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進博會全面恢復線下辦展 外商:以前不知道去哪裡接訂單,現在訂單太忙了

博客文章

進博會全面恢復線下辦展 外商:以前不知道去哪裡接訂單,現在訂單太忙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進博會全面恢復線下辦展 外商:以前不知道去哪裡接訂單,現在訂單太忙了

2023年11月05日 10:47 最後更新:10:53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一連六日在上海舉行,外商湧入搶奪中國市場。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一連六日在上海舉行,全面恢復線下辦展。新華社圖片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一連六日在上海舉行,全面恢復線下辦展。新華社圖片

有超過70個、覆蓋五大洲的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加國家展,其中11國首次參展,34國首次線下參展。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數也達到近300家,超過歷屆水平。

進博會既是貿易橋樑,也是外交舞台。新華社圖片

進博會既是貿易橋樑,也是外交舞台。新華社圖片

應中方邀請,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古巴總理馬雷羅、哈薩克斯坦總理斯邁洛夫、塞爾維亞總理布爾納比奇等外國領導人將出席進博會開幕式及相關活動。早前亦有媒體曝出,美國預計將派出史上最高層級的代表團參加本屆進博會。

對於中國與澳洲關係「觸底反彈」,澳總理首次訪華參加進博會,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認為,在進博會機制下,中國與這些國家交流愈加頻繁密切,有助於加深國家之間的關係。不過,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受到很多因素影響,不是說開個進博會,買點東西,兩國關係就好了。

他也指出,「外交是為了國家利益服務,它本身也包括經濟外交。而商務環境是外交民意基礎之一,兩國關係好,老百姓或者企業之間的往來也會變多。那麼像阿爾巴尼斯受邀訪華並出席進博會,正是中國和澳洲互相釋放誠意的表現,至少是一種願望。」

國際數據經濟產業園展台。新華社圖片

國際數據經濟產業園展台。新華社圖片

進博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已成功舉辦五屆,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走出疫情陰霾,第六屆進博會全面恢復線下辦展。

今屆進博會上設立了新品發佈專區,代表性首發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將集中展示。屆時將有59家全球知名企業匯聚這一專區,開展共計71場發佈活動,其中包含40場「進博新發佈」和31場「上新連連看」,越來越多的先進醫療器械、創新藥在這裡進行全球首發、亞洲首秀、中國首展。

共有69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亮相今屆國家展,涵蓋了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共有64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當中,阿富汗臨時政府派代表參會的消息曾引發國際媒體關注。這次參加進博會的阿富汗畢拉祿貿易有限公司創始人阿里·法伊茲表示,「中國市場讓很多阿富汗人看到了希望,進博會幫助鄉親們獲得收入。」

除了「拳頭產品」地毯、松子、果乾等,今年,他還與中企一起合作,計劃運來600公斤阿富汗石榴,「雖然中國還沒允許阿富汗石榴進口,但可以在進博會上展示,讓更多人了解家鄉好物」。

央視新聞截圖

央視新聞截圖

尼泊爾客商弗蘭克表示:「參展讓我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效果一年比一年好,以前不知道去哪裡接訂單,我們現在的訂單,太忙了。」

今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發表題為「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的文章,指出本屆進博會有大批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展覽面積約36萬7千平方米,均超越歷屆水平;越辦越好的進博會讓世界看到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的發展邏輯,折射出中國市場的巨大吸引力。

文章又指,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自貿試驗區建設10周年,透過進博會可看到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與各國攜手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亦將推動各國企業加強合作、匯聚合力,助力提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尼泊爾

往下看更多文章

漢堡戰爭:麥當勞看好中國業務 惟對手早已不單是肯德基

2023年12月09日 13:21 最後更新:13:34

6年前的麥當勞可能沒想到,自己會這麼看好金拱門。

麥當勞全球上月宣布同意收購凱雷集團在麥當勞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戰略合作公司中持有的少數股權。交易完成後,麥當勞全球在金拱門(麥當勞在華經營主體的簡稱)的持股比例將由20%增加到48%。但2017年時,正是麥當勞全球自己以161.41億港元的價格出售了在中國20年的經營權給中信方面和凱雷集團,也才有了「金拱門」這間公司。

澎湃新聞注意到,麥當勞之所以如此「折騰」,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市場的亮眼表現。對於此次收購,麥當勞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hris Kempczinski解釋說:「中國是麥當勞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其長期發展的潛力將讓我們不斷受益。」

但與麥當勞的樂觀不同,另一個知名「洋快餐」肯德基在中國的發展已顯疲勢。握有肯德基中國內地獨家經營權的百勝中國的最新財報顯示,其餐廳利潤率在下降、同店銷售額也增長乏力。

這背後,是以華萊士、塔斯汀為首的本土漢堡品牌的迅速崛起。與6年前麥當勞全球把中國業務賣給加盟商時不同,如今內地「洋快餐」市場中,麥當勞的有力競爭對手早已不只有肯德基。

麥當勞。網上圖片

麥當勞。網上圖片

雖然從2017年金拱門開啟品牌本土化進程至今,麥當勞在中國的門店數已翻了一番,超過了6000間,但本土漢堡品牌華萊士的門店數量,已在這6年時間裡不聲不響地突破了兩萬間。此外,新近崛起的中式漢堡品牌塔斯汀,近一年的時間已新增三千多間新店,門店數直追麥當勞。

但為什麼比起麥當勞,肯德基先受到本土漢堡品牌的衝擊?原因可能在各個品牌的選址定位上。相比麥當勞、漢堡王這些跨國品牌,肯德基長期以來在內地市場的下沉做得更好。二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佔比接近60%,而麥當勞僅為50%。

而塔斯汀們走的就是「縣城漢堡」的路線——從小鎮、縣城、低線城市起家。據自媒體賬號「刺蝟公社」拿到的招商人員提供的可加盟區域名單,塔斯汀的版圖基本以縣為單位劃分,部分地區甚至精確到鎮。以江蘇省南通市為例,涉及的開放加盟的62個鎮級區域中,僅有7個鎮有肯德基或麥當勞門店。

塔斯汀。網上圖片

塔斯汀。網上圖片

但這不代表麥當勞就可以隔岸觀火。

今年8月份的媒體溝通會上,麥當勞中國表示自己還將在2028年實現萬店的目標,隨著大城市市場的日漸飽和,麥當勞要繼續擴張,低線城市必將成為新戰場。

而在下沉市場,最讓麥當勞、肯德基擔心的,就是低價競爭。

窄門餐眼的數據顯示,肯德基整體的客單價達到34元,而華萊士、塔斯汀等本土品牌的客單價都不足20元。

華萊士。網上圖片

華萊士。網上圖片

低價加上大差不離的口味,是「縣城漢堡」品牌的必殺技。當肯德基的瘋狂星期四只剩下星期四,麥當勞的「1+1套餐」連年漲價,「縣城漢堡」的低價反而成了物慾減退年代裡溫暖安定的存在。

肯德基在研發新品這件事上,一直很努力,甚至還向中式漢堡「取經」。肯德基官方視頻號上月官宣推出新品「餅漢堡」,很多人覺得其賣相與塔斯汀等中式漢堡別無二致,就是將肯德基自己的經典炸雞漢堡的面包胚換成現烤的餅皮。

但肯德基真正在向中式漢堡品牌學習的,是低價。肯德基在三個省份測試中式漢堡期間,百勝中國的CEO屈翠容就在財報會上表示,這款新產品的價格很有競爭力。其財報也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肯德基的客單價已同比降低5%。促銷,正是百勝中國在業績交流會上對客單價下降給出的解釋之一。

如今在抖音和美團等平台上,僅花14.9元就能團到一頓麥當勞套餐,17.99元在肯德基不僅能買到漢堡可樂,還能吃上雞米花。與此同時,麥當勞門店一個漢堡的價格就要二十幾元。如果你不知道這些,直接原價去買,可以說就是在丟錢。

肯德基。網上圖片

肯德基。網上圖片

不過,塔斯汀、華萊士也並非沒有自己的煩惱。噴射(腹瀉)套餐,是很多網友對華萊士漢堡炸雞套餐的戲稱;塔斯汀也隨著近年來的門店擴張,頻頻被爆出「生肉門」。僅在黑貓投訴上,澎湃新聞就檢索到1936條有關塔斯汀的投訴,內容多關於食品衛生問題:漢堡肉沒熟,吃出雞毛、頭髮……

如何加強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的管控、如何在消費者短暫的熱情裡站穩腳跟,是中式漢堡品牌在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而肯德基、麥當勞需要擔心的,是如何避免重蹈星巴克那樣的覆轍——自己多年辛苦培養的市場,最後讓瑞幸靠低價摘了果子。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