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工黨政府上台後,意識到英國經濟太差難以為繼,就選擇和中國改善關係的道路,結果遭到四方八面的狙擊。
英國財政大臣李韻晴上周六(1月11日)抵達北京開啟訪華之旅。她行前在英國《泰晤士報》撰文為中國之行辯護,表示上一屆政府「未能認識到與中國打交道的價值,英國必須自信地與中國開展貿易往來。」
李韻晴寫道:「我們不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即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我們的第4大貿易夥伴,英國有近50萬個就業崗位依賴對中國的出口。因此,不與中國打交道根本就不是一種選擇。」
但在李韻晴訪華前夕,英鎊飽受狙擊。上周英鎊兌美元匯率大幅下跌,跌至13個月以來新低。李韻晴訪華期間,英鎊就如贈慶那樣繼續探底,本周一跌至1美元兌1.21英鎊的低位。
與此同時,英國國債價格也大跌,價跌息升,10年期英國國債收益率在當地時間9日觸及2008年以來的最高點,達到4.925厘,到本周一仍在高位徘徊,報4.887厘。
在正常情況下,債券收益率上升會提振本幣匯率,但最近一星期,英國長債收益率飆升加上英鎊暴跌,這種罕見的組合,表面上是投資者對英國政府控制國債和通貨膨脹的能力失去了信心。
市場因而把英國最近的金融動盪拿來與2022年的前首相卓慧詩上台時的的「小型預算案危機」比較,甚至將其與20世紀1976年的債務危機相提並論,那次危機逼使英國政府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尋求救助。
反對黨保守黨上周呼籲李韻晴取消此次訪華行程,但李韻晴頂住壓力堅持訪華。
李韻晴在英國企業高層和財政官員代表團的陪同下,和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和國家副主席韓正等中國領導人見面。李韻晴在會面後表示,中英雙方達成多項共識,集中於金融服務業貿易和英國農作物和食品的出口。李韻晴稱這些中英協議「未來5年將為英國經濟提供6億英鎊的資金」。
在美國拜登政府落任前夕,還要不斷推出抵制中國和俄羅斯的措施,為下任總統特朗普挖坑。但英國工黨政府就不和美國配合,急忙要改善對華關係,拜登政府自然就不高興了。
就在李韻晴訪華前夕,英鎊受到狙擊,保守黨亦配合叫李韻晴取消訪華行程,一切來得有點巧合。雖然李韻晴堅持訪華,但估計未來英國想改善和中國的關係,最大阻力不是來自國內,而是來自美國。
這令人聯想起香港在1997年回歸前還是好端端的,但回歸後亞洲金融風暴卻快速席捲香港。若不是特區政府最後果斷入市,後果不堪設想。
未來中美關係風高浪急,小心香港成為其中一個戰場。近日網上出現很多唱衰港元的評論,部份打扮成財經分析,叫港人將大量資產轉成美元,說得言之鑿鑿,頗收打擊信心之效。部份影片來路不明,用機械人配音,其動機有點可疑。慎防有人先動搖港人對港元匯價的信心,為製造金融危機舖路。
盧永雄
內地發展低空經濟走在世界前列,香港也在加快發展步伐,在這個全新產業裡尋找商機。
特首李家超本周四早上到科技大學出席低空經濟「監管沙盒」啟動禮,表示低空經濟潛力巨大,能夠提升城市管理和商業效率,亦能為市民帶來智慧生活新體驗,成為未來本地經濟的新增長引擎。
發展一些創新產業的時候,經常提到「監管沙盒」(Sand box),意思是指一個「安全空間」,在這個安全空間之內,政府和企業可以測試創新的產品和服務。各行各業都受不同法例規管,不過在低空經濟這種全新領域,連監管的法律都未有。如果等草擬好相關法律才可以進行試驗的話,相信都不知道要等到何時何日,產品才可以推出市場。所以監管沙盒就等於一個特許的受控試驗場景,可以在法律法規還未完善之前,先行進行試驗。正如特首所言,這是一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時代,大家要登高望遠,才會有看到天際的機遇。
由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領導的「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早前審議了72個想試驗低空經濟項目的申請者,政府周四公布審批結果,並在科大的低空經濟「監管沙盒」啟動禮上,安排了15個不同的展示區,展示不同的試點項目,包括無人機配送、建築保養、航拍、搜救等等,例如順豐速遞就介紹他們自行研發的無人機,可以用於城市間的貨物配送,也可以運送醫療用品到偏遠的離島,相比於傳統的貨車運輸效率更高。中電就介紹監察電纜狀況的超視距無人機,可以取代傳統的監察電纜健康狀況的方式,大大提升效率。
中國在多個新行業的發展極度超前,低空經濟就是其中一個領域。當外界以為低空經濟只是說無人飛天的士,其實相關產業有廣闊的空間,國家要全力進軍這個全新的領域。2021年2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首次將低空經濟寫入國家規劃,標誌著低空經濟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把低空經濟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以來,全國有30個省份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多個城市計劃在今年打造涵蓋低空飛行路線、低空應用示範區等多個領域上百個示範項目,一些地方政府還專門成立產業及發展基金,為低空經濟產業提供資金支持。
中國現在擁有超過440條無人機航線,通訊業的5G-A、衛星通訊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亦都應用到低空經濟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面。估計今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10年之後即是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這將是一個全新的龐大產業,各行各業都可以想象如何用好低空這個空間,去發展新的產業。大量的無人機配送,各行各業利用這個空間的賦能,應用場景將會是非常多樣化。
我在上海就參觀過美團一個示範點,就是一種半夜的送藥服務。美團在不同屋邨設置了美收發亭,即使到了半夜,藥房已經關門,也可以網上訂藥,然後由小型無人機送到你所住屋邨的收發亭,你就可以到那裡領取藥物。這是過去完全沒有想像到的一種新服務,亦是在低空經濟環境裡可以發展的新服務。
香港的法律法規比較嚴謹,好處是事事有法可依,壞處是速度很慢,特別在新行業發展上,更加被動。我們可以想像,未來國家即使是貼鄰的深圳,5年、10年後低空經濟已經非常蓬勃發展起來,香港如果不急起直追,對接內地的發展,就會錯失很多商機。目前特區政府開始全方位動起來,加快推動低空經濟。
香港的人可能不會留意,我們在創科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特別在研發方面。我們有5所大學是世界100強大學,很多外國的科研人員也喜歡到香港的大學做研究。我們不單可以發展低空經濟的各種類型產業,還可以吸納世界各地的人才,做這方面的研發。香港已經行出了第一步,未來要加快腳步,各個部門也應該要全力配合,打破思維框框,為發展這個新產業,營造有利的政策環境。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