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普通打工仔變「軍方間諜」? 菲律賓所謂「證據」謬誤百出 中國使館:指控純屬抹黑

博客文章

普通打工仔變「軍方間諜」? 菲律賓所謂「證據」謬誤百出  中國使館:指控純屬抹黑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普通打工仔變「軍方間諜」? 菲律賓所謂「證據」謬誤百出 中國使館:指控純屬抹黑

2025年02月06日 11:40 最後更新:11:50

一個普通打工仔,一夜之間成了「中國軍校畢業的間諜」遭拘捕。菲律賓連續炮製間諜案,究竟是在演給誰看?

一個煉油專家,一夜之間成了「中國軍校畢業的間諜」。菲律賓連續炮製間諜案,究竟是在演給誰看?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2月3日報道稱,繼一名被菲政府指控有中國軍方院校背景的中國公民被發現「持有菲政府設施和軍事基地的詳細地圖」,而以「間諜罪」為由在馬尼拉被捕後,上個月末,菲律賓當局又以相同罪名逮捕了五名中國公民,菲方指控這五名中國公民在菲律賓巴拉望島「涉嫌對駐紮在南海附近的菲律賓海軍和海岸警衛隊的設施、港口和船隻進行非法情報收集」。

對於菲方這一系列惡意指控,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表示,菲方所謂中國公民在菲從事「間諜」活動純屬誣蔑抹黑。菲方惡意指控的所謂「鄧元清案」,經證實,鄧元清絕非菲方所謂的「畢業於中國軍事院校的技術專家」,而是一名煉油專業的畢業生。

近期,菲方密集炒作所謂的「中國間諜」問題。

菲律賓海軍發言人特立尼達當地時間2月3日在接受菲律賓ANC電視台採訪時妄稱,一些在菲定居10多年的中國籍人士被發現疑似「從事間諜活動」。

而在今年的1月17日,菲律賓執法人員以涉嫌間諜罪為由逮捕了一位名叫「Yuanqing Deng」的中國籍男子和另外兩名菲律賓人,路透社報道稱,「菲方繳獲了他們裝有探測儀器的車輛,指控他們涉嫌勘察菲軍事基地和關鍵基礎設施」。隨後,國家調查局局長海梅·聖地亞哥宣稱被捕的中國公民「是一名與中國軍方院校有關的技術軟件工程師。」

在1月20舉行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海梅·聖地亞哥公開表示,經菲有關部門查證,「Yuanqing Deng」來自於一所中國軍方院校,是被派往「菲律賓進行間諜活動」的團隊的一員。其提供的「證據」是,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網站上,查詢到的多篇作者為「Yuanqing Deng」的學術論文。論文相關信息顯示,「Yuanqing Deng」來自一所中國的軍方院校,主要從事電子工程領域的研究。

然而,菲方提供的所謂「證據」謬誤百出。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2月5日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菲方所指控的所謂「中國間諜」鄧元清絕非IEEE網站上刊發論文的中國電子工程領域的鄧姓專家,儘管兩人的漢語拼音都是「Yuanqing Deng」。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提供的鄧元清曾經的相關證件照片顯示,鄧元清畢業於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其主修專業是煉油,這與菲方宣稱的「中國軍方院校的電子技術專家」相去甚遠。

相關證件照片顯示,鄧元清畢業於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其主修專業是煉油。

相關證件照片顯示,鄧元清畢業於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其主修專業是煉油。

鄧元清的妻子在1月27日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曾表示,其丈夫絕非間諜,而是一家專門從事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研發的公司的僱員。

菲律賓「亞洲世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安娜·馬林多格-烏伊2月2日刊文表示,經調查,鄧元清去年12月才被中國浙江的一所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臨時聘用,這家公司主要提供汽車產品的國際認證服務,確保汽車產品符合每個目標市場的特定監管要求。

在文章中,安娜·馬林多格-烏伊表示,以聖地亞哥為代表的菲方安全官員在對中國公民進行調查的過程中,顯然是「像一些業餘愛好者那樣在搜索引擎中使用拼音」,這種方式完全無用。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此前也曾回應稱,所謂中國公民在菲從事「間諜」活動純屬誣蔑抹黑。中國駐菲使館高度關注此案,第一時間向菲方提出嚴正交涉,敦促菲方以事實為依據,不要搞有罪推定,停止捕風捉影的政治炒作,依法公正處理有關案件。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美國

新加坡知名學者、前聯合國大使馬凱碩近日在社群媒體分享了他去年在台北的一場演講內容,就台海局勢提出善意「警示」。

馬凱碩發文

馬凱碩發文

馬凱碩以其豐富的外交經驗,闡述了當前的地緣政治形勢。他指出,某些台灣民眾對「獨立」後的願景過於樂觀,但現實情況可能截然不同。他特別強調,在當前全球政治格局下推動獨立,反而可能導致台灣陷入更加被動的處境,並且可能淪為「監獄」,屆時將無人能救。如今,台灣正逐漸逼近這個危險的時刻。

馬凱碩講話影片截圖

馬凱碩講話影片截圖

他以護照通行權為例解釋:目前台灣人可以前往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若貿然推動獨立,恐將失去這項優勢。「這不僅無法擴大自由度,反而會把自己關進一個更小的空間。」

馬凱碩特別提到中國大陸在國際經貿上的影響力。他指出,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從2000年的400億美元激增至2022年的近萬億美元。即使是地理位置遙遠的巴西,現在僅需60小時就能完成對中國10億美元的出口額,這個數字在20年前需要整整一年才能達成。

「在這樣的經濟實力對比下,要求其他國家在兩岸之間『選邊站』是不切實際的。」馬凱碩說。他呼籲台灣民眾需要清醒認識當前的國際形勢,並謹慎行事,「否則可能面臨嚴重後果。」

馬凱碩講話影片截圖

馬凱碩講話影片截圖

他以「瓦斯屋點火」的比喻強調,在當前敏感時期,任何輕率的舉動都可能引發嚴重後果。作為曾在聯合國服務超過十年的資深外交官,他特別指出,國際外交圈對地緣政治現實有清晰的認知,在重大議題上的立場選擇往往受制於實際利益考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