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泰國在緬甸打擊電信詐騙工作,正一步一步推進。
9月24日,泰國國家警察總署副署長素拉切率領一支由警察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的隊伍,與中國警方一同前往來興府湄索縣泰國和緬甸邊境的自然過境點進行調查。他們的目的是前往緬甸逮捕活躍在該地區的電信詐騙團伙。
據泰國媒體報道,上述警方和工作人員已經與緬甸克倫邦邊防軍進行了協調請求,希望能夠進入該地區進行調查,但遭到了拒絕。這樣一來,誰是KK園區的靠山,也充份曝光了。
克倫邦是緬甸第三大民族克倫族聚居地,也是該國歷史最悠久的反政府武裝克倫民族聯盟(KNU)根據地。1994年,克倫族內部信仰佛教和基督教的人員發生矛盾,聯盟一分為二。基督教派繼續沿用克倫民族聯盟(KNU)和克倫民族解放軍(KNLA)的名稱; 而佛教派自立門户,組建民主克倫佛教軍(DKBA)。2010年,克倫佛教軍被緬甸政府收編,搖身一變成為「克倫邊防軍」(BGF),但並未改變其地方割據勢力的本質。在他們控制的地區,就是大量詐騙園區的所在地,緬甸政府也管不了他們。
中國和泰國警方開會部署在緬甸打擊電信詐騙工作。
泰國警方和中國相關部門機構為對付緬甸克倫邦內的詐騙園區,制定了一項行動計劃,準備切斷上述地區泰國境內的三個縣的50個信號塔(共計157個),切斷當地對外通訊聯繫,以減少電信詐騙事故的發生。
雖然,這次聯合行動受到控制緬甸北部的克倫邦邊防軍阻攔,但是,近期中國打擊緬甸電信詐騙取得了巨大成果,成功抓獲了一大批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
據報道,中國警方與緬甸相關部門合作,成功抓獲了大量緬北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並移交給了中方。這些犯罪嫌疑人的落網,有力地震懾了電信詐騙犯罪分子,減少了詐騙案件的發生。
中國和泰國警方研究如何有效切斷了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的通信渠道。
中泰警方近日實地視察後,泰國警方定出切斷緬甸邊境地區泰國境內的50個信號塔的具體計劃。這一行動將使得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無法利用這些信號塔進行通信聯絡,從而降低了他們的犯罪能力。
中國、緬甸和泰國警方在打擊電信詐騙方面進行了密切的合作,共同制定了行動計劃,並開展了聯合行動。這種合作有利於加強三國之間的情報交流和協作配合,提高了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的效率。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曾懸賞百萬人民幣尋子的內地富豪解克鋒,終於找到失散25年的兒子,成為網上熱話, 而AI技術發揮的作用亦備受關注。
富豪尋回被拐25年的兒子。
25 年前,解克鋒只有三個月大的二兒子解清帥不幸被人販子拐走。為了能早日找到兒子並讓丟失的兒子過上好的生活,解清帥的父親解克鋒一邊尋子,一邊努力賺錢。「沒有上億,一千萬有」,儘管對外界給他的「億萬富豪」名號予以否認,但白手起家的解克鋒通過創業一步步積攢起了屬於自己的財富。
而解清帥之所以能夠與家人重逢,除了家人和警方堅持不懈的努力外,也離不開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
今次成功尋親,「跨年齡同親緣人臉比對演算法」功不可沒。
就在解清帥與父親相認的幾天後,科創板上市公司格靈深瞳出來「領功」:「親人團聚的背後,是科技的力量在發揮作用,格靈深瞳自主研發的『跨年齡同親緣人臉比對演算法』功不可沒」。據了解,解清帥是近半年來格靈深瞳幫助警方找到的第4個孩子。
因為解清帥被拐的時候只有三個月大,拿著當時的照片再去找,孩子早就變樣了。
但親人之間在長相上多少還是會有一些遺傳,所以這個跨年齡同親緣人臉比對演算法,就收集了解克鋒大兒子以及夫妻倆現在和年輕時的照片,還有解清帥的百日照進行人像比對。
接著,在公安的身份證系統裡篩出跟他們一家長得比較相似的5個人。
不過,這種技術也不是百分百命中,所以最後還需要通知這些人,逐個做 DNA 親子鑒定。
幸運的是,解清帥剛好就在這 5 個人裡。
解清帥與家人重逢。
其中有個關鍵點,就是解清帥在公安系統裡,已經更新了長大之後的身份證資訊,而且他跟父母長得真的非常像,在演算法的賦分權重裡,解清帥的長相排在了第一位。
這個演算法,類似於名偵探柯南裡的全年齡識別系統,那個系統可以用一張小時候的照片找到成年後的那個人,可以說是劇情成為了現實。
據介紹,現在這個人臉比對系統,正在江西公安廳試點,科技給數以萬計的尋親父母帶來了新的希望。
資料顯示, 1901-2018 年間國內拐賣兒童犯罪的有效資料有 25572 條,而成功案例只有 1356 條, 1990-2000 年間,屬於拐賣兒童犯罪的穩定高發期。
這期間被拐賣的兒童,大概率沒有非常清晰的照片,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越發難找,像解克鋒,也是找了 25 年才找到兒子。
所以,這次找回解清帥的 AI 技術,給了大家一個希望。
事實上,這麼些年在尋親的道路上, AI 其實一直都在幫忙。
2008 年 -2010 年間,四川的「426 大案」 中 10 個孩子被拐賣,這其中就有桂宏正夫婦年僅 3 歲的兒子「小耗子」。
報警之後,不管是通過人力排查還是打拐 DNA 資料庫比對, 10 年都沒有孩子的任何消息。
2017 年騰訊出了個「天眼尋人」功能,尋親父母只需要上傳孩子的照片,就能在失蹤人口的資料庫裡檢索有沒有自家的孩子。
當時他們用的也是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就是先對 0 歲 -18 歲的人臉成長變化進行模擬建模,再通過機器學習計算出孩子可能長成了什麼樣。
根據當時的報導,僅僅是第一次比對,就找到了 10 個孩子裡的 4 個, 「小耗子」正好就是其中之一。2019 年 4 月, 41 歲的桂宏正終於找回了自己的兒子。
除此之外,百度也推出過 AI 尋人,華中科技大學的 「AI 寶貝」則用圖片修復技術,來説明尋親父母解決早年間老照片破損、不夠清晰的問題,現在已經找到了 9 個失蹤的兒童。
除了幫助被拐賣兒童回家, AI 也在試圖幫助那些漂泊異鄉的華人找到自己的根。
不過,解克鋒等人是比較幸運的尋親父母。直到今天,還有很多尋親父母每天在網上發佈孩子的資訊,他們寄希望於互聯網,數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地在茫茫人海裡尋找著自己的孩子。
AI不能撫平這些家庭的傷痛,但科技的進步為他們帶來了更多「寶貝回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