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晚臨近,海關特別拍攝一段「苦情戲」,以生動手法提醒市民旅客,切勿攜帶生肉及蘭花等違禁品入境香港。
海關FB影片截圖
海關在社交平台貼出一段影片,見到一名「癡情男」跪在地上,拉著一位女海關人員的手苦苦衷求,正當以為是什麼韓劇般情節時,原來該男子攜帶了生肉和蘭花入境,被海關人員截獲。
海關FB影片截圖
海關FB影片截圖
海關提醒市民,蘭花受香港法例第586章《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 管制,包括人工培植的品種,進出口均需申請許可證。任何人在未領有所需許可證下進出口瀕危物種,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一千萬元及監禁十年,有關物品亦會被充公。另外,生肉、野味和蛋類等亦受管制,未經許可亦不能攜帶入境。
海關FB影片截圖
海關近日亦聯同漁護署已加強在各陸路邊境口岸的宣傳,並向市民派發《旅客過關小錦囊》 和有關瀕危物種管制傳單,提醒市民各類物品的進出口管制。
海關FB影片截圖
海關偵破三宗由航空渠道入口的大型毒品案件,並搗破一個毒品儲存及分銷中心,檢獲760克海洛英、40公斤氯胺酮及152公斤大麻花,市值共5840萬元,拘捕2人。
海關FB截圖
機場科空運貨物組署理高級督察張銘輝表示,第一宗案件是3月18日,機場海關截查一名由荷蘭阿姆斯特丹經土耳其伊斯坦堡抵港的33歲本地女子,在其寄艙行李發現一大片可疑綠色影像,開箱後發現一大包並無任何掩飾的白色粉末,裏面有15公斤懷疑氯胺酮。被捕人已被控一項販運危險藥物罪名,3月20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海關FB截圖
海關FB截圖
而另外兩宗案件,都在機場空運貨站偵破,首先是3月17日海關在空運貨站查驗一票由荷蘭來港、報稱載有光譜測定儀的貨物時發現,涉及共重201公斤的兩個木箱。由於收貨地點並非科學儀器相關公司,海關覺得有可疑,以X光掃描兩個木箱,發現每個木箱裏除了有兩件類似機器的高密度物件外,還有形狀與報稱貨物不同的其他物品。關員開箱後,發現木箱除儀器及配件外,還有8個異常沉重的紙盒,盒內藏大量白色結晶物,檢驗後確認為共25公斤的氯胺酮,市值約1200萬。
海關FB截圖
另一案件發生於18日上午時分,海關分析情報,鎖定一票由48箱共重642公斤、由泰國空運抵港的貨物。由於該票貨物並無完整申報內容,經X光掃描後,見到縱向角度的影像顯示為平均的綠色,但橫向的影像見到貨物夾雜不同的低密度物品,於是作出詳細檢查,最後在該票貨物內,一共檢獲152公斤懷疑大麻花,市值高達3900萬港元。
海關FB截圖
至3月18日海關透過監控遞送,在尖沙咀拘捕一名20歲、報稱廚師的本地收貨男子,並將他押解到葵涌一工廈單位搜查,再檢獲約760克海洛英及一批包裝工具,相信販毒集團利用工廈單位儲存、包裝及分銷毒品 。被捕人已被控兩項販運危險藥物罪名,3月20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海關毒品調查科機場調查組調查主任卓主烽強調,海關會繼續根據風險評估和情報分析,加強打擊販毒;同時呼籲市民提高警覺,不要貪圖金錢利誘而貿然協助他人運送可疑物品;此外,市民亦要避免將個人資料及地址,給予他人收取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