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詳解「藍白合」破局因由 台灣政治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博客文章

詳解「藍白合」破局因由 台灣政治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詳解「藍白合」破局因由 台灣政治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2023年11月26日 10:21 最後更新:10:33

台灣的國民黨藍營侯友宜和民眾黨白營柯文哲講了40多天的「藍白合」協商,終於在11月23日位於臺北君悅酒店的會場上搞到不歡而散。那次「君悅會」全程在網上直播,兩方人馬你等我,我等你,就開會條件拗來拗去,只見大家都在玩嘢,更令人覺得台灣真的沒有政治領袖,才會出現這種任由綠營民進黨走向台獨的死局。

在周四(11月23日)君悅會無果後次日,中國國民黨、民眾黨在周四各自宣佈副手,並去島內選務機構正式登記參選。郭台銘則宣佈退選,黯然退場。至此,這場選戰最終進入所謂「三腳督」狀態。

內地直新聞主筆許憶總結了這場亂局。週四這場「君悅會」,即便在島內以混亂著稱的政壇上也算是不多見的「災難性」現場。臺上雖然集國民黨、民眾党、以及郭台銘方面五位主要政治人物,但以「洽談合作」為主題的公開會議,實際卻成了各方「撕破臉」的「正面對決」。臺上,政治人物們唇槍舌劍,台下各自幕僚也是不依不饒高聲爭辯。「藍白合」議題曠日持久成了所謂「歹戲拖棚」,也讓支持者感到有些不耐煩。

由於劇情搞得太爛,台灣民調顯示有五成人已經不樂見「藍白合」或對此不抱期待,不過估計誰也沒有想到最終以這種形式拉下帷幕。藍白合作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島內「政黨輪替」,把執政民進黨推下台,但合作談久了卻讓雙方到了「相看兩相厭」的地步。所以,也有人早就分析,藍白內部都早有一種聲音,對合作不抱信心,問題是,誰需承擔合作破裂的歷史責任。那場開不成的「君悅會」,只是大家在推卸責任的戲場。

「藍白合」不歡而散,似是台灣政壇無大局觀的宿命。

「藍白合」不歡而散,似是台灣政壇無大局觀的宿命。

這場「君悅會」由郭台銘倡議並主持。表面上是郭台銘聯合柯文哲,為瀕臨破裂的「藍白合」談判作最後努力,請侯有宜一方最後再談一談。實際上,當郭台銘發出邀請的時候,人們還是從當時看似「僵局」的藍白合作中看到最後一線希望,尤其會議還是在登記參選日截止最後一天前。但事情從一開始就顯得不妙,在會面地點、參與人員方面雙方爭論不下。後來看,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枝節,其實都充滿玄機。

比如會面地點,郭台銘和柯文哲先要求在郭家中,後改地址到君悅酒店。而侯方面則堅持在馬英九基金會辦公室。之所以堅持在馬辦,是因為侯友宜方面希望回到曾在馬英九辦公室與柯文哲達成並簽字的「六點共識」的場地。所謂「在哪裡開始,也在哪裡結束」。而柯文哲方面顯然是對當日一度達成的「六點共識」有所不滿,所以想結合郭台銘另開一局,堅持不去馬辦。

「君悅會」柯文哲一方擺出時鐘,變成大家向對方施壓的戲場。

「君悅會」柯文哲一方擺出時鐘,變成大家向對方施壓的戲場。

郭台銘與柯文哲在君悅大擺陣仗,叫來大批記者,還特別擺出兩個時鐘,顯示登記最後日期,以及他們等待侯友宜到場時間。最後以侯友宜方面妥協去君悅,但要求馬英九隨行,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也跟著前往,計畫中的「三人會議」變成五個人的局面。郭台銘對馬英九和朱立倫的到來表示不滿,稱之為「重量級的不速之客」。

而侯友宜拒絕與郭台銘、柯文哲三人再「密室協商」,稱要如柯文哲此前一直強調的公開透明,一切都在記者面前開會討論。後來看,侯友宜從掛著一副笑容進場那刻起,其實已經做好就是來「破局」的準備。隨後的會議上,侯友宜當眾唸了柯文哲的短信,揭破了柯文哲裡外不一的言談。而柯文哲則堅持要合作就選最強的一組人,並譴責侯友宜唸其短信。郭台銘則是中途離席,去場外喝咖啡,此情此景宛如巨浪撲來的時候,棄船上岸才是最好的安排。

柯文哲在短信中說:「郭台銘要退,大家來給郭一個面子。」明擺著要拆郭柯聯線向國民黨施壓的局,話柯文哲一早講了郭台銘只是配角。對郭台銘而言,這場政治遊戲確實所非擅長,退場之前能促成藍白合作當然是他玩這一局最大的成就。問題是,郭台銘與國民黨有成見,所以與柯文哲站得太近,也就讓會議一開始就失去了中立。另外會議開始的時候,郭台銘主觀意識過於強烈,也可能將商場中「說一不二」的作風帶到了會談中,堅持原定議程,沒有適時調整會議形式,化解因三人變五人引起的劍拔弩張的局面。

柯文哲則顯得有些聰明反被聰明誤。本來在馬英九促成的藍白合「六點共識」中,柯文哲已經拿到所可能的最好條件。即便在後來的民調比拼中存在所謂「誤差範圍」之爭,但如果柯文哲妥善處置的話,實際可以據此拿到更多的合作籌碼。但他偏偏採取推翻牌桌,重開一局的方式,公然背棄共識,並且在自己輿論攻勢的擁護之下,還覺得理所當然。

事後看,柯文哲民調支持度雖然看似比侯友宜略高,但「短板」其實更多,他不但缺乏國民黨那樣的組織和財務實力,團隊內部也顯得有些好高騖遠而不具務實精神。柯文哲簽署「六點共識」,理性一點看就會發現,民眾黨其實已經被帶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只要藍白合作勝選,民眾黨便可能成為島內第一個進入政壇執政一線的「第三勢力」,黨也能夠真正得以存續。但結果,柯文哲剛簽字出門,團隊就一片怨憤之聲,乃至柯家人也放話抱怨,導致柯文哲很早就起了「推倒重來」的異心,社會觀感怎麼可能會好?

柯文哲團隊不支持柯文哲讓步,是翻盤其中一個關鍵。

柯文哲團隊不支持柯文哲讓步,是翻盤其中一個關鍵。

直新聞主筆許憶認為,這一局反而激發了侯友宜的鬥志。整個「藍白合」當中,侯友宜被置於幕後,被「過度保護」。但過程中,也是備受羞辱,尤其柯文哲那些「讓你3%民調」,以及「讓你選也選不上」之類的言論,侯友宜最後都隱忍下來,直到柯文哲方面推翻「六點共識」,侯終於爆發。侯友宜第一次單獨開記者招待會,要求柯文哲方面重新審視民調,繼續談判。乃至君悅會上,侯友宜唇槍舌劍分毫不讓。雖然場面不夠好看,但也看出侯這個人過去高風險的警務生涯,以及長期的公務員訓練所呈現出來的個人素質還是非常穩定,另外他也具備謀略且非常講究步驟。就像一些復仇電影情節那樣,之前一直鋪墊各種吃虧的情節,最後一旦爆發,快意恩仇。

台灣選情一日三變,但還原基本步,在民進黨賴清德民調明顯領先的情勢下,單打獨鬥的侯友宜或柯文哲,真的能勝選嗎? 在藍白合這種典型的賽局理論式的談判下, 無論藍營或白營,都沒有作最理性的選擇,去爭取最大的勝利機會。而台灣政治還是那樣,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郭台銘

往下看更多文章

巴黎辦奧運 中國製造閃耀賽場 ”Made in China”無處不在

2024年07月26日 14:52 最後更新:15:03

巴黎奧運即將開幕,本屆奧運會隨處可見中國生產的商品,再次凸顯「中國製造」的地位。

據《南華早報》報導,由於沒有可比競爭對手,巴黎奧運一眾相關設備和裝備都是中國造的,其中奧運吉祥物有九成產自中國。報道指,儘管美國試圖將製造業供應鏈從有著「世界工廠」美譽的中國轉移出去,但歷經數十年積澱的完善供應鏈,反而加強了世界對中國的依賴。業內人士表示,憑借良好的生產服務環境和高效的物流運輸,中國製造商建立起了其他國家難以替代的獨特競爭優勢,並且正在向價值鏈上游進發。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中國製造商甚至在奧運開始前就贏得了巨大勝利。」文章說,在巴黎奧運會上,雖然所有的菜餚都是法國菜,但從尖端的運動器材到精緻的紀念品,中國大批量生產的商品將無處不在。中國製造商可以在這個盛大的夏季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產品,這也讓人們意識到:即便存在向其他國家轉移業務的「中國+1」的趨勢,依然沒有人能夠在大批量生產中與中國製造商競爭。

在巴黎2024官方特許商品旗艦店裡陳列的吉祥物「弗里吉」毛絨玩具。新華社圖片

在巴黎2024官方特許商品旗艦店裡陳列的吉祥物「弗里吉」毛絨玩具。新華社圖片

法國《快報》週刊注意到,90%的巴黎奧運會吉祥物都是中國製造的。新華社此前報道,在巴黎出售的各種奧運紀念品,包括帽子、T恤、玩具、鋼筆、腕帶和筆記本電腦,都是「中國製造」的,一些製造商早在去年下半年就開始接到訂單。其他與奧運會相關的產品,從運動員的運動服到奧運村使用的懶人沙發,都是在浙江省製造的。還有一些其他運動裝備來自山東,比如中國國家隊使用的公路自行車。

杭州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浙江體育用品及設備出口超100億元人民幣,增長24.8%,佔中國同類商品出口總值的1/4。有著「世界超市」之稱的義烏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義烏體育用品及設備出口額達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5.6%;其中對法國出口10.4億元人民幣,增長22%。 。

2024年5月30日,浙江義烏,一名商人展示2024年巴黎奧運會授權硅膠腕帶。新華社圖片

2024年5月30日,浙江義烏,一名商人展示2024年巴黎奧運會授權硅膠腕帶。新華社圖片

速力復合材料(湖北)有限公司是本屆奧運會新增的風帆水翼賽事項目唯一指定生產商。該公司總經理嚴再興表示,無論是新材料的運用還是生產工藝的迭代速度,他們在同一領域「幾乎沒有可比的競爭對手」,這讓他的公司脫穎而出。

嚴再興認為,這是成功贏得奧運會訂單的關鍵,「我們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覆蓋整個產業鏈生產高性能水翼設備的公司。」他還表示,公司正計劃在歐盟建立一家裝配廠,這將讓公司減少物流限制,縮短交貨時間,更好地為全球客戶服務。

《南華早報》稱,隨著製造商和供應商應對成本問題和地緣政治形勢,有些低端製造商已將業務從中國轉移到越南和印度等地。但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幾十年來建立的完整、全面和組織良好的供應鏈網絡,加強了全球對中國的依賴。

2024年5月30日,浙江義烏,一名商人向來自埃及的顧客介紹足球產品。新華社圖片

2024年5月30日,浙江義烏,一名商人向來自埃及的顧客介紹足球產品。新華社圖片

以生產高品質塑料衣架而聞名的意大利零售解決方案供應商萬美集團(Mainetti Group)區域總監保羅·泰(Paul Tai)表示,奧運會等世界性賽事訂單的時間要求很緊迫,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作出調整。

「考慮到他們必須在短時間內以高質量和高標準交付,沒有多少地方能做到這一點。」泰說,中國有結構化的產業集群,供應商知道在哪裡購買各種材料。

他補充道,在過去的30年里,中國的製造業已經變得「非常具有成本競爭力」,許多工廠能夠生產高水平的原始設備。「展望未來,通過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更多的人工智能或自動化,中國製造業將向價值鏈上游進發。」

在香港理工大學時裝與紡織學院副教授兼助理院長范迪看來,除了行業轉型之外,過去幾十年里,許多買家與中國供應商建立了成熟的企業社會責任體系。「無論是馬來西亞、越南還是印度,在建立全球公認的系統方面,他們都比中國慢。」

「雖說中國已成為許多先進製造業的世界領導者,但並非所有低端製造業都已遷出。」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耶特國際貿易與金融研究所客座講師、非常駐研究員斯蒂芬·奧爾森(Stephen Olson)說,「中國在這兩個領域都保有競爭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預計會看到更多的低成本製造業轉移到越南或印度等低成本地區,但至少目前中國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香港嶺南大學經濟系主任丘東曉表示:「儘管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有所上升,但中國的物流、工作效率和運輸都比東南亞國家好得多。」

他補充道,中國的製造業非常龐大,在其他國家很難找到這樣的規模。「對於紀念品和體育用品等產品,它們在政治上不那麼敏感,留在中國(生產)導致的地緣政治風險也較小。」

丘東曉預測,在未來四年內,越南和印度等地將無法取代中國在全球物資生產方面的地位。

他認為,「與中國良好的生產和服務環境相比,這些國家的生產能力相形見絀。」「鑒於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和貿易表現,中國如今無需通過這樣的世界性活動來向海外推廣產品。中國需要做的是向價值鏈上游邁進,提高生產質量,進一步創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