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020事件空穴來風?通緝明家「大當家」明學昌 向惡徒宣戰

博客文章

1020事件空穴來風?通緝明家「大當家」明學昌 向惡徒宣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1020事件空穴來風?通緝明家「大當家」明學昌 向惡徒宣戰

2023年11月14日 17:21 最後更新:17:30

最近,內地網上流傳「緬北1020事件」的消息,根據網絡上的內容,此事可能有幾十到一百多名不等的中國人傷亡,而緬北明家「民兵」大概是9死8傷。網傳事發以後屍體都被「毀屍滅跡」,可能還包括我方臥底人員。當然對於這些消息,暫時未得到證實。

網傳緬北挖出疑似中國人屍體。

網傳緬北挖出疑似中國人屍體。

不過有一件事情很清楚,就是中國警方已經發出通緝令,通緝緬北明家的明學昌、明國平、明菊蘭、明珍珍四人,直指他們是緬北果敢自治區電騙集團重要頭目。

國家公安部對相關人員的通緝。

國家公安部對相關人員的通緝。

媒體經過追蹤發現,明學昌就是明家的「大當家」。明國平、明菊蘭是他的兒女,而明珍珍則是他的孫女。69歲的明學昌在當地地位最高,他當過緬甸地方議員,也曾在果敢地區做過副縣長,而他的兒子明國平就是當地「民兵團」的大隊長,明學昌主導他的家族建立了「民兵團」,由他的兒子明國平領導,在當地打著保安、軍警的名義,幹著無惡不作的勾當。緬北果敢老街的「臥虎山莊」就是電騙園區,受明家控制。

內地媒體引述對明家有了解的知情人士稱,明學昌十分狡猾,他以前就是個偷搶詐騙無惡不作的流氓,他曾經偷牛偷布,甚至他發迹當官之後,仍不審判小偷,因為可能他自己以前就是小偷。

而對電詐案有瞭解的知情人還表示,像這樣的「大家族」,一般都是搞販毒起家,然後搞賭博,接著就是靠電詐了。這也是為什麼明學昌家族能夠豢養大批「民兵」的原因所在,因為他們有充足的資金。

明學昌。

明學昌。

知情人士透露,「明家軍」的規模甚至可能超過正規軍,正常情況是幾百人,但可以發展到1000人以上。而且這些打著警察、民兵旗號的私兵,很多都會被送去電詐園區,就成為荷槍實彈的保安,也就是那些毆打被騙者的武裝人員。

有關部門對明家發出通緝,就是對明學昌這樣的犯罪分子,正式宣戰。

而且在緬北地區,明家實際上還只能算是「後起之秀」,緬北原有的四大家族,基本上都是當地的「地頭蛇」。

10月30日,在軍事壓力之下,常年盤踞在果敢老街的「臥虎山莊」電信詐騙園區終於迎來了覆滅的一天。

當天,緬甸軍隊派出代表進入臥虎山莊,直接將166名管理層人員全部抓獲,剩下的數百名參與電信詐騙的人員,也全部移交給了中國。這是自此次緬北軍事衝突爆發以來,緬甸政府在打擊電信詐騙方面所取得的一個重大成果。

像明學昌這樣惡事做盡的人,最終會被繩之於法。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緬甸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德報告預測:中國今年將成最大汽車出口國 前9月出口量已超德日

2023年11月28日 09:08 最後更新:09:13

中國汽車尤其是電動車出口增速強勁,德國一份報告預測,中國今年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中國前9月汽車出口量已超過日本和德國。新華社圖片

中國前9月汽車出口量已超過日本和德國。新華社圖片

德媒報道,德國研究機構近日公佈一份報告,今年1月至9月,中國製造商共計向國外銷售了340萬輛汽車,出口量已超過日本和德國,增長迅速。其中,電動汽車佔出口汽車的比例為24%,是去年的兩倍多。

1月至9月,日本製造商出口了320萬輛,德國製造商為240萬輛。此前中國汽車出口量已在2022年超過了德國,如今又超過另一個汽車出口國日本。

來自德國研究機構「汽車管理中心」的汽車專家布拉澤爾預測,中國今年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根據今年前9月的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0%,340萬輛汽車之中的284萬輛是乘用車,增長了67%。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汽車製造商在電動汽車領域持續表現強勁。

從今年1月到10月之間,中國新註冊的電動汽車約為400萬輛,約佔市場份額23%。此外,新註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接近200萬輛,總份額增至35%。

今年1月至9月,中國製造商向國外出口了近82.5萬輛電動汽車,其中包含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去年的兩倍多,它們已佔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24%,將近四分之一。

研究還顯示,今年出口最多汽車的中國製造商是上汽(76萬輛)和奇瑞(64.8萬輛),而在上海設有工廠的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以26.5萬輛位居第三。

研究還納入了德國及歐洲的電動汽車現況,1月至10月德國新註冊電動汽車約56.5萬輛;歐洲新註冊電動汽車163萬輛。德國市場的領導者是大眾汽車,緊隨其後的是特斯拉。

關於電動汽車在德國的前景,布拉澤爾解釋:「雖然電動汽車在中國繼續高水平增長,但在德國的勢頭正在減弱,並且正處於關鍵的過渡階段。」電動汽車本身就昂貴,利率上升和補貼減少將導致租賃和融資利率進一步上升。

布拉澤爾建議,製造商現在必須迎合預算有限的買家群體,他認為未來需要更多中級以下、售價相當於燃油車的電動車型,對於歐洲汽車製造商來說,降低製造成本是最大的挑戰。

中國汽車出口近年迎來高速發展,不僅出口量連破200萬輛和300萬輛大關,而且單車價格也大幅提升,從2018年的8.5萬元增長到2022年的12.2萬元,出口地區也逐漸擴展到歐洲和北美等發達地區市場。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品牌佔據了歐盟電動汽車市場8%的份額,預計到2025年,這一比例可能會增加到15%。

海關數據同樣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汽車出口取得顯著成績,第一季度出口量已超過日本,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再超日本,躍居世界首位。國內外多家機構也作出預測,認為今年年底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

8月,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發佈報告預測,按目前出口的增速,中國有望在今年年底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穆迪認為,中國在鋰離子電池生產方面擁有競爭優勢,這是中國廠商降低汽車生產成本方面的一個有利因素。

根據穆迪的預測,由於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於競爭對手日本和韓國,中國的鋰產量佔全球供應量的一半以上,中國還擁有世界一半以上的鋰金屬精煉能力。正因如此,包括寶馬、特斯拉在內的一些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紛紛在中國設立生產設施。

不過穆迪表示,外國品牌並沒有讓奇瑞和上汽等本土品牌黯然失色。穆迪經濟學家直言:「事實上,中國在汽車工業中採用新技術的速度是無與倫比的。」

對於中國電動車企換道領先,日本名古屋大學客座教授野邊繼男認為,首先在頂層設計上,中國在約20年前就樹立了成為汽車強國的目標,並且沒有選擇在內燃機領域趕超歐美日等先進國家,而是早早就著眼於電動汽車領域。

其次,中國引入外資車企到本國生產,並優化汽車外資政策,例如邀請特斯拉落戶上海,學習智能電動汽車的概念和模式。此外,寧德時代等本土企業很早就佈局動力電池等零部件製造,形成了電動汽車產業集群。中國巨大規模的市場也為電動汽車行業發展帶來顯著優勢。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於8月回應「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他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駛向全球,是中國經濟向綠而行的亮麗風景線。近年來,中國持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的綠色答卷,「中國經濟綠色發展為全球綠色轉型貢獻了力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