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辛偉誠下注溫和派

博客文章

辛偉誠下注溫和派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辛偉誠下注溫和派

2023年11月14日 19:09 最後更新:19:55

英國政壇大地震,首相辛偉誠宣布改組內閣,裁撤內政大臣柏斐文,改由原外相祁湛明接任,最戲劇性是前首相卡梅倫出任外相一職,消息一出,震動英國政壇。

1.     柏斐文因激進而下台。

被裁撤的內政大臣柏斐文風格非常突出,是右傾激進型,她剛剛在上周撰文批評倫敦警察偏袒支持巴勒斯坦示威者,觸發軒然大波,被轟煽動仇恨,結果上周六(11月11日)撐巴勒斯坦遊行人數多達30萬人,冠絕西方社會。英國政界認為是柏斐文的激進言論,反而刺激了更多撐巴勒斯坦民眾出來示威。不過這只是其中一條導火線,柏斐文政見一貫,最突出的,是要將進入英國的難民送到盧旺達,這種政見放在美國可能可以吸引到一半選民,但放在英國就有點過激。

2.     卡梅倫再作馮婦。

前首相卡梅倫再入政壇,是最令人震驚的消息。他在2010年至2016年曾任首相。當過首相的人出任外相,一般有屈就之感,直覺就是英國政壇無人,所以要號召老將出山。但實情是卡梅倫一點也不老,現年才57歲,他出任首相之時只有43歲,當時是英國保守黨成功重奪政權,合組聯合政府上台執政。試想想一個57歲的政客,只當一個只是「吹吹水」的後座議員,恐怕也覺得太浪費生命,所以只要卡梅倫能放得下自我,出任英國外相,也是一個大展拳腳的機會,誰知道會不會有一天他或許能重拾相位。

卡梅倫和另一前首相約翰遜是牛津大學同學。卡梅倫是優等生,有溫和保守主義的政見,而約翰遜是辯論社主席,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放蕩不羈、「打破一切規則」的人。20多年後,約翰遜將了老同學一軍,在保守黨內倒戈,在公投中成功支持脫歐,將卡梅倫推下相位。如今回看,很多英國人都覺得公投脫鈎是錯誤決定,亦反證明了卡梅倫當日堅持留歐是正確的。

3.     辛偉誠賭一鋪。

對沖基金合夥人出身的辛偉誠,做首相的風格尚未突顯,但銀行家的賭性就顯露出來。英國將於明秋大選,據英國《獨立報》11月8日報道,執政保守黨在民調遠遠落後反對黨工黨20個百分點,辛偉誠在選民眼中仍非常不受歡迎,再這樣下去,保守黨明年將會遭到恥辱性失敗。

辛偉誠借內政大臣柏斐文失言之機,邀請卡梅倫回朝,是要賭重拾保守溫和路線能否突圍。如今英國內閣三大臣,即財政、外交、內政大臣中,兩個職位已由資深溫和派人士把持,包括外相卡梅倫和財相侯俊偉,既然現任政府裡激進政客路線似乎不受歡迎,辛偉誠就希望來一個大轉彎,博溫和路線能拉近和對手的差距。卡梅倫當年曾開創中英關係「黃金時代」,說不定能靠他改善中英關係,支撐一下疲弱的英國經濟。

政治沒有對錯,只有贏輸,未來就看辛偉誠這個賭注,是否賭對飽受通脹折磨的英國選民心態了。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好了傷疤要記住痛

2023年12月08日 19:22 最後更新:19:58

12月10號星期日是區議會投票日,近日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在她的面書專頁中,接連發帖,揭露2019年她參與區議會選舉時遇到的亂象,發人深省。

一,破壞辦事處

麥美娟披露了一些當年沒有曝光的地區辦事處閉路電視影片。當她宣佈參選當晚,她的青衣辦事處就被暴徒攻擊,一批黑衣蒙面暴徒打破了辦事處的捲閘和玻璃門,魚貫湧入辦事處。在閉路電視影片所見,他們到處破壞辦事處裏的設備,影片裏更能清楚聽到他們說「攞文件,攞文件」,可見他們除了破壞還要竊取候選人的機密資料。麥美娟說讓她最痛心的,是見到有大人帶著小朋友一起加入破壞行動,難以想像對這些小朋友的長大有多大的影響。

這些遭遇不只有她一個人經歷過,而是所有反對黑暴的候選人都曾面對,可惜當時的社會危險和不公,未受大眾關注。

二,威脅義工

麥美娟透露她在地區服務30年,最讓她自豪是有一個龐大又熱心的義工團隊,一直在地區默默支持她,有些義工更在她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幫忙,她亦看著義工的子女成長。

但到了2019年區議會選舉的時候,情況混亂惡劣至極,義工被指罵的情況越來越頻密,更加有暴徒不但在網上起建制派人士的底,逐漸連義工都不放過,並聲稱「禍必及家人」,行為極其無恥。隨著局面失控,麥美娟極為擔心義工的人身安全,試過在她和義工家訪時被人用刀指嚇,又有人從高處向他們的街站擲冰塊,想攻擊義工,等到冰塊融掉後又不留證據。後來又有暴徒在Telegram上聲稱要到他們的街站上擲汽油彈。

她和義工頂住壓力繼續助選,進行一場名副其實的「選戰」。 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襲擊,他們分發防刺衣等裝備給義工,家訪時亦要帶備迷你滅火筒,義工全部不入鏡或者要打格後才能出街。整個義工隊伍陷入深深的恐懼當中,並非筆墨可以形容。

三,恐嚇候選人

麥美娟作為候選人,自然遭到網上起底及死亡恐嚇。她助選的時候,有朋友自發和丈夫在街站附近巡邏,替她留意情況。平民百姓沒有甚麼武器可以防身,最後竟然拿著一袋碌柚作為防身武器,一旦有人襲擊時希望能以這袋碌柚做武器保護她。麥美娟形容整件事既荒誕但又無奈,亦反映了當時惡劣的景況。

四,包圍票站

麥美娟分享2019年11月24日選舉當晚在票站的情況。當時很多建制派都知道勝選票渺茫,心灰意冷,加上票站都被黑暴支持者包圍,所以沒有幾個人留在票站看點票,但麥美娟認為一定要堅持到最後,所以留在票站。在點了3個小時後,票站被大批黑衣人包圍,不斷叫囂和挑釁她和她的義工。記得有問題票要驗票的時候,最後等票站主任判決,但票站被大批黑暴包圍下,票站主任極為緊張,久久都不敢落下判決。後來麥美娟說,「算吧,都歸對手,這些票都不用判給我。」票站主任才如釋重負。

當點票完成後,麥美娟和她的義工要離開時,包圍票站的黑衣人馬上衝上來阻攔,她的義工朋友為保護她,與黑衣人大打出手,變成一場混戰,麥美娟僥倖能安全撤離。

有朋友問我現在已經天下太平,區議會的候選人都是愛國愛港人士,為何一定要投票,我就說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為了盡公民責任,為了支持完善地區治理後的區議會選舉,星期日都應該出來投一票。記著是「雙議席單票制」,只能揀一個候選人,投一票剔一個剔。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