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強烈不滿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和國土安全部宣布對香港產品加徵一成關稅,以及美國郵政暫停香港郵政向美國付運內載貨品的郵件。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美國對香港產品加徵額外關稅是無視香港根據《基本法》第116條及獲世貿組織肯定作為單獨關稅地區的地位。香港是以規則為本的多邊貿易制度的堅定支持者,一直與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貿易夥伴保持建設性及互惠互利的貿易關係。在2023年,美國是香港第三大貿易夥伴,雙邊商品貿易總額為603億美元。香港亦是美國第27大貿易夥伴,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過去10年達2715億美元,是其全球貿易夥伴中最高。清楚說明香港和美國之間有緊密經濟互動,美國企業在香港有龐大商業利益。
發言人表示,作為世貿組織的創始成員,特區一直秉持自由、暢通的貿易原則,強烈反對任何企圖損害香港聲譽和單獨關稅地區地位的行動。特區政府敦促美方採取即時行動,糾正聯邦登記冊公告並盡快恢復內載貨品的郵件的郵政服務。假如美方不糾正其錯誤行為,將採取一切可能的行動,包括循世貿組織途徑,以捍衛合法權益。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通過修訂公屋「富戶」政策,除了提高「富戶」需要繳交的額外租金,亦調整須遷出單位的入息限額水平。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在一個電台節目形容新政策是「組合拳」,既提高額外租金,亦提供措施鼓勵「富戶」向上流。被問到有無預計新措施釋放到多少公屋單位,黃碧如說未有目標數字,但相信最起碼會有數百間。
黃碧如表示,由於「富戶」是公屋租戶中較有能力的一批,收入已較為穩定,新政策鼓勵他們向上流,同時理順一些執行規則,例如租戶以「白表」買一手居屋或私樓,他們可以在簽好轉讓契約,在正式收樓後,才需要遷出,不用擔心買樓後,期間需要另外找地方租住,以等候收樓。
另一名小組委員會委員兼立法會議員盧偉國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說,新政策是「有加辣亦有加甜」,因為額外租金水平調高為2.5至4.5倍租,但相信公屋「富戶」仍然承擔得起。至於「富戶」自願遷出單位可保留綠表資格4年,盧偉國表示,即使相關租戶願意遷出,但置業可能需要時間考慮,認為是較人性化的措施。
被問到有報道指有租戶為了不想被收取4.5倍租金,向僱主提出要求減薪,盧偉國認為這是不應該的做法,隨著私樓供應較為穩定,亦有較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