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黎智英案第125天|黎聘用時任美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建美國會及白宮人脈 同意對方建議制裁中聯辦主任

黎智英案

黎智英案第125天|黎聘用時任美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建美國會及白宮人脈    同意對方建議制裁中聯辦主任
黎智英案

黎智英案

黎智英案第125天|黎聘用時任美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建美國會及白宮人脈 同意對方建議制裁中聯辦主任

2025年01月24日 14:50 最後更新:01月25日 10:48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黎智英續接受控方盤問。黎承認,他身處美國期間聘請時任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數月,介紹他認識美國參眾議員及白宮人士。法官質疑黎惠頓做說客,包括建議利用《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制裁時任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 黎指,惠頓沒提及《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但承認當時回覆惠頓指「Great idea」,是表達鼓勵和欣賞,認為是好主意。另黎在接受外媒訪問時,黎在談及《國安法》通過,要改變中共時,提及制裁,指可凍結中國在美國的貪污資金戶口,停止向中國輸送科技等。 

時任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

時任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

黎承認知道《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與制裁有關

控方展示2020年4月24日由美國前副國防部長Paul Wolfowitz 發給Mark Simon、時任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 及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的電郵、副本則給黎及前美國陸軍副參謀長基恩(Jack Keane) ,題為「Magnitsky Act」,當中提到「關於香港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有甚麼措施嗎?」,電郵附上Twitter 帖文截圖,提到「談話是廉價的,如果不採取行動,中國和香港政府根本不在乎這件事。制裁中共和香港官員,才能阻止他們鎮壓香港民主活動人士。

控方問黎是否甚麼是《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黎稱知道。控方指是一項針對侵犯人權的個人制裁?黎指,控方現在告訴他,他就知道。法官李運騰再問黎知悉《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黎同意,指大致了解與制裁有關,但不知針對誰,因他沒深究。法官杜麗冰問黎知道制裁哪一部分?黎指,大致知道。法官李素蘭追問,甚麼是制裁?黎指,制裁就是制裁。控方問制裁是否懲罰措施(punitive measure)?黎同意。控方問是懲罰一些人?黎指,也許懲罰一些群體、一個國家。控方問以甚麼方式制裁?黎指,沒想得太詳細。

控方再次質疑Mark Simon有內幕消息。

控方再次質疑Mark Simon有內幕消息。

控方及法官再質疑Mark Simon有內幕消息  黎指「是他自己的聯繫,不是我的聯繫」    

控方再展示Mark Simon回應Paul Wolfowitz的電郵,提到他曾與參議員的幕僚對話,對方認為除非實際看到一些定罪或變化,否則甚麼都不會發生;又指他知道國安委對於哪些人應被列入《馬格尼茨基法案》制裁名單,已有相當清晰的概念。

控方問甚麼是「一些定罪或變化」,法官李運騰問是否指法庭內的定罪?黎同意。李官另問Mark Simon 是黎的助理,他與國安委、參議員職員溝通,是否代表黎行事?黎稱,Mark Simon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單獨行事(he acting on his own, but for my benefit)。黎又補充,別人願意與他溝通,部分原因是知道Mark Simon是其助理。李官再問所以Mark Simon代表黎行事?黎同意,但強調「是他自己的聯繫,不是我的聯繫」。

控方提到Mark Simon指「國安委很清楚」,顯示他知道內幕消息,黎當時有否問Mark Simon所指的「國安委」是誰?黎稱沒有,因不感興趣。控方問為何Mark Simon 與國安委談及《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黎稱不知道,也沒過問。

控方指在該電郵後的4個月、即2020年8月7日,美國根據《香港自治法》制裁中港官員,可見Mark Simon與國安委有密切聯繫,並且獲得內幕資訊?黎指,Mark Simon取得內幕資訊,不等於他與國安委有密切聯繫。

黎形容美國是「唯一救世主」 承認希望美國幫忙

控方又展示黎回覆Paul Wolfowitz的電郵,提到「美國現在是我們唯一的救世主。如果美國不採取行動,我們很快就會玩完」。控方問黎所指的行動是否指《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黎稱,可能是一般的行動。控方指黎是回應《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的電郵?黎稱,他當時沒說《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控方指,黎形容美國是唯一救世主?黎稱,希望美國幫忙,因看不到有其他人關心香港,控方追問所以黎想實施《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黎指,他沒這樣說。

黎聘用惠頓聯繫美議員及白宮人士 同意對方建議制裁駱惠寧

控方再展示惠頓於2020年5月3日向 Mark Simon、Paul Wolfowitz 傳送名為「Re:Magnitsky Act」的電郵,提到「中聯辦新任老闆駱惠寧」。控方問惠頓是否建議制裁駱惠寧?黎稱,惠頓沒有提到《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控方指黎回覆惠頓「Great idea」,黎指他只是表達鼓勵和欣賞,同意是好主意。

法官李運騰問當時黎聘用惠頓?黎確認,當時自己身處美國時,曾聘用惠頓數個月,指惠頓協助介紹他認識美國參眾議員及白宮人士 。李官追問,惠頓似乎是做說客,給予建議?黎指,他是主動給予建議。 

左為前美國陸軍副參謀長基恩(Jack Keane)。

左為前美國陸軍副參謀長基恩(Jack Keane)。

黎承認Jack Keane電郵提及應制裁法官郭偉健

控方展示2020年5月3日由Paul Wolfowitz給予Mark Simon及惠頓的電郵,副本給黎及Jack Keane,最初提到《馬格尼茨基法案》,是受香港法官郭偉健(WK Kwok)明顯偏頗的行為所啟發,但認為針對那些執行命令的人更有效,或許更直接影響香港法院的行為;電郵有附件關於郭偉健在處理將軍澳連儂牆斬人案時,形容被告「情操高尚」等。

控方指Paul Wolfowitz 似乎指郭偉健應受制裁?黎確認。控方再問黎是否同意?黎指,他沒表達任何意見,因電郵收件人不是他。

黎接受霍士訪問提及制裁中共 

控方再展示Jack Keane於5月27日發電郵,收件人包括黎、Mark Simon等,提到黎於前一天接受《霍士財經網》訪問,黎在訪問中提到《國安法》如何削弱香港法治,又指特朗普表示如《國安法》通過會有嚴重後果,當被問及如何改變中共時,黎提及制裁,指可凍結中國在美國的貪污資金戶口,停止向中國輸送科技等。 

控方再引述黎受訪後翌日回覆Jack keane電郵,提到在這議題上,認為對方的幫助尤其重要,因隨著《國安法》的壓制,別無他路,只能得到美國,特別是特朗普總統的幫助。控方問黎提到「幫助」是指哪方面?黎指,是整體的幫助。控方再問黎為何指Jack keane的幫助「尤其重要」?黎指因為《國安法》。控方關注幫助是指《馬格尼茨基法案》嗎?黎指,他沒這樣說,重申是整體幫助,亦不知道特朗普可做甚麼。

法官杜麗冰追問,其中一件美方可做的事,是實施制裁?黎指,亦可做其他事情,他沒指明做甚麼,亦忘記當時的諗法。控方再問黎於撰電郵前一天做訪問,提到美國可制裁,翌日在電郵所提及的幫助明顯是指制裁?黎不同意。

被告黎智英。(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被告黎智英。(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2022年獲高院批准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來港,但人大釋法後指法院在國安案批准聘任海外律師前,應先取得特首發出的證明書,建議入境處拒Tim Owen工作簽證申請。黎就此申請司法覆核敗訴,上訴遭高院駁回後申終極上訴許可證明書又被拒。 黎向上訴庭申請上訴至終審法院被拒,再向終院直接申終極上訴許可,終院上訴委員會周一(3月17 日)駁回申請。

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資料圖片

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資料圖片

黎智英去年5月向高等法院上訴庭申請終極上訴許可證明書被拒,上訴庭副庭長關淑馨及朱芬齡、上訴庭法官區慶祥裁定黎一方提出的法律問題,均沒合理爭辯之處,國安委決定是否不受司法覆核的議題已在原訟庭及上訴庭完成討論,認為黎根本不應就本案提出終極上訴。

黎其後直接向終院申終極上訴許可,終院司法常務官早前向黎一方發傳票指,認為其沒合理原因申請上訴許可,要求進一步提交書面陳詞,在上訴委員會席前提出不應駁回其申請的理由。

終院上訴委員會的三名法官李義、霍兆剛及林文瀚17日頒布書面判詞指, 考慮黎一方理據及進一步書面陳詞後,認為其沒合理原因申請上訴許可,駁回申請,並下令黎一方毋須就此申請支付訟費。

黎智英。

黎智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