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嫦娥六號直播專家話「未找到阿波羅盆地」 再掀「美國登月造假」爭議 中科協係咁講

博客文章

嫦娥六號直播專家話「未找到阿波羅盆地」  再掀「美國登月造假」爭議 中科協係咁講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嫦娥六號直播專家話「未找到阿波羅盆地」 再掀「美國登月造假」爭議 中科協係咁講

2024年05月17日 11:22 最後更新:11:34

中國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央視對此次發射進行直播報道,更邀來相關專家為民眾介紹和科普相關知識。期間一名專家無意間講的一句話卻惹出小風波。網絡再度掀起「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造假」的熱門話題,不少網民直指「阿波羅登月就是一場驚天騙局」,對此中國科協為大家釐清來龍去脈,再次闢謠。

嫦娥六號成功登月(央視圖片)

嫦娥六號成功登月(央視圖片)

5月3日,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登月,將執行人類首次月背取樣返回任務。據央視直播現場畫面,在火箭已經發射成功,飛行時間2550秒左右時,主持人與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裴照宇就本次任務落點選擇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當時,主持人先提到:「嫦娥四號降落在了南極艾特肯盆地,這一次的嫦娥六號從大的範圍來講也是降落在南極艾特肯盆地,但是其實位置還是不一樣的。緊接著,裴照宇說道:「沒有找到那個……阿波羅盆地的那個……」。主持人留意到裴照宇一時還沒有組織好語言,為直播節目的流暢性馬上提出了另一個新話題繼續聊了起來。

節目播出之後,不少網民將航天專家在直播上提到「阿波羅盆地」時不太連貫的表達有了另一種解讀,更有自媒體藉此大肆炒作,一時間「美國阿波羅登月是一場騙局」的謠言四起。對此,中國科協微信公眾號「科學辟謠」對今次風波的來龍去脈進行了梳理和闢謠。

嫦娥六號成功登月(央視圖片)

嫦娥六號成功登月(央視圖片)

「科學辟謠」5月14日刊發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太空文化傳播青少年工作委員會委員王君毅的文章稱,主持人和專家的這段對話,本來是直播類節目中常見的情況,但因為裴照宇提到了「沒找到」和「阿波羅」這兩個詞,一些媒體認為發現了「流量密碼」,將這段對話單獨截取出來,並配以《關於南極艾特肯盆地,裴總這樣說:沒找到那個……》這種容易讓人產生聯想的標題,做成短視頻進行大肆傳播。在這些視頻下面的評論區,則出現了大量的認為找到了美國阿波羅登月事件造假證據的評論內容。

王君毅在文章寫道,視頻中提到的「艾特肯盆地」位於月球南極,是被譽為「太陽系內最大的撞擊坑之一」的大型盆地,面積跨越月球正反兩面,在這個大型盆地內還遍布著很多大小不一的盆地,視頻中備受爭議的「阿波羅盆地」就是其中較大的一個,它位於月球背面。「阿波羅盆地」這個名字里雖然也有「阿波羅」,但和阿波羅登月任務落點完全是兩回事。這是為了紀念阿波羅登月任務而命名的,並非任何一次阿波羅登月任務的落點。

美國阿波羅登月(網上圖片)

美國阿波羅登月(網上圖片)

王君毅表示,關於阿波羅登月任務,有大量的音視頻資料,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月壤和月岩樣本被帶回了地球,全球多個國家均有基於阿波羅登月任務所帶回的月壤、月岩樣本取得的研究成果。而在2012年時,嫦娥二號有效載荷分系統主任設計師趙葆常也提到,嫦娥二號傳回的圖像可以看到阿波羅11號登月的遺跡。

在王君毅看來,大多數人質疑阿波羅號登月是出於對國家的樸素感情,不過還是要呼籲大家保持理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實事求是。而那些故意曲解航天專家意思,利用老百姓樸素情感,剪輯、拼湊內容來「賺流量」、「博眼球」的媒體,實在不應該,也奉勸這類媒體該收收「流量為王」的心了。

月球表面(Getty示意圖)

月球表面(Getty示意圖)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官網介紹,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出發,7月20日登月艙降落在月面上。經過近7小時的等待,尼·阿姆斯特朗(港譯:尼爾·杭思朗)於美國東部時間20日22時56分20秒踏上月面,並說出了那句永載史冊的名言:「對一個人來說這是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是一次飛躍。」隨後,另一名太空員艾·奧爾德林也踏上月面。到1972年12月,又有5艘阿波羅號飛船將10人送上月面。他們在月面上進行了許多科學考察和實驗活動,共帶回月球物質300多千克。

事實上,由中國科協主辦的「科普中國網」此前也曾多次辟謠阿波羅登月造假的傳聞。

科普中國網2018年曾刊文稱,人們對阿波羅登月真實性的質疑,主要有四點依據:

首先,月球表面是真空的,為什麼宇航員把美國國旗插在月球表面時,國旗在迎風飄動?

第二,月球上只有一個來自太陽的光源,為什麼有些宇航員擁有兩個影子?

第三,高矮不同的宇航員,其投影卻差不多高,說明有人工光源干預;

第四,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腳印非常清晰,可能是人工偽造的。

關於這四點質疑,「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逐一進行了駁斥。

他提到國旗晃動是慣性造成的,當宇航員把國旗插上月球表面時,由於自身重心不穩帶動旗幟晃動,而月球上不像地球一樣有空氣阻力,所以晃動會持續很長時間;

重影問題是由著陸器造成的,金屬材料制成的著陸器擁有多個折射面,不同角度反射了太陽光,由此造成重影;

高矮問題是由高低不平的月球表面造成的,如果影子「經過」一個大坑,在照片上看起來影子就「變短」了;

鞋印問題是由於月球表面多為粉末狀礦物,粗糙的粉末表面摩擦系數大,一腳踩下去,細碎的粉末很容易粘在一起,使腳印顯得特別清晰。

此後,科普中國網又多次刊文,針對阿波羅登月造假傳聞的觀點逐一作出科學解釋:

在科普中國網2023年播出的一期科普視頻中,月球及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賈陽表示20多年前就曾聽到過類似的質疑,他從更為宏觀的層面作了一個簡單解釋稱,「一個幾十萬人共同參與的一個項目,其實作假也挺難的,我堅信阿波羅登月是真的。」,「科技界現在好像都懶得回答這個問題了……他們(質疑者)提出了很多跟我們日常一些現象不一致的情況,都可以進行科學的解釋,而且我們已經解釋多次了,包括腳印的問題、多個影子的問題等。」

中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也表示,「他們(阿波羅計劃)探測的大量成果,只有在月球上才能夠取得,而且采回來300多公斤的東西(月球岩石樣本),都是月球上的東西。」他還調侃稱,「造假比造真還難。」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巴黎辦奧運 中國製造閃耀賽場 ”Made in China”無處不在

2024年07月26日 14:52 最後更新:15:03

巴黎奧運即將開幕,本屆奧運會隨處可見中國生產的商品,再次凸顯「中國製造」的地位。

據《南華早報》報導,由於沒有可比競爭對手,巴黎奧運一眾相關設備和裝備都是中國造的,其中奧運吉祥物有九成產自中國。報道指,儘管美國試圖將製造業供應鏈從有著「世界工廠」美譽的中國轉移出去,但歷經數十年積澱的完善供應鏈,反而加強了世界對中國的依賴。業內人士表示,憑借良好的生產服務環境和高效的物流運輸,中國製造商建立起了其他國家難以替代的獨特競爭優勢,並且正在向價值鏈上游進發。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中國製造商甚至在奧運開始前就贏得了巨大勝利。」文章說,在巴黎奧運會上,雖然所有的菜餚都是法國菜,但從尖端的運動器材到精緻的紀念品,中國大批量生產的商品將無處不在。中國製造商可以在這個盛大的夏季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產品,這也讓人們意識到:即便存在向其他國家轉移業務的「中國+1」的趨勢,依然沒有人能夠在大批量生產中與中國製造商競爭。

在巴黎2024官方特許商品旗艦店裡陳列的吉祥物「弗里吉」毛絨玩具。新華社圖片

在巴黎2024官方特許商品旗艦店裡陳列的吉祥物「弗里吉」毛絨玩具。新華社圖片

法國《快報》週刊注意到,90%的巴黎奧運會吉祥物都是中國製造的。新華社此前報道,在巴黎出售的各種奧運紀念品,包括帽子、T恤、玩具、鋼筆、腕帶和筆記本電腦,都是「中國製造」的,一些製造商早在去年下半年就開始接到訂單。其他與奧運會相關的產品,從運動員的運動服到奧運村使用的懶人沙發,都是在浙江省製造的。還有一些其他運動裝備來自山東,比如中國國家隊使用的公路自行車。

杭州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浙江體育用品及設備出口超100億元人民幣,增長24.8%,佔中國同類商品出口總值的1/4。有著「世界超市」之稱的義烏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義烏體育用品及設備出口額達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5.6%;其中對法國出口10.4億元人民幣,增長22%。 。

2024年5月30日,浙江義烏,一名商人展示2024年巴黎奧運會授權硅膠腕帶。新華社圖片

2024年5月30日,浙江義烏,一名商人展示2024年巴黎奧運會授權硅膠腕帶。新華社圖片

速力復合材料(湖北)有限公司是本屆奧運會新增的風帆水翼賽事項目唯一指定生產商。該公司總經理嚴再興表示,無論是新材料的運用還是生產工藝的迭代速度,他們在同一領域「幾乎沒有可比的競爭對手」,這讓他的公司脫穎而出。

嚴再興認為,這是成功贏得奧運會訂單的關鍵,「我們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覆蓋整個產業鏈生產高性能水翼設備的公司。」他還表示,公司正計劃在歐盟建立一家裝配廠,這將讓公司減少物流限制,縮短交貨時間,更好地為全球客戶服務。

《南華早報》稱,隨著製造商和供應商應對成本問題和地緣政治形勢,有些低端製造商已將業務從中國轉移到越南和印度等地。但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幾十年來建立的完整、全面和組織良好的供應鏈網絡,加強了全球對中國的依賴。

2024年5月30日,浙江義烏,一名商人向來自埃及的顧客介紹足球產品。新華社圖片

2024年5月30日,浙江義烏,一名商人向來自埃及的顧客介紹足球產品。新華社圖片

以生產高品質塑料衣架而聞名的意大利零售解決方案供應商萬美集團(Mainetti Group)區域總監保羅·泰(Paul Tai)表示,奧運會等世界性賽事訂單的時間要求很緊迫,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作出調整。

「考慮到他們必須在短時間內以高質量和高標準交付,沒有多少地方能做到這一點。」泰說,中國有結構化的產業集群,供應商知道在哪裡購買各種材料。

他補充道,在過去的30年里,中國的製造業已經變得「非常具有成本競爭力」,許多工廠能夠生產高水平的原始設備。「展望未來,通過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更多的人工智能或自動化,中國製造業將向價值鏈上游進發。」

在香港理工大學時裝與紡織學院副教授兼助理院長范迪看來,除了行業轉型之外,過去幾十年里,許多買家與中國供應商建立了成熟的企業社會責任體系。「無論是馬來西亞、越南還是印度,在建立全球公認的系統方面,他們都比中國慢。」

「雖說中國已成為許多先進製造業的世界領導者,但並非所有低端製造業都已遷出。」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耶特國際貿易與金融研究所客座講師、非常駐研究員斯蒂芬·奧爾森(Stephen Olson)說,「中國在這兩個領域都保有競爭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預計會看到更多的低成本製造業轉移到越南或印度等低成本地區,但至少目前中國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香港嶺南大學經濟系主任丘東曉表示:「儘管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有所上升,但中國的物流、工作效率和運輸都比東南亞國家好得多。」

他補充道,中國的製造業非常龐大,在其他國家很難找到這樣的規模。「對於紀念品和體育用品等產品,它們在政治上不那麼敏感,留在中國(生產)導致的地緣政治風險也較小。」

丘東曉預測,在未來四年內,越南和印度等地將無法取代中國在全球物資生產方面的地位。

他認為,「與中國良好的生產和服務環境相比,這些國家的生產能力相形見絀。」「鑒於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和貿易表現,中國如今無需通過這樣的世界性活動來向海外推廣產品。中國需要做的是向價值鏈上游邁進,提高生產質量,進一步創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