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英警查國安案亂滲料「博大霧」 追數佬變「間諜」 錢銀糾紛有新發展

博客文章

英警查國安案亂滲料「博大霧」 追數佬變「間諜」 錢銀糾紛有新發展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英警查國安案亂滲料「博大霧」 追數佬變「間諜」 錢銀糾紛有新發展

2024年05月24日 19:08 最後更新:19:10

英國警方和情報機構查國安案,煞有介事拘控3人,而這宗所謂「間諜案」的起訴書離奇漏出,其中一段案情指被告 Matthew Trickett企圖進入一名姓鄺女子的住所,其後警察到場,他「斷正」被捕,原來整件事純粹是一宗私人錢銀糾紛。法律界朋友左睇右睇,都睇不出與「國家安全」和「外國干預」有任何關係,顯然是執法部門胡亂滲料「博大霧」,有編造之嫌。這宗錢銀糾紛「追數」一方在港入稟,要求高院頒令鄺姓女士交還盜取的1億多港元資產,高院今天處理。這新發展清楚說明,英當局有意堆砌案情,吹大「國安威脅」,背後動機令人疑惑。

日前暴斃的英國「國安案」被告 Matthew Trickett ,受聘向盜走公司逾億元的女子「追數」,純粹涉及私人錢銀糾紛,卻被控方列為「威脅國安」的罪行,有「博大霧」之嫌。有關公司已在港入稟追討那筆巨款,今天在高院審理。

日前暴斃的英國「國安案」被告 Matthew Trickett ,受聘向盜走公司逾億元的女子「追數」,純粹涉及私人錢銀糾紛,卻被控方列為「威脅國安」的罪行,有「博大霧」之嫌。有關公司已在港入稟追討那筆巨款,今天在高院審理。

那份不尋常地公開的「起訴書」,羅列了3名被告涉違《英國國安法》的詳細「罪行」,其中一段是,任職私人保安公司的被告衛志良,對鄺姓女子起底,而另一私人保安顧問Matthew Trickett則於4月30日到鄺姓女子的寓所外,留下紙條訛稱維修工人,藉詞檢查電箱圖入屋。翌日他再往敲門,鄺姓女子受驚報警,警察到場把他拘捕。

那名女士是否有特殊政治身份?兩被告所為是否涉及「國家安全」?百分百不是!其後陸續曝光的事實說明,整件事其實只是涉及1億6千萬港元的「跨境追數」事件,該女子名叫鄺文琪,被指取走任職公司「永鑫投資」及「TWT Gobal」億元巨款,然後持BNO簽證遠走英國。衛志良和Mathew Trickett 只是受人僱用,向鄺文琪追回那筆款項的「收數佬」而已。

原來「永鑫投資」及「TWT Gobal」在去年12月已曾入稟高院,循民事訴訟向鄺文琪追回這1億6千萬港元,而有關公司以經營地產和投資為主,在內地和澳洲都有業務,其董事在港持有6間公司,並成立了一個慈善基金。從已知的資料看,公司與經營者都沒有政治背景。

事件的最新發展是,高院今日開庭處理這宗「追數」官司,高院法官批准鄺文琪僱主的要求,下令臨時禁制令繼續有效,她須交還盜走的資產。

根據僱主的入稟狀,鄺文琪及其他被告,在2022年7月至2023年11月,從僱主銀行戶囗分幾次取走逾億港元,又盜去僱主逾2千萬港元資產,合共1.64億港元。

從入稟狀列出的詳情,可看到整件事的梗概:鄺文琪等涉嫌取走香港公司的巨款,挾帶私逃去了英國,有人找中間人幫手追數,托上托之後,聘請了任職私人保安公司的衛志良和Mathew Trickett 去「做嘢」,於是後者上門找鄺文琪,向她施壓。其實香港的合法收數公司,也有類似的做法,並不稀奇。

另一被告衛志良也是受人所托,對挾帶私逃的香港女子「起底」,同樣與國家安全沾不上邊,明顯是堆砌案情。

另一被告衛志良也是受人所托,對挾帶私逃的香港女子「起底」,同樣與國家安全沾不上邊,明顯是堆砌案情。

兩人的「收數」行動鬧大成為國安案件,可能原因是,英警方和情報人員早就「監視」兩人一舉一動,到Mathew Trickett 想用詭計入屋,執法人員立即拉人,然後將他們做過的事也列入「罪狀」之中,以營造「間諜活動」的假象。

英國當局基於其 political agenda,背後顯然有一番鋪排,不過它硬把被告上門「追數」,也當成為威脅國家安全的罪行,就有胡亂堆砌「博大霧」之嫌。

該案今日(24日)當地時間下午在倫敦法院再提堂,將於今年10月25日再提訊,明年2月開審,兩被告續准保釋(另一被告Matthew Trickett日前暴斃)。從時間看,此案將有排審,不過控方如此堆砌案情,開審時將難以經受挑戰。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英國

往下看更多文章

保安局「追窮寇」一招狠斷逃犯財路 藉搞公司發「革命財」早有前科

2024年06月16日 20:40 最後更新:20:42

毛主席詩詞中有一句:「宜將剩勇追窮寇」,用來形容保安局出辣招追擊6名逃犯,實在貼切不過,用俗語說,就是「打到佢殘」。招數之中殺傷力最大的,是任何人如處理他們的資金、不動產、合夥等,都屬犯法,會受重罰;同時罷免其公司董事職位,以及專業執業資格,此舉不但斷絕其「財路」,也防止他們再利用專業資格招搖撞騙,可說擊中要害。政圈朋友翻看這類人往績,他們藉公司身份「發革命財」,其實早有前科。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出重招追擊6名逃犯,其中罷免他們的公司董事職位的一招甚辣,可斷其「財路」,殺傷力頗大。事實上,6人中部分早有「發革命財」前科。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出重招追擊6名逃犯,其中罷免他們的公司董事職位的一招甚辣,可斷其「財路」,殺傷力頗大。事實上,6人中部分早有「發革命財」前科。

不要以為這批逃犯過往搞「抗爭」都是單單純純,不求名利,一腔熱血,恰恰相反,他們當中不少人在台前幕後所做的事,與「錢銀」分不開,公私利益混淆不清,還有多少隱而未露,到今日尚未窺全豹。觀乎此,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次根據《維護國安條例》第95條,罷免他們任何公司董事職位,以防止其轉移財富,用於亂港活動。

6名逃犯中,蒙兆達和「升旗易得道」的蔡明達,都曾經擔任公司董事,日前保安局局長出招「暫時罷免董事職位」後,立即見到效果,公司註冊處隨即採取行動,罷免兩人的公司董事身份,並發出相關文件提醒公眾。

蔡明達(Tony)與拍檔霍嘉誌( Johnny)過往一直鑽營搵銀,2020年潛離香港後,曾一度在塞浦路斯向香港移民賣樓,後因當地移民政策改變,生意做不下去,遂轉到英國申請政治庇護。當時他們致力協助中槍黑暴分子曾志健外逃,大搞眾籌,一方面為申請庇護製造理由,另方面也有斂財之嫌。事後眾籌的捐款部分下落不明,有網民指他們吃了「人肉饅頭」,至今仍有待追查。

如今他們失去公司董事身份,亦沒有其他同夥敢幫他們轉移金錢和資產,等於斷絕了財路,以後要在海外搞風搞雨,籌集彈藥糧餉將艱難得多,連個人財政都可能陷困境。

像他們那樣的亂港搞手,許多時都會利用公司董事身份做嘢,例如早前黎智英案審訊中,黎的財務總監周達權披露,「重光團隊」的核心成員陳梓華曾出任黎名下離岸公司 Lacock的董事,既以這身份調動資金打「國際綫」,也因黎認為他做到嘢,而給予的酬勞。

此外,正被通緝而現居美國的袁弓夷,當年與前妻打贍養費官司時,法官曾指他擁有一些電子公司的股份,並擔任董事,以及持有其他資產,估計達億元。雖然經過若干年,相信爛船仍有三分釘,其資產可能用於推動違反國安法的「香港議會」 。看來保安局對逃犯採取的「斷絕財路」行動,勢將逐步擴大,而袁必然是目標之一。

被通緝的袁弓夷,也曾是多間公司的董事,將是下一階段追擊的目標。

被通緝的袁弓夷,也曾是多間公司的董事,將是下一階段追擊的目標。

另一名支持「黑暴」的商人周小龍,雖然遠走英國,仍蠢蠢欲動。他在港時任童裝公司 Chickeeduck的董事,公司現已結束,他最近在英國再起爐灶,創辦家居工程公司 Handeeduck。他表示有香港商人有意與他合夥,但勸他隱姓埋名,可見保安局的辣招已發揮了阻嚇力,令他難以「吸水」搞抗爭。

除了罷免董事職位,吊銷他們的專業執業資格,也有一定殺傷力,今後亦難以用專業身份作掩飾,持續搞風搞雨。保安局局長今次打擊的6名逃犯中,「升旗易得道」主持蔡明達和霍嘉誌都是大律師,他們將沒法以這專業身份在港活動,影響力勢將進一步削弱。

黑暴期間,這類掛着專業之名做違規之事的人不少,且舉一例,38名大律師曾在「612基金」直接收取款項,而非經律師行,涉嫌專業失當。此外大律師公會調查後,發現4名大律師違反《行為守則》。

今次保安局「宜將剩勇追窮寇」,只是第一步,針對其他潛逃者的追擊行動勢將繼續。香港要由亂及治,必須除惡務盡,故「追窮寇」不可軟,更不可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