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何永賢:屋邨重建視乎樓宇「體質及底子」 60年樓齡非必定優先重建

政事

何永賢:屋邨重建視乎樓宇「體質及底子」 60年樓齡非必定優先重建
政事

政事

何永賢:屋邨重建視乎樓宇「體質及底子」 60年樓齡非必定優先重建

2023年11月06日 17:08 最後更新:21:56

何永賢說,屋邨重建需要視乎樓宇的「體質及底子」,形容「年紀大不一定身體最差」,並非60年樓齡就必定優先重建。

何永賢FB圖片

何永賢FB圖片

據了解,房委會已選定重建在1962年入伙,有超過60年歷史的彩虹邨,預計將分期重置清拆,最快年底公布。

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會議上,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說,屋邨重建需要視乎樓宇的「體質及底子」,形容「年紀大不一定身體最差」,並非60年樓齡就必定優先重建。她指出,一些古舊的屋邨維修保養費用會越來越多,狀態亦一定亦及不上新屋邨的狀態好。

何永賢說,因為很多舊屋邨有單位回收作編配,所以要很多條屋邨同時重建是艱難,當局會繼續檢視有無合適的屋邨,會適時公布,她明白居民希望較早知道哪條屋邨將會重建而有所準備,但當局要考慮不同因素,不容易提早把將會重建的屋邨排列出來。

往下看更多文章

何永賢:公屋輪候短期雖有波動 長期目標不變

2023年12月01日 20:21 最後更新:20:25

何永賢在社交網站表示,11月30日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的平均輪候時間上升至5.6年,預計之後都會有小的上升。

FB圖片

FB圖片

何永賢指出,有關波動主要因為今年是未來數年內公屋產量最低的一年,再加上於2023年第三季約3500個獲安置的一般申請者大部分入住翻新單位,而有關單位86%坐落於市區或擴展市區。根據現實情況,這些獲安排入住翻新單位的一般申請者,逾半輪候6年以上,有逾三成輪候7年以上,因此當他們獲編配入住時,整體平均輪候時間亦會上升。

FB圖片

FB圖片

FB圖片

FB圖片

何永賢指出,政府明白市民對縮短輪候時間的期望,必定會努力提速、提量、提效、提質。隨着簡約公屋的出現,輪候時間到2025年會回落,即維持輪候時間封頂於6年目標不會受到影響。綜合輪候時間亦將會於2026/27年下降至4.5年。

FB圖片

FB圖片

FB圖片

FB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