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香港過得很有氣氛。
過去香港過國慶節,都比較冷清,除了早上的升旗儀式及國慶酒會外,活動不多,主要只是晚上的煙花匯演。但自從2019年開始,先發生黑暴事件,接着是3年疫情,連煙花也停了,國慶節過得太冷清了。
今年國慶,煙花重臨,令人振奮。由於中秋和國慶雙節合流,加上政府部署的夜繽紛活動,就搞得甚有氣氛。中環及觀塘海濱等地晚上分別舉行無人機表演。灣仔的「海濱藝遊坊」夜市市集活動,持續6天,入場免費,有15米高的水上巨型月亮,成為拍照打卡的景點。
有人話國慶訪港旅客不夠多,其實應倒過來看,如果特區政府不努力搞「夜繽紛」活動和國慶煙花,搞出一點氣氛,訪港旅客將會更少。
據入境處數字,國慶日(10月1日)約95萬人次出入境,其中包括約51.3萬人次入境,以及約40.6萬人次出境人次。今年國慶日入境的內地訪客約17.7萬,與疫情前仍有差距。2018年當年國慶日入境內地訪客人數高達約24.7萬,即今年國慶日訪港內地旅客恢復到約71.7%。估計最終有超過100萬內地旅客在國慶期間訪港。
內地旅客外遊數字未回到疫情前,不獨香港,到世界各地也是如此。內地旅客的旅遊模式已經改變,不知會否「復常」。
內地早已預計,今個超級黃金週會是史上熱度最高的一次國慶黃金周,國內游會創新高,但出境遊不止慢幾拍,更像躺平了。以內地旅客「赴歐遊」為例,國慶前僅恢復至2019年的25%。所以在國慶前內地旅客來港恢復到60%,在國慶日恢復到71%,其實已蠻不錯了。
疫情前中國這個「旅遊業第一大客源國」是怎樣煉成的?
2020年中國休閒度假大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與休閒研究室研究員戴學鋒公佈了一組資料,按2018年可比價計算,從1997年到2004年,中國人均GDP從1815美元上升到3109美元,出境遊隨之井噴式發展,年均增長率高達27.3%,出現了日韓接近人均1萬美元GDP階段的出境遊快速增長特徵。
當時內地老百姓袋裡開始有錢了,國內旅遊完一圈,還想出外看看,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就是首選。
到經濟再發展,中國遊客去得更遠,也更喜歡「爆買」,這是疫情前留給全世界的印象。2019年,中國遊客的出境消費也排在世界第一。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資料,2019年上半年,中國境外旅行支出1275億美元,超5成旅行支出發生在亞洲地區。
但一場疫情改變了一切。由出境遊,變國內遊。由暴走加爆買,千篇一律;變成深遊或打卡,各有所好。中國幾年變一個世代,3年疫情就變了天。加上經濟有點疲軟,出境就更加窒手了。現在世界各地的旅遊業界都在問,內地出境遊市場究竟是經一兩年打磨就回復正軌,還是已發生質變?
無論如何,香港要搶回更多內地遊客,仍需下更大的工夫。
盧永雄
12月10號星期日是區議會投票日,近日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在她的面書專頁中,接連發帖,揭露2019年她參與區議會選舉時遇到的亂象,發人深省。
一,破壞辦事處
麥美娟披露了一些當年沒有曝光的地區辦事處閉路電視影片。當她宣佈參選當晚,她的青衣辦事處就被暴徒攻擊,一批黑衣蒙面暴徒打破了辦事處的捲閘和玻璃門,魚貫湧入辦事處。在閉路電視影片所見,他們到處破壞辦事處裏的設備,影片裏更能清楚聽到他們說「攞文件,攞文件」,可見他們除了破壞還要竊取候選人的機密資料。麥美娟說讓她最痛心的,是見到有大人帶著小朋友一起加入破壞行動,難以想像對這些小朋友的長大有多大的影響。
這些遭遇不只有她一個人經歷過,而是所有反對黑暴的候選人都曾面對,可惜當時的社會危險和不公,未受大眾關注。
二,威脅義工
麥美娟透露她在地區服務30年,最讓她自豪是有一個龐大又熱心的義工團隊,一直在地區默默支持她,有些義工更在她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幫忙,她亦看著義工的子女成長。
但到了2019年區議會選舉的時候,情況混亂惡劣至極,義工被指罵的情況越來越頻密,更加有暴徒不但在網上起建制派人士的底,逐漸連義工都不放過,並聲稱「禍必及家人」,行為極其無恥。隨著局面失控,麥美娟極為擔心義工的人身安全,試過在她和義工家訪時被人用刀指嚇,又有人從高處向他們的街站擲冰塊,想攻擊義工,等到冰塊融掉後又不留證據。後來又有暴徒在Telegram上聲稱要到他們的街站上擲汽油彈。
她和義工頂住壓力繼續助選,進行一場名副其實的「選戰」。 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襲擊,他們分發防刺衣等裝備給義工,家訪時亦要帶備迷你滅火筒,義工全部不入鏡或者要打格後才能出街。整個義工隊伍陷入深深的恐懼當中,並非筆墨可以形容。
三,恐嚇候選人
麥美娟作為候選人,自然遭到網上起底及死亡恐嚇。她助選的時候,有朋友自發和丈夫在街站附近巡邏,替她留意情況。平民百姓沒有甚麼武器可以防身,最後竟然拿著一袋碌柚作為防身武器,一旦有人襲擊時希望能以這袋碌柚做武器保護她。麥美娟形容整件事既荒誕但又無奈,亦反映了當時惡劣的景況。
四,包圍票站
麥美娟分享2019年11月24日選舉當晚在票站的情況。當時很多建制派都知道勝選票渺茫,心灰意冷,加上票站都被黑暴支持者包圍,所以沒有幾個人留在票站看點票,但麥美娟認為一定要堅持到最後,所以留在票站。在點了3個小時後,票站被大批黑衣人包圍,不斷叫囂和挑釁她和她的義工。記得有問題票要驗票的時候,最後等票站主任判決,但票站被大批黑暴包圍下,票站主任極為緊張,久久都不敢落下判決。後來麥美娟說,「算吧,都歸對手,這些票都不用判給我。」票站主任才如釋重負。
當點票完成後,麥美娟和她的義工要離開時,包圍票站的黑衣人馬上衝上來阻攔,她的義工朋友為保護她,與黑衣人大打出手,變成一場混戰,麥美娟僥倖能安全撤離。
有朋友問我現在已經天下太平,區議會的候選人都是愛國愛港人士,為何一定要投票,我就說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為了盡公民責任,為了支持完善地區治理後的區議會選舉,星期日都應該出來投一票。記著是「雙議席單票制」,只能揀一個候選人,投一票剔一個剔。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