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段秘史揭「自由亞洲台」前世今生 反華宣傳太勁連港英都「頂唔順」

博客文章

一段秘史揭「自由亞洲台」前世今生 反華宣傳太勁連港英都「頂唔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一段秘史揭「自由亞洲台」前世今生 反華宣傳太勁連港英都「頂唔順」

2024年04月02日 19:52 最後更新:20:57

由美國官方資助的「自由亞洲電台」(RFA),日前宣布撤走在香港的「檔口」,聲稱在23條立法後感到受威脅,不得不離開,藉這「自製事件」引證香港已失去新聞自由,玩政治把戲十分着跡。RFA宣布前兩天,我已報道它將撤走,指這與新聞自由根本無關,因它是美國政府經營的「宣傳機器」,非正常新聞媒體。政圈朋友看後,傳給我一段「秘史」,指其前身早已在港大搞「反共宣傳」 ,因為做得太過火,連港英政府都「頂唔順」,要與其切割,導致英美激烈爭拗,可見它是什麼貨色。

現時的RFA,於1996年啟播,最初由國務院轄下的美國新聞署管理,其後該署取消,改由美國廣播理事會接管,到了2017年,總統特朗普將它易名為美國國際媒體署,RFA直屬其下,其他還有美國之音(VOA)、自由歐洲電台等。

該署擺明車馬搞對外「政治宣傳」,與傳統新聞工作,是兩碼子事,其宗旨十分直白:「鼓勵和團結全世界人民支持自由和民主.....對美國的國家利益至關重要。」換言之,就是向其他國家灌輸美式政治意識型態,藉此擴大勢力範圍。

這副「洗腦機器」早在50年代冷戰時期就啟動,當時自由亞洲電台已具雛形,以香港為基地,向中國內地和東南亞廣播,主要通過「美國之音中文廣播」進行,主管機構是美國新聞署,而背後黑手則是CIA。

自由亞洲電台初設於50年代冷戰時期,是美國政府針對中國大陸打心理戰的「宣傳武器」,這任務至今未變。圖為當年政府爭取美國民眾支持該電台的單張。

自由亞洲電台初設於50年代冷戰時期,是美國政府針對中國大陸打心理戰的「宣傳武器」,這任務至今未變。圖為當年政府爭取美國民眾支持該電台的單張。

政圈朋友看過一位學者搜尋當時的檔案,指韓戰之後,美國對中國的心理戰升級,目標之一是「激起大陸民眾對政權和制度的反對」,而香港成為了橋頭堡,負責執行的則是美國新聞署。那時英國政府也予以配合,「美國之音」的中文廣播,每晚由香港電台轉播。

RFA為達到政治宣傳目的,不惜弄虛作假,將中國東北朝鮮婦女哀悼金正日的相片,當為一批朝鮮女工在中國丹東被強迫勞動。

RFA為達到政治宣傳目的,不惜弄虛作假,將中國東北朝鮮婦女哀悼金正日的相片,當為一批朝鮮女工在中國丹東被強迫勞動。

不過英方其後覺得,美國在港進行的反共宣傳十分過火,擔心會招來中國政府強烈反應,於是決定香港電台停止轉播「美國之言」的粵語新聞節目。

英方這一舉動,惹起美國方面雷霆大怒,據當時的內部文件,此事去到華盛頓,國務卿艾奇遜親自過問,下令美國駐港總領事walter McConaughy致函港英政府, 提出抗議,說「如果我們的敵人有自由攻擊我們(指美國),而我們卻沒有最好的設施來傳播真相,是不幸的」。

不過,港英政府始終沒有改變原來的決定,繼續停止港台轉播「美國之音」。由此可見,即使英國與美國是盟友,當時也不能容許對方任意進行這類「挑釁性」政治宣傳,要出手限制其「自由」。

在今次事件中,自由亞洲電台把撤離扯到「香港新聞自由」,是它慣用的「語言偽術」。不過,只要清楚其前世今生,便知道它如此胡謅亂扯,只是另一種宣傳把戲而己。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英私校大加學費 BNO移英雪上加霜 家長頂唔順要轉策略勁頭痛

2024年07月25日 20:15 最後更新:20:51

近日與不同界別朋友談起移民問題,都指移英熱潮已見頂回落,皆因英國通脹高企、經濟低迷,已抵英的BNOer生活艱難,搵好工亦不易,未動身的港人眼見先頭部隊的苦況,自然停一停,諗一諗。除了這原因,一位留學專家同我講,近期英國的私立學校(中小學)紛紛大幅加學費,頂尖名校每年學費連宿費增至6萬5千鎊(約65萬港元),如加上機票和生活開支,一年要花近80萬港元,BNO港人家長多數頂唔順,惟有選較平的次級私校,但又爭崩頭,再低一級的社區公校則質素參差,都幾煩惱。部分有意移英的家長收到風後,心情自然十五十六,要重新計過條數。

英國的私立學校大加學費連宿費,是20年來最大增幅,頂尖名校每年要付6萬5千鎊(約65萬港元),BNO港人家長多數頂唔順,要搶入較平私校,為此大感煩惱。

英國的私立學校大加學費連宿費,是20年來最大增幅,頂尖名校每年要付6萬5千鎊(約65萬港元),BNO港人家長多數頂唔順,要搶入較平私校,為此大感煩惱。

留學專家朋友引述英媒的資料指,英國私立學校新學期的學費連宿費,全面勁升,平均加7%以上,創20年來最大加幅(上一個高峰是2004年,加9%)。最貴的頭20間私校,大部分每年學費連宿費都逾5萬鎊(約50萬港元),其中專出A-Level「狀元」的 Brighton College,每年要6萬5千鎊,而上年只是4萬6千鎊;居第二位的 ACS Cobham國際學校,也要收5萬5千鎊;不算最貴的名校伊頓公學,也加至近5萬鎊。

朋友說,令家長百上加斤的是,工黨上台後,己決定學費連宿費要付20%的VAT稅,以5萬鎊計,要繳交1萬鎊稅款,都唔少嘢。

出大量「狀元」的 Brighton College 及另外19間名私校,加價後平均每年逾5萬鎊,而且要付20%VAT稅,香港家長多難負擔,惟有改變策略。

出大量「狀元」的 Brighton College 及另外19間名私校,加價後平均每年逾5萬鎊,而且要付20%VAT稅,香港家長多難負擔,惟有改變策略。

如此高昂的教育使費,對BNO港人來說,除非收入甚高,或有豐厚資產,一般都難以負擔。留學專家朋友說,她曾與一些BNO家長傾過,多數都放棄入讀名私校的目標,轉而尋找學費較平的次級私校,但因爭逐的人多,要入也不容易。最慳錢的選擇是入讀地區的公立學校,但要適應其鬆散校風,以及多種族氛圍。

她說,部分還未持BNO赴英的家長,策略是遲些才起行,子女過一兩年始入讀,慳得一年得一年,寧願省下一筆錢準備子女升大學。有家長本來打算申請BNO居留,陪仔女讀書,但因學費大增,自己可能放棄移英,集中財力應付仔女的教育費。

BNO港人如有仔女升大學,也要面對大專加學費之苦。早前有消息流出,說英國4成大學年底將陷財赤,正向政府施壓,要求批准加學費,否則多間大學將破產。若這情況真的發生,BNO家長的負擔將再加重。

由於BNO港人要居住5年,才可申請永久居留,在此之前,仔女讀大學要交外國學生學費,比本地生貴很多,可見英國政府放這「救生艇」之前,已計過縮數,給BNO港人的權益有限,但稅就交到足。他們直至成功入籍前,仍要給「窮到燶」的英國大學奉獻高昂學費,是否公平,大家諗諗啦!

英國私校勁加價,以及大學紛紛掠水求存,都對港人移英雪上加霜。資深教育顧問陳筱芬在《親子王》撰文,其中一段說:「家長應重新思考,孩子出國留學是否唯一出路?海外升讀中學或大學,學習機會是否和香港一樣好?」

我很同意她所說,在香港讀到好學校的機會比以往多,捨近圖遠未必是最明智的選項,準備為仔女教育而移英的BNO港人,應好好再想一想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