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賴清德、澤連斯基和香港泛民 有何共同之處?  

博客文章

賴清德、澤連斯基和香港泛民 有何共同之處?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賴清德、澤連斯基和香港泛民 有何共同之處?  

2024年05月27日 19:52 最後更新:20:33

看著台灣今天的局面,的確有點似曾相識之感。世界各地選舉上腦的政客,總有一種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本能,朝著懸崖直衝,最後直摔崖下,跌個粉身碎骨。細思台灣、烏克蘭和香港的政客,也委實有點相似。

1。  賴清德押注大陸不會真打。

賴清德5月20日的就職演說,被形容為「歷來最獨」,解放軍公佈8個演習區範圍,全都越過台海中線或進入台灣外島所謂台灣禁限水域,是一次「武力攻台全過程演練」,解放軍是動真格了。

但新加坡《聯合早報》的評論也觀察到, 結果軍演第一天,台股指數全日上漲,既然軍演是玩真的,股民和一般民眾卻沒害怕。文章引述已退出民進黨的台灣前立委郭正亮分析,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亮出台獨牌,是認定大陸現階段不會對台動武,賴清德會認為由此造成的緊張情勢,也對民進黨執政和民望有利。

但《聯合早報》文章認為,大陸對台軍演一次比一次真實,狼來了一次、兩次,被當成紙老虎,誰能保證第三次、第四次不會真打?台灣如今高舉事實台獨,押注大陸不會真打,會不會玩太大了?

2。  澤連斯基押注普京不會真打。

在以小挑大的牌局中,小的一方押注大的一方不會真打,也真不止賴清德一人,他們的理論是「真的打起來,要付很大代價,對方付不起這種代價」,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是這種人了。

2013年,在美國支持下,烏克蘭搞出一個廣場革命,在2014年推翻了親俄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维奇,親美的波羅申科上台。俄羅斯一怒之下派兵奪取克里米亞,俄烏爆發有限度衝突。

到2019年的烏克蘭再度舉行總統選舉,演員出身的澤連斯基參選,一跪封神。 在競選論壇上,澤連斯基連指責波羅申科無力解決和俄羅斯的衝突,波羅申科反駁稱,如果澤連斯基當上總統,恐怕會向普京下跪。然而沒有人預料到,澤連斯基聽完這番話後,居然真的當眾下跪來,向烏克蘭士兵的家屬表達歉意,並逼著波羅申科和他一起下跪。波羅申科很不情願地背向觀察下跪。這一幕令民眾對波羅申科十分不滿,一面倒支持澤連斯基,令他成功當選為總統。

憑演技上台的澤連斯基,繼續在國際舞台大晒演技,他不斷爭取加入北約,處處挑動普京,因為俄羅斯反應越大,他在國內的支持就越強,玩著玩著,就玩出一場戰爭來了。

即使是在2022年2月24日開戰那一天前,如果澤連斯基同意普京開出的條件,烏克蘭承諾不再申請加入北約,永久保持中立,這場仗就打不成了,說到底俄羅斯開戰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但澤連斯基押注普京不會真打,認為若真的打起來,烏克蘭在美國支持下,也一定會獲取勝利,信著信著,他就抱著烏克蘭跳下懸崖。如今烏克蘭丟失了20%國土,加上逃難人民損失了16%人口, 俄羅斯新近又攻入哈爾科夫州,戰情發展對烏克蘭十分不利。這場仗左看右看,對烏克蘭來說,都是一個死局。烏克蘭人真是死得寃枉,只因選錯一個領導人,就帶領國家走上不歸路。

3。  泛民押注阿爺不會出手。

香港的「35+顛覆案」將在5月30日宣判, 其實這個案件大局已定,因為有31個被告已經認罪,包括案中主腦戴耀廷。今次法庭是判決其餘16個不認罪的被告。

在2020年6月底《香港國安法》生效後,戴耀廷仍然夠膽公然搞所謂「攬炒十步曲」,逼令所有參加反對派所謂「初選」的候選人,事先簽紙承諾要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搞到特區政府倒台,香港出現血腥抗爭,攬炒中央政府。

戴耀廷當日夠膽這樣做,並非想做革命義士,只是押注阿爺不會出手。從戴耀廷如今要認罪,就知道他當日是錯判阿爺了。

其實早在2016年5月,我已深深感受到泛民正在玩火了。當時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他在出席歡迎晚宴前,先與10名議員見面,其中包括4名泛民議員。會面時間超時,我是其中一個晚宴席上賓客,等到8時許張德江見完議員才現身。聞說見面吵大架,雙方不歡而散。

我當時心想,中央要員低聲下氣來港,和泛民議員見面,就是想拉住他們,叫他們不要太激,以免香港出現亂事。泛民敬酒不飲罰酒,硬要和中央對抗,豈不是把香港綑綁在一起走上絕路?

結果不幸言中,3年後到2019年爆發暴亂,一切推倒重來。

泛民越走越激,除了受外地勢力擺弄之外,也是想靠激進爭取選票,奪取政權。如今看來,他們同樣賭輸了。

賴清德、澤連斯基和香港泛民有何共同之處?就是同樣以小挑大,自己選擇去送死。

他有同樣的天真想法,不相信對家會真的出手。

他們同樣愚蠢地蠻幹,也並不真是相信什麼崇高理念,只是為了搶奪選票繼續執政。在權力慾望高漲時,失去了理性分析能力。

而群眾在選舉時同樣缺乏理智,只被演技和激情牽引,做出一個又一個錯誤的選擇,選錯人來領導自己。這亦暴露了民主制的缺憾,選舉市場的自由之手, 不會作出理性的選擇。

歷史就這樣不斷重覆著,還會不斷重覆下去。

盧永雄

Tags:

國安法

往下看更多文章

資助罪犯的輻射效果

2024年06月17日 19:15 最後更新:19:26

政府宣佈對6名流亡通緝犯實施種種限制,最近和熟悉情況人士傾談後,發現相關措施其中一個關鍵,是要切斷這些流亡罪犯的資金來源,而措施的輻射力相當厲害,外界未必明白。

其中一個重點是向這些流亡人士提供資金等同違法,關鍵是這些人士是「指明潛逃者」,若你仍然向他們提供資金援助,就不能夠辯解稱自己並不知情,援助「指明潛逃者」,已經有清晰的犯罪意圖。只要你向他提供資金,就是提供援助的犯罪行為,會面臨刑事指控。

提供援助的其中一個最典型方法,就是訂閱這些流亡者的網上平台,例如羅冠聰在Patreon上的訂閱平台,月費分4級,由40元至795元不等。鄭文傑就成立英國港僑協會,建立一個聲清可以讓香港人交流的地方,發起眾籌10萬英鎊的計劃,其他人要麼是經營社媒頻道,要麼是搞眾籌。

很多人訂閱這些網上平台頻道,動機只是看看這些逃亡者的評論,但很容易就跌入法網,因為政府已經大張旗鼓通緝這6名在逃人士,並公開宣布不可以再資助他們,如果繼續訂閱他們的頻道或者透過眾籌平台捐錢給他們,很明顯就是明知故犯的行為,所以政府官員已經多次提醒,與他們有任何金錢瓜葛,無論是供應資金或協助處理,都可能是同流合污的行為。特別是根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幾種情況之下更是高風險。

第一,任何人直接將資金交給潛逃者,無論是透過現金或電子支付工具轉帳,例如是Payme或Alipay等。

第二,任何人透過第三方或其他渠道向潛逃者提供資金,例如購買他們的商品或服務,好像是社媒或眾籌平台的會員訂閱,或是購買他們的商品。

第三,銀行和金融機構要避免直接或間接處理潛逃者的任何資金或其他財務資產,亦不應該直接或間接處理有關潛逃者擁有或控制的任何財產或經濟來源,換言之金融機構如果明知是資金是轉入這些潛逃者的平台,亦應該要停止處理並作出舉報。

第四,任何投資經理或基金經理等,如果為潛逃者的基金更改投資組合都是違法,不應該改動、移動、轉移或動用潛逃者的資產,包括他們的強積金資產。

換另一個角度,如果一般市民觸犯這些法律,就會衍生很大的輻射效應,產生很大的負面效果。

第一,個人戶口或家人的資產有機會被凍結,無法使用,這樣會影響現金流,甚至可能無法償還債務或按揭供款。

第二,凍結資產可能會被視為潛在的風險因素,令相關人士的環聯紀錄信用評分亦因而受損,產生連串的負面影響。即使只是向潛逃者提供捐款,但亦可能會影響到將來申請樓宇按揭、信用卡或貸款等等。由於環聯紀錄信用評分數受到影響,申請貸款可能會面對困難,甚至是會被拒絕,或收取更高的利率。

第三,向潛逃者提供資金之後, 會令金融機構對他之後的金融交易進行更嚴格的監管,絕對會影響他本人或家人的金融狀況及未來投資計劃。

總體而言,向潛逃者提供資金是一個很高風險的行為,其幅射效應會相當廣泛,而且持續時期會很長。一被發現,不但可能會觸犯法例,被追究刑責,亦可能會影響自己的金融信用,一般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