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27日率領司法機構代表團前往上海和浙江訪問5日,將與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鄧修明會面。
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鄧修明。 新華社圖片
並出席座談會,以及與內地法官就法院運作及相關司法議題,如商業訴訟和法庭內使用科技等進行專業交流。
今次訪問是司法機構與內地法院持續交流的其中一項安排。代表團成員包括高等法院首席法官潘兆初、高等法院上訴法庭副庭長朱芬齡、高等法院上訴法庭法官林雲浩,以及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陳靜芬。
張舉能。 資料圖片
代表團將於星期五回港。在張舉能首席法官離港期間,由終審法院常任法官李義署理終審法院首席法官職務。
司法機構宣布,將於下月1日推行為期兩年的先導計劃,現場直播終審法院實質上訴案件的法庭程序。在維護司法公義的大前提下,在法院大樓外現場直播司法程序,可增加法庭程序的透明度及加強公眾對司法程序的信心。首兩宗作現場直播的終審法院案件將於下月1日和7日進行聆訊。
終審法院 (資料圖片)
公眾可透過終審法院網站觀看現場直播,網上直播結束後,相關視頻會上載至終審法院網站,並保存1個月。公眾人士包括傳媒,不得錄製或使用現場直播片段作任何用途。司法機構會實施數碼版權管理機制措施,以防止未經授權對直播內容進行錄製、截屏及非法發布。
終審法院網站截圖
另外,須保障兒童或精神不健全的成年人的權益、維護私隱、商業秘密或商業機密等的案件;及與國家安全有關的訴訟、備受矚目的公共秩序案件或受高度政治關注的案件,不會作直播。司法機構解釋,有關安排旨在維持在法庭內的應有行為舉止,避免對訴訟人和律師造成過大壓力,以及維護司法公正和公義。除非終審法院另有指示,這些案件的聆訊仍會向公眾開放,公眾人士仍可一如以往親身出席聆訊。
司法機構完成先導計劃後會進行檢討,並擬訂在法院大樓外現場直播法庭程序的長遠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