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河套園區推動港創科走上新台階

博客文章

河套園區推動港創科走上新台階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河套園區推動港創科走上新台階

2024年11月23日 07:00

特區政府周三公布港深河套園區發展綱要,圍繞四大方向發展,目標是2030年協同深圳,2035年發展至國際領地位,我認為,園區是新思維、新科技試驗區,更有效補足了香港長期以來缺乏,「產學研」中「產」的部份。

厚達58頁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提出香港園區將分「生命健康科技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區」和「新科技與先進製造區」3區域,及4個發展方向,包括打造世界級產學研平台、建設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營造全球創科資源匯聚點,以及開闢制度與政策創新的試驗場。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右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常任秘書長麥德偉(左二)、工業專員(創新及科技)葛明博士(右一)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秘書長鄭嘉慧(左一)介紹《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右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常任秘書長麥德偉(左二)、工業專員(創新及科技)葛明博士(右一)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秘書長鄭嘉慧(左一)介紹《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

綱要也說明了大眾關心的人員過關問題,中港兩地人員預先登記模式,可以以科技輔助實現「無感通關」,內地人員過關後可到香港其他地方,「無感過關」只適用於園區有實際需要人員,而且逗留時間也要按照香港法例規定 ; 「數據過河」方面,若數據只能在園區流通,就通過點對點傳送,例如臨床試驗相關的內地醫療數據 ; 利用無人機促進物資跨境流動等。

上述措施對香港創科發展至為重要,科技方面香港長處是醫療和生命科技,深圳是互聯網應用產業,臨床試驗相關的內地醫療數據可傳輸到香港園區,將大大幫助了本港生命科技的發展。利用無人機作跨境物資流動,有助促進本港低空經濟發展。

一直以來,本港科技發展的缺失是科研成果落地,即「官產學研」中的「產」,工商界一直強調,中試轉化(科研成果後續試驗及商品化)是將科研轉化為實質經濟效益重要一環,河套香港園區背靠「珠三角」製造業基地的優勢,是建設中試轉化基地的理想地點,《發展綱要》提出探討建設製造業創新中心和支持建立共享的智能中試工廠,以及建設中試服務中心等,相信可提高本港科研成果轉化的成功率。

除了創新科技,河套園區也是新制度的試驗場所,《綱要》提出擴展「港資港法」、「港資港仲裁」的實施範圍,以掃清國際創科企業落戶河套區的法律障礙,「港資港法」、「港資港仲裁」是特區政與內地商討,努力推動的新措施,外資企業在香港註冊為公司,投資內地特別是大灣區,可選擇用香港的法律和香港仲裁,有關措施現時在前海推行 ; 內地企業走出海外,與外國的企業合作,也可選擇以香港作為仲裁地,落戶河套區的企業,也將有機會實施港資港法,對鼓勵國際創科企業落戶河套區有助。

河套園區與北部都會區大學城是整體的設計規劃,朝著結合產學研方向發展,首三座大樓將在今年底陸續落成,已有63家創科企業及業界訂備忘錄,香港創科發展相信踏上另一台階。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陳健平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防流感爆發 宜接種疫苗

2025年01月18日 07:00

踏入冬季,是流感季節的開始,今年天氣較往年寒冷,加劇了流感的傳播,衞生防護中心預告,一個月後踏入流感高峰期,雖或過了大年初一至初三,但仍在農曆年期間,為安全計,學童、長者和高風險人士,還是及早接種流感疫苗為妙。

長者及學童易受流感傳染,宜接種疫苗。(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長者及學童易受流感傳染,宜接種疫苗。(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這兩天看新聞,港人熱門旅遊點日本和韓國,都爆發嚴重流感,兩種不同的甲型流感同時襲擊韓國,就診率創8年高,肺炎相關死者激增,甚至殯葬設施都不應求,日本流感患者創1999年以來新高,外國遊客也受感染。慶幸香港此時此刻還未出現大規模爆發,但港人外遊頻繁,流感有機會因外地傳入而加劇。

事實上流感早已在本地出現,一名4歲小朋友因為流感加上肺炎鏈球菌感染,入醫院深切治療部,在潛伏期內他沒有外遊,截至1月4日,公立醫院住院病人被診斷為流感的入院率,為每萬人有0.36宗個案,高於基線水平值的每萬人0.27宗個案,說香港已進入流感季節,該不成疑問。

今年肆虐各地的甲型流感,引發的併發症包括腦炎、心肌炎、肺炎等,頗為兇猛,一般而言,甲型流感死亡率及病徵嚴重程度會比乙型流感高,併發症可導致病情惡化,甚至死亡。小朋友、長者及長期病患人士,更易受流感病毒侵襲,不可不防。

所以,小朋友接種流感疫苗,我認為有必要性,除非是醫生證明不適宜接種,衛生署推行「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計劃」,派醫護人員到校為學童打流感疫苗,其中有逾百家學校未參與,日前當局公開未參與的學校名單,引發一場茶杯風波,估計都是因溝通不足所至,學校未安排當局到校接種,或有許多因素,包括行政安排、照顧問題,以至家長的取態等,不過,接受當局到校打疫苗安排,相信利多於弊,首先避免學童間出現大規模傳染,也減省了家長自行安排孩子接種疫苗的麻煩,五、六十年代政府醫護人員到學校為學童打天花預防針、卡介苗,最終令天花和肺癆絕迹,到學校為學童打疫苗,是有效的預防方法。

事實上,是否接種疫苗,主導權還是在家長手裏,學校不過提供一個平台而已,不存在強迫接種問題,當然,總有部分家長不讓子女打針,家長的選擇權必須予以尊重,學校當局要避免出現歧視不接種學童的情況。

長者和長期病患者,建議盡快接種疫苗,我們剛從新冠肺炎疫情折騰中恢復過來,若再有大規模疫症爆發,且不要說經濟將承受重大打擊,醫療系統也要承受沉重負擔,最重要是危及小朋友和長者性命。

衞生防護中心預計一個月後是高峰期,但病毒不是人,不會如預期的時間準時到達,也有可能提前在農曆年期間爆發,為了開心過年,還是趕緊接種流感疫苗為上。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陳香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