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黎智英案|美前國防部副部長認為應以經濟科技對抗中國 鼓勵黎對抗政府

HotTV

HotTV

HotTV

黎智英案|美前國防部副部長認為應以經濟科技對抗中國 鼓勵黎對抗政府

2024年05月24日 13:31 最後更新:05月28日 00:14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5月24日進行第八十三日聆訊。控方續在庭上播放黎的直播訪談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片段,黎在節目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伍夫維茲(Paul Wolfowitz)談及台美關係,伍夫維茲認為美向台售武向中國發出強烈信號,又認為美應以科技限制措施,如將華爲等科技公司排除在外,以對抗中國;他又鼓勵黎對抗政府,認為「四方安全對話」(QUAD)不應對中國示弱。

載着黎智英的囚車到庭。(巴士的報記者攝)

載着黎智英的囚車到庭。(巴士的報記者攝)

控方播放2020年10月15日的「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節目片段,節目嘉賓為《壹傳媒》前董事祈福德(Mark Clifford)及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伍夫維茲(Paul Wolfowitz)。節目中談及台美關係,黎認同台灣在微型處理器(micro-processor)及半導體方面的科技能力,認為台灣的地理位置可作東太平洋地區的要防禦位置。黎又指,如果美國失去台灣的結盟,其他亞洲盟友將會認為美國已失去信譽。

美國前國防副部長指美向台售軍火重要  向中國發出強烈信號

伍夫維茲提及美國應與台灣强化軍事關係,並為台灣提供更多支援,黎問對方美國對台售武是否反映其阻止中國對台灣發動戰爭的決心 (do you think the recent weapons sales to Taiwan…US is selling its resolve to protect Taiwan, so to deter the war of any possible war from Beijing),伍夫維茲同意黎的説法,認為美國對台售武旨在向中國發出強烈信號,表達美國支援台灣。

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伍夫維茲(Paul Wolfowitz)

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伍夫維茲(Paul Wolfowitz)

美前國防部副部長為美國應以科技限制對抗中國 

但祈福德向伍夫維茲指,中國似乎沒因反修例示威承受任何國際性後果,問伍夫維茲美國會否採取任何行動,伍夫維茲指中國正承受經濟方面的限制措施,但認為有關措施缺乏軍事意義,不足以令中國改變政策,主張從科技方面入手,掌控下一代科技網絡的主導權,將華爲等科技公司排除在外,以對抗中國。

黎向伍夫維茲表示,中國戰機正逼近台灣,如果在過程中「擦槍走火」,會否有機會發生戰爭?但伍夫維茲相信戰爭不會發生,又指美國軍事力量强大,中國不會想打仗。黎認為,美國避免與中國開戰的唯一途徑,就是威脅將會開戰。伍夫維茲又在節目中稱讚及鼓勵黎對抗政府,指除美國外,四方安全對話(QUAD)中的另三國,包括日本、澳洲、印度均不應對中國示弱。

另黎在節目中被問及中國未來10至20年會否有宗教自由?黎指只要共產黨仍掌權,便難有宗教自由,而香港各方面的自由亦正被收窄。被問到中國嚴厲打擊宗教信仰,拘捕並囚禁基督教書店負責人的情況,會否有機會在香港出現時,黎回應指當香港政府會審查書籍,已代表香港現時逐漸失去言論自由等各種自由。

黎冀國際社會關注「12港人」事件 

黎又提及,當時「12 港人」因偷渡到台灣途中被公安截獲,被拘留在內地的事件。黎認為,港人可做的有限,呼籲港人積極發聲支持「12港人」,藉此向中共施壓,但求內地公安把「12港人」送回香港進行法律程序;黎亦希望國際社會關注事件,支持「12港人」,令中共釋放他們或把他們移交至香港,強調外國政客及政府官員的支持非常重要,「We need your help, the 12 young kids really need your help(我們需要你們的幫助,12個年輕人真的需要你們的幫助)。」

黎認為若特朗普當選 當局會謹慎處理 不會打壓《蘋果》 

控方另播放2020年10月22日的「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節目片段,節目嘉賓為《華爾街日報》評論員Jillian Melchior 。當提及中梵協議,黎指宗教活動一直十分保守,不會不斷革新,而中國與外國進行貿易時,像是把中國式價值觀傳給外國,進而腐化外國及世界價值觀。黎指,《國安法》生效後,新聞工作者也害怕自己會誤踩《國安法》紅線,若情況惡化,或許所有新聞工作者均會離開香港,到時候世界價值觀便會完全顛倒。

黎被問及在美國總統大選前會否出現針對民主陣營或《蘋果》的打壓?黎認為,當時已沒有示威遊行活動,不會再有鎮壓;至於《蘋果》,黎認為若特朗普當選,當局會更謹慎處理,相信美國總統大選前不會有打壓行動。

如沒有關於香港的新聞 世人便會忘記 黎籲外國續關注香港 

控方庭上播放2020年11月12日《Live Chat with Jimmy Lai》訪談節目片段,節目嘉賓為《壹傳媒》前董事祈福德及美國神父Robert Sirico。黎在片中提及,當時已不可能進行大型示威,即使少部份人示威,亦會被警方包圍,但如果沒有關於香港的新聞,世人便會忘記香港,強調香港需要國際支持及關注,請求外國繼續關注香港情況。

黎又認為,若在示威中使用暴力,便會失去道德高地,而中共不會想香港擁有自主及自由;中共不喜歡香港的抗爭,反修例活動是因《逃犯條例》而起,而港人其實並非爭取自治權,而只想爭取自由,但中國內地會視港人爭取自由,是對內地人民散播危險訊息,黎認為他繼續留下發聲相當重要,如果他被視為危害國家的人,愈被針對、承受愈多壓力,便愈需要發聲,讓世界得知其情況。黎又相信,他們正站在歷史中正義一方,總有一日會獲得勝利,即使身陷囹圄,仍會感到自由,因為他們相信,他們的信念總有一天會成真。

黎提到《國安法》已凌駕於所有機構之上,相信沒有示威者會認為《國安法》令他們的自由度上升,強調《國安法》 是「惡法」(draconian law) ,Robert Sirico提到,當人民享有自由,便會自行為自己作出最佳選擇。

黎的妻子續到庭聽審。 (巴士的報記者攝)

黎的妻子續到庭聽審。 (巴士的報記者攝)

在第八十二日聆訊中,控方在庭上播放黎智英的「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節目片段,黎指美國向中國實施科技制裁,將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嚴重打擊,投資者便會把廠房從中國移往台灣,令中國在科技上高度依賴台灣; 黎指美國的強硬立場,是為中國崛起而作準備,特朗普政府利用科技,遏制中國軍事化崛起。另黎又提到香港抗爭運動是對抗中國施加的價值觀;黎與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討論下任香港主教,陳透露曾赴羅馬求見教宗被拒,黎指如香港教會面臨成為愛國教會壓力,陳成立地下教會,他會第一個加入。

黎智英

黎智英

Tags:

直播Ian

往下看更多文章

黎智英案|黎今缺席聆訊獲批 控方舉證完畢 案件押後至7.24中段陳詞

2024年06月11日 16:07 最後更新:16:07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6月11日進行第九十日聆訊。黎智英上周五透過律師去信法庭申請今缺席聆訊,以節省公帑,黎表明今日聆訊所涉本案文件管理事宜,他缺席亦不會引致審訊不公。法官杜麗冰指,黎近日身體欠佳,今有辯方律師團隊代表,故批准黎缺席聆訊。控方呈上涉案文件後,指控方案情已正式完結。最後各方同意本案押後到7月24日及25日再開庭,讓控辯雙方進行口頭陳詞。

警方在庭外查車。 (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在庭外查車。 (巴士的報記者攝)

法官杜麗冰甫開庭便交代指,黎的代表律師團隊上周五(6月7日)去信法庭,申請黎缺席是日聆訊,而黎有權出席及缺席聆訊,是次是黎自願缺席聆訊,也不會令其蒙受不利,故希望法庭批准他是日缺席,以節省公帑。法官考慮到,今日審訊不涉重大事宜,僅涉控方在完結控方案情前修訂翻譯文本編輯事宜,且黎近日身體欠佳,故批准黎缺席今日聆訊。

辯方律師團隊離開法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辯方律師團隊離開法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控方呈交近110頁修訂文件及證據列表  完成舉證 

控方遂向法庭呈交近110頁的修訂文件及證據列表,並指控方案情已正式完結。辯方則呈交轉換涉案數碼化證據為辯方證物的書面申請,交代指大部分證據已在盤問控方證人期間提及,包括一些Slack及Whatsapp聊天紀錄。

就黎智英申請中段陳詞,法庭安排辯方於6月18日存檔書面陳詞,控方在6月25日存檔回應書面陳詞,辯方則於7月2日存檔回應陳詞。

法官李運騰7月初要處理「35+顛覆案」被告求情  案件押後至7.24

由於法官李運騰需在7月初處理「35+顛覆案」的被告求情,各方同意本案安排到7月24日及25日開庭,讓控辯雙方進行口頭陳詞。案件押後至7月24日上午10時再續。

辯方律師團隊下午進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辯方律師團隊下午進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在第八十九日的聆訊中,控方播放由黎智英手機檢取、由「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透過WhatsApp傳予黎的影片連結片段。片段中羅傑斯訪問英國上議院議員阿爾頓勳爵時,對方指2020年擬推出的《香港國安法》將影響香港自由,認為若中國續侵犯港人人權,英國應保障所有港人的第二公民身份,為香港人爭取價值、法治及權利,並提及前港督彭定康已發起約200名23國政要聯署聲明反對《香港國安法》立法。控方完成播放涉案片段及呈上承認事實,待控方完成修訂及涉案翻譯文本等,便完成控方舉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