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調查:六成港人小便後洗手不用潔手液 六成男士只沖沖指尖或雙手

社會事

調查:六成港人小便後洗手不用潔手液 六成男士只沖沖指尖或雙手
社會事

社會事

調查:六成港人小便後洗手不用潔手液 六成男士只沖沖指尖或雙手

2024年04月29日 12:55 最後更新:04月30日 23:19

衞生署自2010年起響應世界衞生組織的呼籲,於每年的5月5日推廣「手部衞生日」。一項網上調查發現,近六成受訪港人小便後不用潔手液洗手,更有八成受訪者不知 80%細菌由手傳播。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這項網上調查於今年3月以展開,訪問300名18至65歲香港市民,發現每兩個受訪者中就有一個於小便後不用潔手液洗手(57%),其中六成男士只會用水沖沖指尖或雙手,主要原因是「天氣或水太冷」、及「忘記/懶惰/洗手很費時/貪方便」等。有人亦表示曾聽聞其他指,「洗手會洗走好運」、「如廁時雙手沒有觸碰到下體」等理由不想洗手。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正所謂「病從口入」,調查亦發現多達八成受訪港人不知道80%細菌是由手傳播,致使他們徒手進食零食,甚至是藥物前,均不會先用潔手液洗手,變相「食藥變食菌」。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手部衞生是最有效防止疾病傳播的方法。呼籲市民保持手部衞生,當雙手有明顯污垢或被血液、體液沾污,應用梘液及清水洗手。如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可用含70-80%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介紹,正確洗手方法應五個步驟:

1.用水弄濕雙手

2.加入梘液,揉搓雙手最少20秒 (手掌 > 手背 > 指隙 > 指背 > 拇指 > 指尖 > 手腕) 勿忘

3.用水沖洗乾淨

4.用抹手紙抹乾雙手

5.再用抹手紙關上水龍頭 

衞生防護中心官網圖片

衞生防護中心官網圖片

當局表示將持續監察涉事餐廳,並呼籲出現症狀的消費者主動通報

金沙角小館FB

金沙角小館FB

沙田沙角邨熟食檔「金沙角小館」近日因外送盆菜引發24人食物中毒事件,成為社會關注焦點。這宗發生於大年初三(1月31日),涉及一個約百人的新春家庭聚餐,目前調查指向食物過早預製與儲存溫度不當為主要肇因。

事件中有24名市民受影響,年齡介乎3至76歲(13男11女),在食用盆菜後10至20小時內陸續出現發燒(最高達39°C)、腹痛、腹瀉及嘔吐等症狀,其中4人需就醫但未住院。

金沙角小館FB

金沙角小館FB

涉事盆菜包含鮑魚、元貝等高價食材,根據「金沙角小館」的宣傳資料,該餐廳的盆菜分為小盆(4-6人)、中盆(6-8人)和大盆(10-12人)三種規格,價格從880至2280港元不等。

新年 盆菜 過年 。巴士的報記者攝

新年 盆菜 過年 。巴士的報記者攝

食安中心初步發現盆菜在製作後未保持60°C以上熱存溫度,冷藏時也未維持4°C以下,導致致病菌滋生。 衞生防護中心與食安中心已採集食物及環境樣本化驗,並要求餐廳暫停供應盆菜、徹底消毒及改善烹調流程。腸胃科醫生張世華指出,諾如病毒或沙門氏菌可能是致病元兇,這類病原體在室溫下繁殖速度極快,2小時內細菌量可倍增。

「金沙角小館」位於沙角商場地下熟食中心,日常提供點心及小菜,近期在網上食評平台的評價中出現多宗服務投訴,包括漏單率頻繁,有顧客等待45分鐘仍未獲主食。有人不滿食物品質,例如腸粉皮過厚、蒸排骨使用冷凍食材等負評。亦被指出現員工與收銀爭執、餐具清潔度不足等問題。

衛生防護中心初步調查顯示,受影響人士曾進食由位於沙田沙角邨熟食檔金沙角小館提供及製作的外送盆菜。

衛生防護中心初步調查顯示,受影響人士曾進食由位於沙田沙角邨熟食檔金沙角小館提供及製作的外送盆菜。

衞生部門特別提醒節日期間處理盆菜的注意事項:冷凍盆菜須維持4°C以下,運送時需以保溫設備保持60°C以上。食用前應徹底加熱至中心溫度達75°C。避免提前48小時以上預製盆菜,高風險食材(如海鮮)應最後加入。而幼兒、長者及免疫力低下者應避免食用含生冷食材的盆菜。事件再次突顯食肆在大型節慶訂單激增時,容易忽略食物安全管理的潛在風險。當局表示將持續監察涉事餐廳,並呼籲出現症狀的消費者主動通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