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他們才是真正的「政治犯」港英年代「白屋」囚禁者揭可怖經歷

博客文章

他們才是真正的「政治犯」港英年代「白屋」囚禁者揭可怖經歷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他們才是真正的「政治犯」港英年代「白屋」囚禁者揭可怖經歷

2024年03月03日 19:45 最後更新:22:51

美國與英國的政客,常用同一套路,把黎智英等違法者包裝為「政治犯」,在他們口中,執法部門依足司法程序進行拘控,變成了「政治逼害」,近日美國駐港總領事梅儒瑞就高唱此調,與英外相卡梅倫互相和應。什麼才是真真正正的「政治犯」?其實英美政府比任何人更心知肚明,在60年代港英管治期間,大批市民未經司法審訊,純因政治原因,被長期拘留在暗無天日的摩星嶺拘留中心(俗稱「白屋」),何時重獲自由,全由警隊政治部定奪。我近日聽幾位當時的「政治犯」訴說這段可怖經歷,揭露當局如何無法無天,令人震慄。英國政府至今仍未洗脫這歷史污點,有什麼資格誣蔑別人逼害「政治犯」?

近日我出席「67動力研究社」的團拜,難得見到多位在「67風暴」中被捕人士,他們部分遭港英政治部囚禁於俗稱「白屋」的摩星嶺扣押中心,沒有經過任何司法程序,是名副其實的「政治犯」 。我在台下聽他們憶述身陷「白屋」的經歷,難以想像在法治社會中,港英政府竟可以如此無法無天。

於67年遭港英政治部囚禁於摩星嶺扣押中心的「政治犯」,憶述當年港英政府如何無法無天,「白屋」內怎樣黑暗,令人震慄!

於67年遭港英政治部囚禁於摩星嶺扣押中心的「政治犯」,憶述當年港英政府如何無法無天,「白屋」內怎樣黑暗,令人震慄!

前臨時立法會議員羅叔青(圖右)當年是西貢區的愛國人士,他回憶說,那時候一批西貢村民在區內響應市區工人的行動,警方隨即進村拉人,政治部探員拘捕了老少共8人,未經任何起訴和法庭審訊,就把他們囚禁於政治部設於摩星嶺的「集中營」。與羅叔青一起上台講述這段往事的,正是當年8名「政治犯」中的兩位。

那時候遭政治部拘留的人,一般都是黑布蒙眼,坐車進入位於域多利道的「白屋」,但他們都不知道那是什麼地方。進入扣押中心後,各人分別單獨囚禁在沒有窗的監房,有時整日全無燈光,黑漆一片,有時24小時都開了燈,房內的人不知日與夜,精神飽受折磨。

政治部人員會對他們進行審訊,但不知道何時結束。被捕者送進扣押中心,並沒有經任何司法程序,所以亦無所謂「刑期」,直至政治部決定放人,才可以出獄,警方、監獄署和法院都無任何正式的釋放紀錄。這幾名「政治犯」大約被囚禁了逾一年才獲自由。

過往也有其他「政治犯」披露在扣押中心的非人情況,同樣可怖,例如愛國社團人士蔡渭衡就曾憶述,自已被囚於6呎乘4呎的囚室,只有一張木板床,房內裝了強力風扇和射燈,24小時受強風和燈光滋擾,十分難受。

即使67年時經法庭判處坐監的犯人,也要受政治部探員審問。被捕時是金文泰中學中五學生的楊向杰(咩哥),在其自傳《英氣:阿咩正傳》中,講述了這段經歷,說自己被拘留後不久,就被送到灣仔軍器廠街警察總部旁一幢白色舊樓,那裏原來是政治部所在。進去之後,政治部探員就不斷盤問他,說「你朋友已供出金文泰的搞事分子了,你也快些招供,誰是帶你搞事的頭頭」,然後講出一串名字。當時他裝扮成只是被左派學校朋友教唆的無知少年,其後就沒再被逼供。

由於當年的「政治犯」未經司法程序,所以也沒有正式法庭紀錄,究竟有多少人曾囚於摩星嶺的「黑獄」,至今仍很難找到完整資料。專門研究「67風暴」的資深傳媒人張家偉,年前往英國國家檔案館搜尋解密檔案,終於找到一份曾囚禁於「白屋」的52名「政治犯」名單,若非他鍥而不捨發掘,什麼人曾受政治拘押,將永遠石沉大海,成為永遠不會見光的秘密。

資深傳媒人張家偉,在英國檔案館搜尋到67年被囚「白屋」的52名「政治犯」名單,令這秘密曝光。

資深傳媒人張家偉,在英國檔案館搜尋到67年被囚「白屋」的52名「政治犯」名單,令這秘密曝光。

英國政府和政客,包括振振有詞的末代港督彭定康,不會不知道當年英方對待香港「政治犯」的醜陋歷史,如今他們卻大放厥詞,把被依法拘控的違法者捧為「政治犯」,不是既可笑、又可恥嗎?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英私校大加學費 BNO移英雪上加霜 家長頂唔順要轉策略勁頭痛

2024年07月25日 20:15 最後更新:20:51

近日與不同界別朋友談起移民問題,都指移英熱潮已見頂回落,皆因英國通脹高企、經濟低迷,已抵英的BNOer生活艱難,搵好工亦不易,未動身的港人眼見先頭部隊的苦況,自然停一停,諗一諗。除了這原因,一位留學專家同我講,近期英國的私立學校(中小學)紛紛大幅加學費,頂尖名校每年學費連宿費增至6萬5千鎊(約65萬港元),如加上機票和生活開支,一年要花近80萬港元,BNO港人家長多數頂唔順,惟有選較平的次級私校,但又爭崩頭,再低一級的社區公校則質素參差,都幾煩惱。部分有意移英的家長收到風後,心情自然十五十六,要重新計過條數。

英國的私立學校大加學費連宿費,是20年來最大增幅,頂尖名校每年要付6萬5千鎊(約65萬港元),BNO港人家長多數頂唔順,要搶入較平私校,為此大感煩惱。

英國的私立學校大加學費連宿費,是20年來最大增幅,頂尖名校每年要付6萬5千鎊(約65萬港元),BNO港人家長多數頂唔順,要搶入較平私校,為此大感煩惱。

留學專家朋友引述英媒的資料指,英國私立學校新學期的學費連宿費,全面勁升,平均加7%以上,創20年來最大加幅(上一個高峰是2004年,加9%)。最貴的頭20間私校,大部分每年學費連宿費都逾5萬鎊(約50萬港元),其中專出A-Level「狀元」的 Brighton College,每年要6萬5千鎊,而上年只是4萬6千鎊;居第二位的 ACS Cobham國際學校,也要收5萬5千鎊;不算最貴的名校伊頓公學,也加至近5萬鎊。

朋友說,令家長百上加斤的是,工黨上台後,己決定學費連宿費要付20%的VAT稅,以5萬鎊計,要繳交1萬鎊稅款,都唔少嘢。

出大量「狀元」的 Brighton College 及另外19間名私校,加價後平均每年逾5萬鎊,而且要付20%VAT稅,香港家長多難負擔,惟有改變策略。

出大量「狀元」的 Brighton College 及另外19間名私校,加價後平均每年逾5萬鎊,而且要付20%VAT稅,香港家長多難負擔,惟有改變策略。

如此高昂的教育使費,對BNO港人來說,除非收入甚高,或有豐厚資產,一般都難以負擔。留學專家朋友說,她曾與一些BNO家長傾過,多數都放棄入讀名私校的目標,轉而尋找學費較平的次級私校,但因爭逐的人多,要入也不容易。最慳錢的選擇是入讀地區的公立學校,但要適應其鬆散校風,以及多種族氛圍。

她說,部分還未持BNO赴英的家長,策略是遲些才起行,子女過一兩年始入讀,慳得一年得一年,寧願省下一筆錢準備子女升大學。有家長本來打算申請BNO居留,陪仔女讀書,但因學費大增,自己可能放棄移英,集中財力應付仔女的教育費。

BNO港人如有仔女升大學,也要面對大專加學費之苦。早前有消息流出,說英國4成大學年底將陷財赤,正向政府施壓,要求批准加學費,否則多間大學將破產。若這情況真的發生,BNO家長的負擔將再加重。

由於BNO港人要居住5年,才可申請永久居留,在此之前,仔女讀大學要交外國學生學費,比本地生貴很多,可見英國政府放這「救生艇」之前,已計過縮數,給BNO港人的權益有限,但稅就交到足。他們直至成功入籍前,仍要給「窮到燶」的英國大學奉獻高昂學費,是否公平,大家諗諗啦!

英國私校勁加價,以及大學紛紛掠水求存,都對港人移英雪上加霜。資深教育顧問陳筱芬在《親子王》撰文,其中一段說:「家長應重新思考,孩子出國留學是否唯一出路?海外升讀中學或大學,學習機會是否和香港一樣好?」

我很同意她所說,在香港讀到好學校的機會比以往多,捨近圖遠未必是最明智的選項,準備為仔女教育而移英的BNO港人,應好好再想一想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