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東電即將開啟第二輪核廢水排海 日專家:應根據國際法對其採取干預措施

博客文章

東電即將開啟第二輪核廢水排海 日專家:應根據國際法對其採取干預措施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東電即將開啟第二輪核廢水排海 日專家:應根據國際法對其採取干預措施

2023年09月27日 10:35 最後更新:11:01

福島核廢水的第二輪排放即將開始,有日本專家認為應根據國際法干預,並揭露排海決定背後的「心機」。

東京電力公司正在為福島核廢水的第二輪排放做準備。AP圖片

東京電力公司正在為福島核廢水的第二輪排放做準備。AP圖片

日本京都精華大學名譽教授、高木基金理事、核能市民委員會(CCNE)成員細川弘明日前在接受內媒《環球時報》專訪時表示,排海過程計劃持續30至40年,在此過程中,應根據相關國際法採取干預措施。

日本水產品出口銷路受到嚴重影響。AP圖片

日本水產品出口銷路受到嚴重影響。AP圖片

由於核廢水排海,日本水產品出口銷路受到嚴重影響。在由細川弘明擔任監製的紀錄片《「3•11」東日本大地震10年之後——永無休止的核災難》中揭示了日本漁民的痛苦,在談及排海對漁民造成的新一輪身心打擊和經濟影響時,細川弘明表示,過去12年間,漁業遭受了巨大而可怕的痛苦。日本政府和東電曾經承諾,「沒有獲得相關人士的理解和同意,不會對福島核廢水做任何處理」,現如今公然食言,由此造成的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恐怕無法彌補。

排海對漁民造成新一輪身心打擊和經濟影響。AP圖片

排海對漁民造成新一輪身心打擊和經濟影響。AP圖片

他續指,「然而,考慮到自2011年以來蒙受的巨大經濟損失,當地漁業需要日本政府的財政支援也是一個殘酷的現實。這或許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個別漁民對日本政府粗暴推進排海的舉動感到憤怒和屈辱,而日本的漁業協會似乎並沒有十分抗拒。」

除排海之外,福島核廢水還有蒸汽排放、砂漿固化等其他處理方式,日本政府卻選擇了最便宜、最簡單的排海方案。

細川弘明分析認為,日本政府之所以選擇排海方案,除了便宜和簡單,還有兩重「心機」:第一,今後倘若日本再次發生核事故,可以在一開始就向海洋排放放射性物質,而不必像處理福島核事故時那樣「麻煩」,連存儲核廢水的費用也不必支付,而這將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第二,日本政府正在青森縣六所村建造核廢料再處理工廠,今後在運行過程中還將不可避免地向海洋排放大量氚,日本政府顯然不希望由此引發爭議,他們試圖通過排海傳遞出「這種處理方法沒有問題」的信號。

細川弘明認為,日本政府的排海決定和作出該決定的過程都是不民主的。自民黨政權在參眾兩院佔據多數議席,核能問題幾乎完全由日本經濟產業省掌控,環境、衛生和漁業等部門的參與度很低。經產省的影響力很大,也會對一些自民黨內的反對意見「說不」。而日本主要媒體在政治上的軟弱無能則進一步惡化了這種情況。

對於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單方面強行啟動福島核事故污染水排海,中方多次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細川弘明說,自民黨正在利用日本國內的反華情緒轉移公眾對排海事件的注意力。令人深感遺憾的是,這無疑是為日本國內本就愈演愈烈的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火上澆油。

分析認為,美國之所以縱容日本將核廢水排海,本質上是試圖用全球海洋環境和全人類的健康來換取美國的地緣政治利益。

細川弘明說,「我不是地緣政治專家,但我認為,中美競爭肯定是影響美國對排海問題所持態度的重要因素。日本政府過於順從美國,卻忽略了日本自身的地緣政治利益——即日本作為海洋國家的地位以及與亞太鄰國不可或缺的友好關係。」他表示,可以想像的是,如果將核廢水排海的不是日本而是其他國家,美西方國家的反應很可能有所不同。

細川弘明表示,福島核廢水排海過程計劃持續30至40年,在此過程中,應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及《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即《倫敦傾廢公約》)等國際法,採取干預措施。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米萊訪美稱改信猶太教 美媒:阿根廷全面靠攏以色列

2023年11月29日 11:53 最後更新:12:04

阿根廷候任總統米萊首訪美國,表示正皈依猶太教,顯示其領導的新政府,將成為阿根廷史上最親以色列的政府之一。

阿根廷極右派米萊(中)訪美首站到紐約市皇后區一位著名正統猶太教拉比長眠的墓地。AP圖片

阿根廷極右派米萊(中)訪美首站到紐約市皇后區一位著名正統猶太教拉比長眠的墓地。AP圖片

正值許多其他拉丁美洲國家公開反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執意要消滅哈馬斯的計劃,米萊於27日上午抵達紐約,開始了他作為當選總統的首次海外之行。

彭博社報道,米萊的第一站,是頭戴猶太圓帽,一身黑衣,到紐約著名正統派猶太拉比(猶太教的祭司、領袖)、猶太原教旨主義運動領導人梅納赫姆•孟德爾•施南森(Menachem Mendel Schneerson)的墓前憑吊。

報道強調,在華盛頓會見任何美國官員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之前,米萊就先去了猶太會堂。據他的一位發言人說,這位當選總統正在皈依猶太教,並於上週六在布宜諾賽勒斯參加了一場猶太教儀式,他在那裡得到了另一位拉比的祝福。

這一象徵性的舉動,顯示這位即將上任的領導人致力於加深阿根廷與以色列的文化和政治關係。而作為天主教大本營,拉丁美洲大部分國家仍保持中立,或者對以色列持批評態度。

美媒認為,米萊改信猶太教,確定阿根廷向以色列靠攏。

雖然阿根廷傳統上與以色列保持著良好關係,2020年1月,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也把這個中東國家選作了他以國家元首身份出訪的首站。但當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進攻引發拉丁美洲左翼領導人越來越多批評的時候,米萊的做法與他們形成了鮮明對比。

米萊此前稱,要拒絕與中國、巴西和俄羅斯合作,並轉而支持加強與美國、以色列的關係。米萊曾多次表示計畫訪問以色列,還要將阿根廷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

52歲的米萊在天主教家庭長大,但他定期與布宜諾賽勒斯的拉比一起研究猶太話題。「這些討論可能會突然持續兩三個小時,讓我非常滿足,幫助我成長了很多,讓我更深入地理解當下的情況。」

猶太通訊社在今年8月注意到了「米萊想皈依猶太教」的消息。在7月接受西班牙《國家報》採訪時,米萊表示他正在考慮改變信仰。在公開場合,米萊經常引用猶太教《摩西五經》。

在1990年代後期擔任阿根廷副總統的魯考夫(Carlos Ruckauf)說,米萊的訪問反映了其政府的國際優先事項。

魯考夫說:「他這麼快就去美國,還發出要訪問以色列的訊號,米萊的外交政策已傳遞出非常明確的信息。」

還有觀察人士評論稱,米萊對以色列的支持與其說是對該國現有政策的轉變,不如說是一種傾斜。布宜諾賽勒斯諮詢公司Cefeidas Group負責人胡安•克魯茲•迪亞茲(Juan Cruz Diaz)表示,「米萊在這個問題上的個人熱情,以及他強烈的個人信念,使得我們可以預計到,阿根廷對以色列的支持將會增強。這當中更多的是連續性,而不是顛覆性。」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