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歲慈善家沈翠英因病辭世,曾因賣樓捐481萬助汶川被尊稱為「上海嬤嬤」,扶貧助農十餘年令人感動。
影片截圖
近日,內地76歲知名慈善人士沈翠英因病離世的消息傳出,讓民眾深感悲痛!2008年時,她為支持汶川地震救援選擇賣掉自己的房產,最後籌集善款450萬(人民幣,下同,約481萬港元)於四川都江堰市建學校。當時她表示「老實說,我也從來沒見過400萬元是什麼樣子,今後應該也賺不到這麼多錢。但是一想到國家有這麼大的災難,我覺得應該做點什麼。」為此她也被大家尊稱為「上海嬤嬤」!
點擊看圖輯
76歲慈善家沈翠英因病辭世,曾因賣樓捐481萬助汶川被尊稱為「上海嬤嬤」,扶貧助農十餘年令人感動。
近日,內地76歲知名慈善人士沈翠英因病離世的消息傳出,讓民眾深感悲痛!2008年時,她為支持汶川地震救援選擇賣掉自己的房產,最後籌集善款450萬(人民幣,下同,約481萬港元)於四川都江堰市建學校。當時她表示「老實說,我也從來沒見過400萬元是什麼樣子,今後應該也賺不到這麼多錢。但是一想到國家有這麼大的災難,我覺得應該做點什麼。」為此她也被大家尊稱為「上海嬤嬤」!
沈翠英一見到地震消息,便立即向上海市紅十字會捐了2000元(約2千1港元),兒子也捐了10000元(約1萬1港元),但她發現這些錢不足以幫助這些災區人民,因此她決定將自己其中一處房產變賣,從而籌集善款於災區建造一間能抵御7級地震的學校,她的大膽決定獲得了兒子和新抱的強烈支持,2人還陪同她一起前往拍賣公司簽訂委託協議,並揚言若400多萬元不足以建造一所學校的話,他們可以再加錢。
此次「賣房捐錢」只是沈翠英慈善事業的開始,她透過對地震災區進行考察後,夥同上海慈善基金會合作成立「沈翠英專項基金」,透過收集各方善款來助力災區重建工作。2012年時,她來到上海慈善基金會捐出12萬(約12.8萬港元)充實善款,但和新抱前後去地震災區考察了3次後卻發現僅靠捐錢不能完全解決所有問題,新抱施豔說道:「必須將輸血改成造血,幫助當地企業恢復生產,打開上海市場,才能讓企業重新煥發生機。」
為此,他們抵押了仍在居住的房產籌得逾400萬元(約428萬港元),以此來幫助當地工廠恢復生產,並於2008年時成立了聚愛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在上海推廣都江堰的特色農副產品,然而其公司卻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第一年為了推廣都江堰「紅心」獼猴桃,公司投入了1百多萬元做廣告,第二年投入50多萬元仍虧損,第三年沈翠英決定轉換思路,用實實在在的好味道來打開銷路:「我花兩三萬元,請上海市民免費品嘗獼猴桃。」因此,她免費贈送了許多「獼猴桃券」給顧客先進行品嚐。
雖然獼猴桃的生意讓沈翠英虧損了很多錢,但她仍不忘做慈善,她每賣掉一個獼猴桃就捐5分,賣掉一箱捐1.5元(約1.6港元),她表示這是她對果農的承諾。15年來,沈翠英和家人投入公益慈善事業的資金高達千萬,這期間還因無經驗走了不少彎路,為此欠下一堆債務。3年前她為還債,無奈之下賣掉僅剩的一套房產。但她並沒有因此退出慈善工作,甚至在去年6月重病恢復後,又立即投身公益,但後期又因積勞成疾再度病倒,並被確診為癌症晚期。
即便身患重疾,沈翠英仍放心不下她的公益慈善事業,揚言等病好了要去學校看望師生和幫助農民銷售獼猴桃:「大家做好事,傳承愛的力量,整個社會都有這種愛心,就會變得越來越好。」但善良的「上海嬤嬤」最終仍不敵病魔纏身離世。對此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深感悲痛,表示會根據嬤嬤遺願,與家屬共同經營其公益慈善事業,以此延續和發揚嬤嬤的這份愛心。
影片截圖
沈翠英一見到地震消息,便立即向上海市紅十字會捐了2000元(約2千1港元),兒子也捐了10000元(約1萬1港元),但她發現這些錢不足以幫助這些災區人民,因此她決定將自己其中一處房產變賣,從而籌集善款於災區建造一間能抵御7級地震的學校,她的大膽決定獲得了兒子和新抱的強烈支持,2人還陪同她一起前往拍賣公司簽訂委託協議,並揚言若400多萬元不足以建造一所學校的話,他們可以再加錢。
影片截圖
此次「賣房捐錢」只是沈翠英慈善事業的開始,她透過對地震災區進行考察後,夥同上海慈善基金會合作成立「沈翠英專項基金」,透過收集各方善款來助力災區重建工作。2012年時,她來到上海慈善基金會捐出12萬(約12.8萬港元)充實善款,但和新抱前後去地震災區考察了3次後卻發現僅靠捐錢不能完全解決所有問題,新抱施豔說道:「必須將輸血改成造血,幫助當地企業恢復生產,打開上海市場,才能讓企業重新煥發生機。」
影片截圖
為此,他們抵押了仍在居住的房產籌得逾400萬元(約428萬港元),以此來幫助當地工廠恢復生產,並於2008年時成立了聚愛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在上海推廣都江堰的特色農副產品,然而其公司卻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第一年為了推廣都江堰「紅心」獼猴桃,公司投入了1百多萬元做廣告,第二年投入50多萬元仍虧損,第三年沈翠英決定轉換思路,用實實在在的好味道來打開銷路:「我花兩三萬元,請上海市民免費品嘗獼猴桃。」因此,她免費贈送了許多「獼猴桃券」給顧客先進行品嚐。
影片截圖
雖然獼猴桃的生意讓沈翠英虧損了很多錢,但她仍不忘做慈善,她每賣掉一個獼猴桃就捐5分,賣掉一箱捐1.5元(約1.6港元),她表示這是她對果農的承諾。15年來,沈翠英和家人投入公益慈善事業的資金高達千萬,這期間還因無經驗走了不少彎路,為此欠下一堆債務。3年前她為還債,無奈之下賣掉僅剩的一套房產。但她並沒有因此退出慈善工作,甚至在去年6月重病恢復後,又立即投身公益,但後期又因積勞成疾再度病倒,並被確診為癌症晚期。
影片截圖
即便身患重疾,沈翠英仍放心不下她的公益慈善事業,揚言等病好了要去學校看望師生和幫助農民銷售獼猴桃:「大家做好事,傳承愛的力量,整個社會都有這種愛心,就會變得越來越好。」但善良的「上海嬤嬤」最終仍不敵病魔纏身離世。對此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深感悲痛,表示會根據嬤嬤遺願,與家屬共同經營其公益慈善事業,以此延續和發揚嬤嬤的這份愛心。
影片截圖
特殊教育學校為鼓勵自閉症女孩黏土創作藝術,專門成立工作室鼓勵她利用作品表達對世界的認知和喜愛。
影片截圖
近日,陝西渭南一所特殊教育學校為一名16歲自閉症女孩楊怡娜開設了專門的黏土工作室。據富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馮文艷透露,楊怡娜從小就對畫畫和捏泥人創作充滿熱愛,在進行大活動期間,她們觀察到楊怡娜在手工製作這方面的天賦,因而決定為她開設黏土工作室,讓她透過這門藝術去表達自己獨特的視野和情感。
影片截圖
在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楊怡娜利用黏土創造出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豐富了她的藝術生活,也助她與周圍的世界建立了更深的連結,讓她慢慢與人有了交流。此外,學校希望透過成立這間黏土工作室,為楊怡娜打開一扇藝術之門,以及為更多「星星的孩子」提供一個發展個人才能的舞台,讓他們的生命散發獨特的光彩。
影片截圖
影片曝光後,網民紛紛留言鼓勵:「很厲害的小姑娘」、「好棒啊」、「會發光的孩子」、「希望這所學校能給更多的自閉症兒童帶來溫暖和愛。」
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