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因應美國加徵關稅 貿發局下調25年出口增長預測至3.5%

社會事

因應美國加徵關稅 貿發局下調25年出口增長預測至3.5%
社會事

社會事

因應美國加徵關稅 貿發局下調25年出口增長預測至3.5%

2025年02月05日 18:43 最後更新:22:09

香港貿易發展局表示,因應美國加徵關稅,局方將本港25年出口增長預測由4%,下調至3.5%。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接受媒體訪問,稱香港出口至美國,而又以中國內地為來源地的產品,佔本港整體出口約3%,預計美國加徵10%關稅涉及約150億港元。

她強調,本港對美國市場依賴度低,對美國出口佔比不似加拿大及墨西哥高達70%至80%,相信限制性貿易措施對香港帶來的影響輕微。但因應新措施,貿發局將本港今年出口增長預測由4%,下調至3.5%。她說,整體出口展望仍然樂觀,出口對經濟仍有正面貢獻。

葵涌貨櫃碼頭。運輸及物流局FB

葵涌貨櫃碼頭。運輸及物流局FB

她引用歷史數據指,2017年至2023年期間,香港對美國出口跌10%,對歐盟出口亦跌8%,但期間香港整體出口增加17%,主要是對東盟及中東出口大幅增加,完全抵銷對美國出口下跌的影響。她指,關注美國其他主要貿易夥伴會否受到更嚴重的措施影響,從而影響環球貿易表現。

范婉兒又說,即使關稅導致中國商品價格上升,但考慮到品質及價格競爭力仍強勁,未必容易找到其他替代品,因此不太擔心美國消費者的所有需求會消失,反而他們可能要承受部分關稅帶來的高價格影響。但她指,關稅實際上由出口商、進口商抑或消費者哪一方承擔,要取決於需求及產品競爭力。

貿發局下調25年本港出口增長預測至3.5%。 資料圖片

貿發局下調25年本港出口增長預測至3.5%。 資料圖片

另外,美國郵政自當地時間本周二起,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入境國際包裹,信件則不受影響。范婉兒表示,美國進口跨境電商產品主要透過國際大型快遞公司處理,而非美國郵政,相信新措施可能令小部分跨境電商產品受影響。她又認為,港商可靈活應對,有關包裹透過其他途徑進入美國市場。

Tags:

美國

貿易發展局發布有關「東盟電商機遇:消費行為與香港產品定位」的研究,顯示香港企業在東盟市場具有優勢,認為可借助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關推動電子商貿發展的政策,在東盟開拓商機。

香港貿易發展局

香港貿易發展局

當局早前宣布將擴大「電商易」資助地域範圍,涵蓋東盟10個國家,可望協助本港中小企開拓東盟市場。

研究發現,在納入今次訪問的東盟6國,約70%受訪者表示,過去12個月至少網購過一件來自香港的產品,年輕消費者尤其喜愛香港產品。東盟消費者普遍認為,本港產品售價較其他市場更相宜,性價比更高;欣賞本港產品糅合亞洲及西方元素;網上售賣的香港產品設計時尚。

香港。資料圖片

香港。資料圖片

在香港各類電商產品中,70%受訪者認為電子消費品最吸引,其次是時尚產品,以及化妝品/個人護理產品。

研究指出,新加坡,泰國及馬來西亞網購人士在香港產品的平均消費額最高,以電子產品為例,新加坡消費者每次平均支出371美元,泰國為276美元。

今次研究在去年6月至7月間以網上調查形式進行,面向東盟6個主要市場,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共有逾1800人受訪,各國受訪者約300人。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