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來中國過大年!春節文化「圈粉」老外

博客文章

來中國過大年!春節文化「圈粉」老外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來中國過大年!春節文化「圈粉」老外

2025年01月31日 10:41 最後更新:10:55

現在「過大年」已經不只是中國人的事,不僅海外興起「春節熱」,還有越來越多外國友人來到中國過春節。

《新華每日電訊》報道,不少人到上海的「打卡」首選是外灘。最近,來自南韓、日本、巴西、意大利等許多國家的遊客到外灘遊覽,還在網絡上分享他們的旅遊心得。年初一,法國遊客琳達特地到外灘「打卡」,她說:「選擇春節來這裡看看,是因為許多朋友說這裡最有節日氣氛。果然,看到很多人都穿著紅色的衣服,還有人佩戴傳統飾品,非常喜慶!」

春節申遺成功,大家更加願意了解和參與這個盛大的節日。贊比亞小伙傑夫說:「我很喜歡過中國春節,在我的老家很多人也會穿中國新年的衣服,代表著辭舊迎新,是一件非常積極向上的事情。」

從144小時到240小時,中國不斷優化免簽政策、提高入境效率,並完善移動支付等服務舉措,不僅絕大多數景點免預約,出行、購物也讓人感到賓至如歸。

在充滿江南韻味的豫園商城地區,漫步在回廊與亭台之間,可品味江南文化的靈秀與雅致,難怪令外國友人流連忘返。春節申遺成功後,外國遊客對春節民俗更感興趣了,春節納福、張燈結彩、紅紅火火,有的遊客還學會了幾句吉祥話。

來自德國的卡拉說:「在豫園買了很多年俗創意產品,可以給朋友帶去中國春節的祝福。」談到免簽政策,她表示這對外國遊客了解中國是件好事,可能不少遊客是因為便利而來,但來了之後就越發喜愛這裡了。

豫園股份副總裁胡俊傑介紹,豫園商城地區年客流量一般是4000萬到4500萬人次,初步估算今年春節期間,外國遊客的比例將增長近20%。一個突出的變化是,過去外國遊客多是走馬觀花,現在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消費力。他們對豫園燈會、漢服妝造、特色餐飲、文創產品非常感興趣,背後是對中國文化的喜愛。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結合,讓外國友人感歎「時空穿越」「不可思議」,「魔都」的魅力引人入勝,也讓更多外國遊客從上海出發開啟中國深度遊。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樓嘉軍說,這一波入境遊的突出特徵是年輕化,他們觀察中國的視角更加多元化,傳播渠道則呈現國際化,我們的城市風貌、街區風情、居民生活方式以及國家的建設成就等都是最直接、最生動的展示,吸引外國遊客去發現中國美。

在上海虹橋火車站,來自意大利威尼斯的亞歷山德羅正準備乘坐高鐵前往濟南過年。今年春節,他想到外母家學會包餃子。

阿根廷遊客瑪麗亞表示,中國高鐵實在太方便了,她已經坐了一百多次,這裡的服務和組織都很完善,去哪裡都很快捷。

一些外國遊客對中國風景名勝、地域風情的了解令人驚歎。去蘇州看園林、到重慶吃火鍋、去普洱採茶……這些遊覽線路已經列入暢遊中國的攻略裡。

春秋旅遊副總經理周衛紅說,現在入境旅遊團來中國的時間在拉長,以前10天左右,現在大都在12天至15天。一方面中國可看的地方太多,另一方面他們也願意沉下心來,對中國的文化、風光進行深度了解。

細細品味外國人的「文化中國行」,有中國獨特的歷史人文,更有國際相通的共同價值。來自俄羅斯的颯紗了解春節申遺成功後,十分興奮,她說喜歡「中國年」中的「美好寓意」,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吉祥如意的祝福與自己的家鄉是一樣的,這種美好應該傳遞給世界。

在中國過大年,這些外國友人愛上了中國傳統文化,愛上了中國的現代化城市,亦喜愛熱情真誠的中國人。通過春節這個窗口,傳統文化與開放包容相融合,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的精彩。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原本計劃8天的太空之旅,卻變成9個月的意外旅程。在海豚圍觀、全球關注下,兩位美國太空人終於結束了漫長的太空「加班」。

SpaceX太空船濺落。AP圖片

SpaceX太空船濺落。AP圖片

北京時間3月19日清晨5點57分,由SpaceX「龍」飛船負責運送的返回艙準時降落在佛羅里達州塔拉哈西附近海域,兩名滯留太空超過9個月的美國太空人——59歲的威廉姆斯和62歲的威爾莫爾,終於安全回到地球。

威廉姆斯在執行太空任務前。AP資料圖片

威廉姆斯在執行太空任務前。AP資料圖片

威爾莫爾出發太空前。AP圖片

威爾莫爾出發太空前。AP圖片

等候多時的載回船和直升機迅速抵達濺落位置,協助太空人出艙並進行初步的身體檢查。‌同時,這一行動也吸引到一群好奇的海豚在周圍繞圈圍觀。两名宇航员接下來將由直升機運送前往NASA位於休斯頓的約翰遜航太中心進行更詳細的體檢,家人已經在那裡等待迎接他們。在得到醫生批准後,兩人才能回家。

四名太空人一齊返回地球。AP圖片

四名太空人一齊返回地球。AP圖片

這次代號「Crew-10」的航太任務是「龍」飛船第10次為國際空間站運送輪換太空人。與他們一同返回地球的還有美俄的另外兩位太空人。從離開國際空間站到濺落到海洋,整個過程持續了17個小時。

AP圖片

AP圖片

「星際客機」問題頻發,滯留事件暴露多重問題

有美國媒體直言,去年6月搭載這兩名太空人升空的波音公司「星際客機」飛船問題重重、最後不載人返回地面,反映出波音公司存在「系統性質量控制問題」。

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梳理的時間線表明,早在2014年,波音公司就從美國航空航天局獲得了一份價值42億美元的合同,用於建造「星際客機」,不過2019年才進行首次試飛。

試飛工作也是一波三折。在2019年的首次試飛中,由於機載時鐘設置錯誤,導致「星際客機」的推進器在錯誤的時間啓動,最終未能到達預定軌道。2022年再次發射時,「星際客機」上的兩個推進器未能按預期點火,最終通過備用推進器停靠在空間站。

首次載人發射任務原計劃於2023年發射升空,但因飛船降落傘等存在問題,推遲到2024年春。2024年5月6日,任務工程師發現星際客機正在洩漏用於給推進系統加壓的氦氣,發射再次推遲。經過美國航空航天局數周的檢測後,最終於6月5日發射。而推進器故障和氦氣洩漏等問題,直接把兩名美國太空人困在國際空間站,無法按時返航。

美國媒體稱,「星際客機」和近年來多次的民用飛機事故表明,波音公司存在系統性的質量控制問題未得到解決;公司管理層更注重的是股東回報,而不是公司的核心工程業務。

太空人返回地球的過程包括脫離空間站、制動減速、姿態調整、再入大氣層和著陸回收等,每一步都需要精確控制。今年3月16日凌晨12點04分,此前被反復推遲發射的「龍」飛船,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美國的政治亂象也嚴重干擾了航天活動的正常進行。在第二任期開始一周後,特朗普公開要求Spacex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迅速接回威爾莫爾和威廉姆斯,同時指責前總統拜登「拋棄了」他們。

滯留女太空人承認健康出問題,太空行走時間創紀錄

在太空中生活數月會對人體產生多方面影響,包括肌肉萎縮、視力損害。經過9個多月的太空生活,女性太空人威廉姆斯在國際空間站的照片出黑眼圈明顯,讓各方對她的身現了明顯的消瘦,體健康狀態產生擔憂。但她表示自己在太空中規律「做gym」,以最大程度防止肌肉流失。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都曾在海軍服過役,愛好橄欖球、長跑和游泳等高強度運動。

AP圖片

AP圖片

此前,威廉姆斯瘦成「錐子臉」的照片在網絡流傳,照片中的她瘦骨嶙峋,面容憔悴,引發不少人對她健康狀況的擔憂。不過當時,威廉姆斯堅稱,自己的狀況良好,她和威爾莫爾也並沒有感覺被遺棄。

媒體報道威廉姆斯瘦成「皮包骨」。

媒體報道威廉姆斯瘦成「皮包骨」。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今年1月底報道,威廉姆斯在滯留太空大約7個月後,承認自己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受到一定影響。威廉姆斯在受訪時說:「我現在一直在努力找回走路的感覺,在太空我沒走路,沒坐下,也沒有躺下。」

央視新聞截圖

央視新聞截圖

1995年3月22日,俄羅斯太空人波利亞科夫在「和平」號空間站上待了近438天,創下在太空連續工作時間最長的紀錄。而威廉姆斯在這9個多月里累計進行了62個小時的太空行走,創下「女性太空人太空行走時間最長」紀錄。

威廉姆斯。AP圖片

威廉姆斯。AP圖片

滯留太空超9個月,「加班費」總共1148美元

威爾莫爾和威廉姆斯兩人此次在太空中總共度過了286天。據悉作為GS-15級聯邦僱員,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每年工資在125133美元(約合97萬港元)-162672美元(約合126萬港元)之間,但286天的「加班費」總共只有1148美元(約合8920港元)。

但是,兩名太空人曾在與地面對話時表示,自己被迫「加班」不是政治原因所致,也並非像外界所聲稱的那樣「被困」在太空中,或是被「遺棄」,因為載人航天任務總是充滿意想不到的挑戰,同行們早已做好了準備,並始終保持著樂觀積極的心態。

為什麼中國太空人能按時回地球?

有網友好奇,中國空間站會不會發生類似的太空人「滯留」情況?

航太專家介紹,我國任何一個太空人乘組在軌期間,地面都有一枚運載火箭和一艘飛船處於待命狀態。如果遇險,可在極短時間內接回太空人。同時,神舟飛船具有自主應急返回能力。一旦發生嚴重威脅太空人生命的故障時,神舟飛船具備隨時緊急撤離空間站返回地球的能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