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不承認印度3運動員來自「阿魯納恰爾邦」 藏南地區從來是中國領土 高人:印方一早知道簽證安排

博客文章

中國不承認印度3運動員來自「阿魯納恰爾邦」 藏南地區從來是中國領土 高人:印方一早知道簽證安排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中國不承認印度3運動員來自「阿魯納恰爾邦」 藏南地區從來是中國領土 高人:印方一早知道簽證安排

2023年09月24日 11:33 最後更新:11:42

杭州亞運會昨日(9月23日)開幕,印度3名來自所謂「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中國「藏南地區」)武術運動員因為簽證問題,出現入境糾紛,印度體育部長取消原定出席杭州亞運會的行程。

這3名印度武術運動員尼曼·旺苏 (Nyeman Wangsu)、奥尼鲁·泰加 (Onilu Tega) 和梅蓬·拉姆古 (Mepung Lamgu),此前已獲得杭州亞組委批准參加亞運會,但是由於無法下載相當於中國簽證的參賽證,她們未能和其他10名隊友及教練一起在周三(9月20日)登機前往中國。

印度3名武術運動員因為簽證問題未有入境。

印度3名武術運動員因為簽證問題未有入境。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阿林達姆·巴奇(Arindam Bagchi)9月22日發表聲明,指體育部長取消了參加杭州亞運會的行程。發言人稱,堅決反對針對印度公民實行差別待遇。

這3名女運動員來自印度最東北部的所謂「阿魯納恰爾邦」,該地區幾乎完全是國家認定的「藏南地區」。北京8月29號發布了一份官方「標準地圖」,顯示印度「阿魯納恰爾邦」和阿克賽欽高原是中國的領土。印度就此提出了抗議。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3名運動員獲杭州亞運會組委會允許參加,但無法下載作為進入中國簽證的認證卡,該卡可作為進入中國的簽證。在北京舉行的外交部例行吹風會上被問及這3人的情況時,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歡迎各國持合法證件的運動員來杭州參加亞運會。」她說:「中國政府不承認你提到的所謂阿魯納恰爾地區。藏南是中國的一部分。」

中國亞奧理事會終身名譽副主席魏繼忠周六在杭州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些印度運動員已經獲得了進入中國的簽證。中國沒有拒絕任何簽證。」 據他說,「問題是,根據中國政府的規定,我們有權給他們不同種類的簽證。有落地簽證,我們有紙質簽證……這些都是政府規定…….但我說得很清楚:中國政府給了他們簽證,他們可以進入中國。但不幸的是,這些運動員沒有接受簽證。」

據報道,今年7月,這3名運動員此前就曾被中國發放另外的簽證。她們申請參加今年7月成都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時,中國官方向她們發放了與隊友不同的「另紙簽證」。這類簽證不會在入境中國時留下認可記錄,即代表中國不認同印度對「阿魯納恰爾邦」的主權。換言之,不是中國不讓她們入境,是她們不接受簽證選擇不來。

高人話,印度運動員應該至少半個月前就知道這3個運動員獲發另類簽證,她們選擇不接受不來參賽,但一早不講,到亞運接近開幕時叫她們去機場講,是想把事情鬧大。而印度體育部長不出席亞運開幕式,也是一早已想好的安排了,這一切都是政治操作。

所謂「阿魯納恰爾邦」位於喜馬拉雅山與西藏的另一邊,面積83743平方公里,人口138萬,從來都是中國領土一部份,當年是被英國人佔據了。

「阿魯納恰爾邦」是西藏一部份,中國清朝時期曾允許西藏地區自治,但派遣中央駐藏大臣實行管理。清政府允許藏族貴族由其民族內,以宗教形式自行選擇轉世領導人授予王爵,但仍需要受到清朝皇帝的承認。

紅色部份為中印爭議的藏南地區。「阿魯納恰爾邦」大部份地區在爭議區域內。

紅色部份為中印爭議的藏南地區。「阿魯納恰爾邦」大部份地區在爭議區域內。

1911年,清政府瓦解,民國成立,英國在1912年趁亂出兵佔領達旺及其以東的今「阿魯納恰爾邦」北部地區,並建立東北邊境特區。1913年,西藏政府驅逐原清廷官員及駐藏清軍,一度宣佈獨立。

1913年至1914年,中英藏三方舉行西姆拉會談。該會議旨在確立中藏與印藏邊界,及中國與西藏的關係。在會上英國全權特使威廉·亨利·麥克馬洪提出「麥克馬洪線」為西藏、中國川邊特別區(後改為西康省)及雲南省,和英屬印度(含今日的緬甸北部克欽邦)之間的邊界,該線將藏南、達旺及東段的坎底盆地(即今日之緬甸克欽邦最北的葡萄縣)、江心坡(即恩梅開江和邁立開江之間)地區等化為英國控制區。後來當時的中國民國政府則因反對而沒有簽字,退出談判。當日,英藏代表皆簽字批准包括麥克馬洪線在內的協議。條約只獲英藏兩方認定,中方由頭到尾拒絕承認。中方的觀點是:阿魯納恰爾及其正東面的坎底、江心坡地區到滇西一帶是西康、雲南和西藏的一部分,而西藏政府自行宣布獨立根本不具有外交權,因此西姆拉會談條約只有單方簽字(即英國),應視為無效。中國所堅持的是中印傳統線及中緬傳統線。

1947年印度獨立,1954年,印度在該地成立東北邊境特區。同年出版的印度官方地圖首次把麥克馬洪線從1936年以來註明為「未標定界」改為「已定界」。1960年中緬(克欽邦、撣邦、克倫邦和緬甸本部於1948年分別宣佈自英國獨立)重新議定邊界,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邊界條約。

中印有爭議地區地圖: 中國藏南地區/印度「阿魯納恰爾邦」。

中印有爭議地區地圖: 中國藏南地區/印度「阿魯納恰爾邦」。

但中印邊界從來都有爭議,並未談判劃定,1962年中國和印度在邊境上發生中印邊境戰爭。中國軍隊在戰爭中大獲全勝,並控制達旺地區。戰後中國軍隊卻主動撤退,印度再次實質該地區。1972年印度政府將該特區改為「阿魯納恰爾邦」屬地。

1986年底印度議會兩院通過立法將阿魯納恰爾聯邦屬地升格為邦,1987年正式成立阿魯納恰爾邦,意思即為「旭日之邦」。

但中印政府對「藏南地區」的主權爭議並未平息, 中國認為該區是「藏南地區」,從來沒有承認這個「阿魯納恰爾邦」屬於印度。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韓國公司的確吹得,不過有時吹得太厲害脫離了現實。

日前在新款KONA新能源車型的發佈會上,韓國現代汽車澳洲公司首席執行官(CEO)柯安哲(John Kett)語出驚人,話現代汽車將永遠比中國品牌汽車高端。

現代澳洲CEO柯安哲。

現代澳洲CEO柯安哲。

現代汽車進入澳洲市場較早,有先行者優勢。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現代便在澳洲市場推出小型車Excel,並與該市場主流的日本汽車品牌展開了激烈價格戰。但隨著生產和運輸成本的增加,老牌車企不得不提高售價,並面臨來自中國新興品牌的劇烈競爭。

柯安哲認為,對現代汽車而言,以廉價車型佔據市場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返。如果現代繼續保持低價,企業的利潤就不足以投資研發技術更先進的新車型。

他同時強調,只要在技術上保持領先,讓用戶認識到現代品牌的價值,就能夠一直保持對中國品牌的高端優勢。相較於價格戰,這將是一種更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不過,現代汽車在澳洲的市場地位,已從2016年時的第3下降至第5,中國汽車正大力趕上,快將超越韓國車,其中上得很猛是MG。

目前,日本車依然是澳洲市場佔有率最高的車系。最新今年1至10月的數據顯示,澳洲市場銷量最高的車企為日系豐田(17.5萬輛),遙遙領先於第2名日系馬自達(8.5萬輛);第3名為美國福特(7萬輛);而韓國的起亞(6.5萬輛)與現代(6.4萬輛)分列第4、5位。

此外,三菱、五十鈴、斯巴魯、日產、鈴木、雷克薩斯、本田等日系品牌均位列澳洲市場前25名。

今年1至10月澳洲汽車銷售數據。資料來源:澳洲聯邦汽車工業商會

今年1至10月澳洲汽車銷售數據。資料來源:澳洲聯邦汽車工業商會

而隨著中國汽車出海規模的擴大,近年來澳洲市場也湧現了更多中國品牌車型。今年1-10月至今,上汽MG(4.9萬輛)已高居澳洲市場銷量第7,比排第8的美國特斯拉(4萬輛)還要高,上汽MG與現代品牌僅有1.5萬輛的差距,而其他中國品牌長城排13位(2.9萬輛),而上汽大通LDV(1.8萬輛)、比亞迪(9718輛)也均位列澳洲市場前25名。

MG也在香港大賣,MG車隨處可見。

MG也在香港大賣,MG車隨處可見。

其實再細看一下數字,因為澳洲排行榜是按品牌而不是車廠排,而上汽分別有上汽MG和上汽大通LDV兩個品牌(皆收購自英國),如果在兩個品牌加起來,今年10個月上汽在澳洲銷售6.7萬輛,已超過現代的6.4萬輛。

現代澳洲CEO柯安哲話「現代汽車將永遠比中國品牌汽車高端」,相信只有韓國人信,反而特斯拉CEO馬斯克的講法更受關注。馬斯克最近表示:到目前為止,特斯拉面臨的最激烈的競爭是在中國,很多人認為未來前10大車企第1名是特斯拉,後面9個全是中國車企,我認為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馬斯克。

馬斯克。

馬斯克說:「中國的製造業超強,職業道德也很高,如果我們考慮特斯拉不同的競爭對手們,中國汽車行業的競爭力最強,順便提一下,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也很好,因為我們在中國的團隊是最好的。」

再講澳洲的汽車市場。中國汽車在澳洲銷售大升。據澳洲《每日電訊報》報道,今年前三季度,澳洲市場的中國品牌汽車銷量達14.5萬輛,同比增長75%,其中電動汽車銷量佔比過半。澳洲聯邦汽車工業商會預計,今年中國汽車對澳出口數量有望突破22萬輛,再創歷史新高。

澳洲聯邦汽車工業商會會長托尼·韋伯認為,中國汽車的整體性價比較高,今年以來澳洲市場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需求大增,進一步推動了中國汽車銷量增加。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中國汽車出口量392.2萬輛,同比增長59.7%,全年有望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