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埔女子疑遭男子尾隨「拉袋欲偷銀包」 及時發現悔無做1事

社會事

大埔女子疑遭男子尾隨「拉袋欲偷銀包」 及時發現悔無做1事
社會事

社會事

大埔女子疑遭男子尾隨「拉袋欲偷銀包」 及時發現悔無做1事

2023年08月02日 13:30 最後更新:15:04

提防扒手小心財物

香港地人多車多,在擠迫的環境下,是扒手落手的好機會,特別是上下班時間,於公共交通工具上更應小心。早前有女網友帖文表示在大埔差點被打劫,幸好及時發現,才避免財物損失,但遺憾未能拍下扒手樣貌,以警惕街坊。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該名網民在Facebook群組發文講述遇上疑似小偷的經歷,日前早上8點45分左右,她於大埔昌運中心對開步行往巴士站,當時她正背着個「有拉鍊細側袋仔」,突然感覺側孭袋有被拉扯的感覺,即時轉身向後望,發現1個年約35至40歲、穿白色上衣及牛仔褲、戴白色口罩的男子站在她正後面。她意識到對方想「扒銀包」,於是即時大叫,男子邊走開邊與她對望,樓主則一直「啤」住他。樓主對於未能拍下對方照片感到非常後悔,「我應該影佢相,或者跟住佢再大聲叫,等全部人都知道佢係扒手」。一段時間過後,男子重回商場附近,不過因為樓主正等候巴士,與之相距甚遠,亦未能拍下照片。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她在帖文中詳述了男子衣着打扮,「非常短嘅黑頭髮,面型圓,頭圓,高167-169左右,中等偏肥胖身材、粗眉毛、黃皮膚、額頭闊」,她又提醒附近居民提高警覺,「大家小心。佢應該喺嗰度附近搵緊食」。帖文引起網民關注,當中不乏大埔居民,有居民就表示「我尋日係大元都係畀人扯我背囊,佢開咗小小拉鍊,好彩我feel到即刻擰轉身,嗰下我呆咗,都好後悔無影佢相」,有人就稱讚樓主,「你擺上嚟提醒大家,已經好好,大埔真係多咗扒手,大家要提高警覺」。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另外,有網民分享自身經歷提醒樓主,稱早年在地鐵站曾被人拉開背囊,他及時轉身,就見到身後1名男子在他擰轉面後即時走開,他打算將背囊拉好時見到袋中多了1隻來路不明的手錶,因擔心「唔知係咪贓物,費事惹麻煩」,便用紙巾將手錶包好,當作失物交給地鐵職員,「如果大家不幸遇到畀人扯背囊/手袋,除咗檢查自己有無失竊之外,仲要睇吓有無多咗唔屬於自己嘅物品」。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食生蠔驚見「生猛寄生蟲」港女獲酒店經理送「一樣嘢」補償感無奈

2023年12月08日 12:30 最後更新:12:59

女食客到新界東一間酒店食自助餐,嚇然發現生蠔上有生猛寄生蟲蠕動,於是投訴,經理補償方法竟係……

有女食客到新界東一間酒店食自助餐,嚇然發現生蠔上有生猛寄生蟲蠕動。(FB影片截圓)

有女食客到新界東一間酒店食自助餐,嚇然發現生蠔上有生猛寄生蟲蠕動。(FB影片截圓)

該女食客於Facebook群組「飲食黑店大全」發文兼上載影片,表示日前到新界東某酒店吃自助餐,準備吃生蠔之際,竟發現生蠔上有一條紅色寄生蟲在蠕動,非常驚嚇「明白生蠔係有呢個風險,但會唔會太生猛」,她於是向經理反映,豈料對方竟端上橙汁作為補償「最後同左經理講,每人送咗一杯橙汁」,令她十分無奈。

樓主表示「明白生蠔係有呢個風險,但會唔會太生猛」。(FB影片截圖)

樓主表示「明白生蠔係有呢個風險,但會唔會太生猛」。(FB影片截圖)

帖文引網民熱議,不少網民不滿經理的補償方法「一人一杯橙汁就搞掂?」、「真係慘,食蠔食着寄生蟲,仲要俾兩杯慘汁侮辱」、「嘩,有免費橙汁飲,經理呢個大恩大德點報呀?呢個恩十世都還唔返喎」、「好生猛喎,一杯橙汁就算,樓主咁順得人」、「反請2杯橙汁叫經理食咗佢」、「送左一杯橙汁,咁多x謝呀?」、「咁新鮮的蠔都係送一杯橙汁,咁那大方的間野,起碼送杜蟲藥水任飲」。

經理竟端上橙汁作為補償。(示意圖)

經理竟端上橙汁作為補償。(示意圖)

亦有人認為食生蠔本來就有風險「其實點解咁多人鐘意出去食生蠔,一定好多蟲員工又唔會洗乾淨,運送期間衛生環境又差」、「蠔有寄生蟲好正常,前排新聞都有報導啦,提醒市民邊幾種海產多寄生蟲,小心飲食。蠔就係其中之一類。冇邊間餐廳可以完全清除所有嘅寄生蟲包括高級餐廳。」、「相信食開生野既人預咗有呢個風險,其實都好多單食生野跟著啲寄生蟲上腦呀、入肺啦,唔明點解仲要冒風險去食,煮熟咗都一樣食得既啫」。

供生吃的蠔在進食前沒有經過加熱處理殺死病原體,因此是高風險食物。(Getty圖片)

供生吃的蠔在進食前沒有經過加熱處理殺死病原體,因此是高風險食物。(Getty圖片)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網頁,供生吃的蠔在進食前沒有經過加熱處理殺死病原體,因此是高風險食物。除了活蠔以外,市面可供市民購買的生蠔往往是預先去殼的冷藏或冰鮮生蠔,處理不當可導致細菌污染及蠔隻變壞。

冷藏生蠔必須放在雪櫃內解凍,以免暴露於危險溫度中。在雪櫃內解凍需時較長,通常要解凍一夜。在解凍的過程中,生蠔應存放在容器中,以防交叉污染。避免進食在出口國家/地區已預先去殼,並未經烹煮的冰鮮生蠔,因為生蠔已經死亡,所以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容易出現溫度控制不當及交叉污染的情況。孕婦、嬰幼兒、長者和免疫力弱人士應避免進食生或未煮熟的蠔。

帖文來源:Facebook群組「飲食黑店大全」「食物安全中心」網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