼承了皇位,即後來的漢昭帝。幸運的是,漢昭帝是一位明君,在即位後勵精圖治,有所作為,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昭宣之治」。
由此可見,尋常百姓人家的內庭之爭最多也是財產之爭,而帝王將相家的手足相殘,可能最終會危及性命。在隋朝建立後,隋文帝楊堅立楊勇為太子,但次子楊廣想爭奪皇位,於是設計陷害楊勇,並將自己偽裝成品行高尚、才德兼備的人。最終,楊勇被廢太子,楊廣成功繼位。
在楊廣即位之後,他的本性得以徹底暴露,不精心理政,好大喜功,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修築許多宮殿建築,引發了大批民眾的不滿。楊廣的這些行為,也使得隋朝最終毀於自己之手。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
這樣的爭權奪位的事件在歷史上有很多的例子。歷史上有很多關於爭權奪位的事件。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後,竇太后所生的長子李建成被自然而然地立為太子。李世民是次子,兄弟二人原本相安無事,感情十分和睦。但隨著唐朝的建立,李淵登上了皇位,李建成被立為太子,次子李世民在輔助父親打天下的過程中,戰功顯著,引人注目。
李世民不僅在軍事才能上出眾,其在政治上的才能和優勢也逐漸顯現。在一家人商討如何治理朝政時,李世民提出的觀點總能獲得李淵的認可,李淵對李世民還十分看重。看到這樣的局面,李建成逐漸心生忌憚,生怕李世民會威脅太子之位,於是他越來越擔心。
於是,李建成聯合其他人開始陷害李世民,不惜手足相殘,為了保全自己,李世民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事變」。李建成不是在爭奪皇位,而是自毀前程,將本應屬於自己的太子之位徹底斷送了。
「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登上了皇位,被尊稱為唐太宗,並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盡管歷史上推崇嫡長子繼承制,但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在實施過程中,它並不總能如願,反而引發了許多問題。
在朝代更替中,也有很多遵循嫡長子繼承制的方式來選取繼承人,比如唐代宗李豫。李豫是唐玄宗的孫子,唐肅宗李亨的長子,母親是章敬皇后,可以說是正統的嫡長子出身。唐玄宗在世時,李豫就被冊封為廣平王。後來,正值安史之亂時期,李豫重用大將郭子儀,率領軍隊攻打安祿山、史思明的起義軍。在李豫即位後,安史之亂被最終平定。
漢朝的漢成帝劉驁,父親是漢元帝劉奭,母親是王皇后,自己是嫡長子出身。然而,劉驁在位期間對朝政並不關心,只是整天游山玩水。久而久之,朝政逐漸被母親一族的王氏所掌握,最終導致了「王莽篡政」的發生。
制度的局限性
由此看來,嫡長子繼承制在推行過程中並不總是順利的。這種制度在創立之初,本意是想通過選擇一種有利於家族傳承穩定的繼承方式,減少一些麻煩和利益衝突。然而,在實際的推行過程中,嫡長子繼承制卻導致了許多問題。
因此,嫡長子繼承制的局限性就出現了。在涉及王位之爭時,嫡長子繼承制因特定的屬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避免眾多皇子爭奪皇位的問題。雖然歷史上的皇儲之爭事件層出不窮,但如果沒有嫡長子繼承制的實施,皇儲之位的爭奪只會愈演愈烈。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嫡長子繼承制的推行有利於家族的穩定和內部團結。
特別是在制度創立之初,嫡長子繼承制就是為了加強王權的專制,使權力只能在某種特定的姓氏族群中運轉。除非發生起義戰亂,否則不容易被推翻。事實證明,嫡長子繼承制有效地加強了君主專制集權,有利於封建統治時期的政治發展。然而,在現實情況中,嫡長子繼承制的推行遭遇了很多阻礙。其中,也是因為嫡長子繼承制的局限性。
嫡長子繼承制選取的繼承者一定是優秀的嗎?他們一定適合擔任一國之君,承擔治理國家的重任嗎?面對國計民生、黎民百姓等國家大事的問題,答案是不確定的。正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導致了後來許多朝代的更迭。雖然不能將全部的原因都歸結於一國的統治者身上,但是,統治者與朝政的相關性還是很大的。畢竟,作為一國之君,如果不關心朝政,那麼受累的還是數以千萬計的民眾。
到了封建社會後期,比如清朝,嫡長子繼承制的推行貌似並不是按照這種制度最初的意願來實施的。在清朝,真正符合嫡長子繼承制規定登上皇位的人寥寥無幾。
道光帝就是以嫡長子的身份登上皇位的,其他的人要麼不是嫡出,要麼是後來自己的生母被冊封為皇后,要麼就是庶出並且年齡較小的皇子在後來被選擇繼承皇位。
因此,現在的很多人看清朝,認為清朝選擇皇儲的依據是立賢不立長。以古論今,是為悖論;以今論古也無法全面深入地從當時的環境中看待問題。綜合起來看,嫡長子繼承制確實來源於古人的智慧,至少在當時,這種制度確有其優越性和適用性。但是,隨著歷史的演變,制度也需要進行改革才能適應社會潮流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