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外媒講香港「竊聽風雲」一味靠嚇 與美英情報部門比差天共地

博客文章

外媒講香港「竊聽風雲」一味靠嚇 與美英情報部門比差天共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外媒講香港「竊聽風雲」一味靠嚇 與美英情報部門比差天共地

2023年12月03日 20:48 最後更新:12月04日 01:03

當港府努力講好香港故事之際,一些外媒記者也做同一件事,不過用的是另一套劇本,講述「恐怖故事」。

《金融時報》一篇報道指,國際大行要求來港工作人員的用即棄手機,以防被竊聽,但未經有關公司証實,亦拿不出實據,有製造「恐怖感」之嫌。

《金融時報》一篇報道指,國際大行要求來港工作人員的用即棄手機,以防被竊聽,但未經有關公司証實,亦拿不出實據,有製造「恐怖感」之嫌。

最新例子是,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匿名的知情人士說,幾間國際會計師行,包括德勤和畢馬威,要求在香港公幹的人員使用即棄手機,因常用手機內的資料可能被竊取。而一些外企的高層,因有此憂慮,對來港工作感到猶疑。

政圈朋友看過這消息後說,因知情人士冇名冇姓,又未經有關公司證實,件事是真是假,還須求証,不過報道顯然想製造「恐怖感」,對所謂的竊聽風險繪影繪聲。事實上,香港當局要進行竊聽,有極嚴格程序,不可能濫用,反而美英情報部門早就竊聽當食生菜,任意妄為,外國商務人員也難逃離魔掌。

《金融時報》的報道說,兩大會計師行叫來港工作的人員用即棄手機,「顯示跨國公司在香港這個國際商務中心做生意,正愈來愈困難」。文中又引述知情者說,國際知名顧問公司麥堅時,以及一些半導體公司,其人員訪港時,也使用另一個手機,以防資料被截取。另有公司高層則表示,因國家安全問題講得很多,他們感到要小心行事。

整篇報道的鋪陳,是營造「竊聽風雲」劇情,並突出國安法下的風險,雖沒說白,但用意昭然,就是外企人員在港工作不太安全,敏感資料隨時被盜走,自身也可能陷險境。

熟悉保安事務的政圈朋友說,國際大行是否有此措施,有待証實,但文中所指的竊聽「恐怖感」,則顯然非建基於事實,至今並無任何個案顯示,外企人員的手機資料曾被竊取。

他說,香港對截取通訊,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國安以外的嚴重案件,執法部門如要監聽,事前須得到法官批淮。至於涉及國安的案件,根據《香港國安法》,警方若有合理理由懷疑有人危害國家安全,要進行截取通訊和秘密監察,必須經行政長官批淮,才可進行,不能想竊就竊。

反觀美英情報部門,對國民和外來人士,以至身在外國的「目標人物」,不用經過司法程序而進行竊聽,等閒得如家常便飯。政圈朋友說,斯諾登揭露美國當局的「梭鏡行動」,在全球截取以億萬計的電郵和手機資訊,連國家元首都被竊聽,國際大行高層和外派人員無人能倖免。情報部門成為全球最大黑客。

月前《華爾街日報》爆料,話美國情報部門通過商業途徑,在市場大量購買和儲存私人訊息,而國民意一無所知,行動未受任何監管。由此可見,在美國工作的企業人員,被竊聽的機會率,比在香港高出何止百倍!為何其公司沒在叫他們在美國要用即棄電話?

《金融時報》一篇報道指,國際大行要求來港工作人員的用即棄手機,以防被竊聽,但未經有關公司証實,亦拿不出實據,有製造「恐怖感」之嫌。

《金融時報》一篇報道指,國際大行要求來港工作人員的用即棄手機,以防被竊聽,但未經有關公司証實,亦拿不出實據,有製造「恐怖感」之嫌。

至於英國,也不遑多讓。法國芯片業巨企金普斯的創辦人拉敘斯,在《芯心陷阱一書說,他在倫敦公幹時,電腦和手機數度被入侵和竊聽,住所更被人入內搜查。其實英國情報部門早在2007年就展開Tempora計劃,大量竊取通訊,包括電郵和手機,並將之與美國國家安全局分享。

相對美英,商務人員在港被竊聽的風險是「微巫見大巫」,外媒把香港的「竊聽風雲」吹到咁大,客觀上損害了香港的國際金融和商貿中心形象,其政治動機不是很明顯嗎?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德勤

往下看更多文章

英私校大加學費 BNO移英雪上加霜 家長頂唔順要轉策略勁頭痛

2024年07月25日 20:15 最後更新:20:51

近日與不同界別朋友談起移民問題,都指移英熱潮已見頂回落,皆因英國通脹高企、經濟低迷,已抵英的BNOer生活艱難,搵好工亦不易,未動身的港人眼見先頭部隊的苦況,自然停一停,諗一諗。除了這原因,一位留學專家同我講,近期英國的私立學校(中小學)紛紛大幅加學費,頂尖名校每年學費連宿費增至6萬5千鎊(約65萬港元),如加上機票和生活開支,一年要花近80萬港元,BNO港人家長多數頂唔順,惟有選較平的次級私校,但又爭崩頭,再低一級的社區公校則質素參差,都幾煩惱。部分有意移英的家長收到風後,心情自然十五十六,要重新計過條數。

英國的私立學校大加學費連宿費,是20年來最大增幅,頂尖名校每年要付6萬5千鎊(約65萬港元),BNO港人家長多數頂唔順,要搶入較平私校,為此大感煩惱。

英國的私立學校大加學費連宿費,是20年來最大增幅,頂尖名校每年要付6萬5千鎊(約65萬港元),BNO港人家長多數頂唔順,要搶入較平私校,為此大感煩惱。

留學專家朋友引述英媒的資料指,英國私立學校新學期的學費連宿費,全面勁升,平均加7%以上,創20年來最大加幅(上一個高峰是2004年,加9%)。最貴的頭20間私校,大部分每年學費連宿費都逾5萬鎊(約50萬港元),其中專出A-Level「狀元」的 Brighton College,每年要6萬5千鎊,而上年只是4萬6千鎊;居第二位的 ACS Cobham國際學校,也要收5萬5千鎊;不算最貴的名校伊頓公學,也加至近5萬鎊。

朋友說,令家長百上加斤的是,工黨上台後,己決定學費連宿費要付20%的VAT稅,以5萬鎊計,要繳交1萬鎊稅款,都唔少嘢。

出大量「狀元」的 Brighton College 及另外19間名私校,加價後平均每年逾5萬鎊,而且要付20%VAT稅,香港家長多難負擔,惟有改變策略。

出大量「狀元」的 Brighton College 及另外19間名私校,加價後平均每年逾5萬鎊,而且要付20%VAT稅,香港家長多難負擔,惟有改變策略。

如此高昂的教育使費,對BNO港人來說,除非收入甚高,或有豐厚資產,一般都難以負擔。留學專家朋友說,她曾與一些BNO家長傾過,多數都放棄入讀名私校的目標,轉而尋找學費較平的次級私校,但因爭逐的人多,要入也不容易。最慳錢的選擇是入讀地區的公立學校,但要適應其鬆散校風,以及多種族氛圍。

她說,部分還未持BNO赴英的家長,策略是遲些才起行,子女過一兩年始入讀,慳得一年得一年,寧願省下一筆錢準備子女升大學。有家長本來打算申請BNO居留,陪仔女讀書,但因學費大增,自己可能放棄移英,集中財力應付仔女的教育費。

BNO港人如有仔女升大學,也要面對大專加學費之苦。早前有消息流出,說英國4成大學年底將陷財赤,正向政府施壓,要求批准加學費,否則多間大學將破產。若這情況真的發生,BNO家長的負擔將再加重。

由於BNO港人要居住5年,才可申請永久居留,在此之前,仔女讀大學要交外國學生學費,比本地生貴很多,可見英國政府放這「救生艇」之前,已計過縮數,給BNO港人的權益有限,但稅就交到足。他們直至成功入籍前,仍要給「窮到燶」的英國大學奉獻高昂學費,是否公平,大家諗諗啦!

英國私校勁加價,以及大學紛紛掠水求存,都對港人移英雪上加霜。資深教育顧問陳筱芬在《親子王》撰文,其中一段說:「家長應重新思考,孩子出國留學是否唯一出路?海外升讀中學或大學,學習機會是否和香港一樣好?」

我很同意她所說,在香港讀到好學校的機會比以往多,捨近圖遠未必是最明智的選項,準備為仔女教育而移英的BNO港人,應好好再想一想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