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黎智英案第129天| 劉祖廸領導「攬炒團隊」加入國際組織 黎Twitter致敬 控方質疑黎冀劉參與國際游說

黎智英案

黎智英案第129天| 劉祖廸領導「攬炒團隊」加入國際組織 黎Twitter致敬  控方質疑黎冀劉參與國際游說
黎智英案

黎智英案

黎智英案第129天| 劉祖廸領導「攬炒團隊」加入國際組織 黎Twitter致敬 控方質疑黎冀劉參與國際游說

2025年02月06日 14:31 最後更新:02月07日 07:59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黎智英續作供。控方引述《蘋果》「李八方」欄目提到「攬炒巴」劉祖廸加入「國際聯軍反抗」,黎於Twitter帖文向劉祖廸致敬,指他年僅26歲,有智慧準確知道何時扮演甚麼角色,指國際支持非常重要,而《蘋果》報道亦指劉主力「國際戰線」,控方質疑黎其實想劉參與國際游說工作,惟黎不同意。另反華組織(IPAC)創辦人裴倫德與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來港觀察區選,黎承認相約他們晚膳。

「攬炒巴」劉祖廸。

「攬炒巴」劉祖廸。

控方展示2019年8月19日《蘋果》「李八方 隔牆有耳」報道,題為「攬炒巴xG20 團隊眾籌1,400 萬連登13 國賣廣告推爆警暴」 ;另一篇為題為「攬炒巴加入國際聯軍反抗」,提到「攬炒巴發動一波又一波行動,例如眾籌全球登報,成功將黑警濫暴、北京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等問題,提升到國際層次。最近攬炒巴又有好消息,就係攬炒團隊正式加入由多國議員」,黎指當時不知道此部分。

控方再展示2020年10月24日黎Twitter帖文,黎向劉祖廸致敬,指他年僅26歲,有智慧,能準確知道何時以及該扮演甚麼角色,指他以前的角色激勵了同伴,這次他也會這麼做,指國際支持非常重要。黎稱,世界支持很重要,認為劉有智慧、加入了國際聯盟,知道甚麼時候扮演正確角色。

控方展示同日《蘋果》報道「遊行被圍捕險洩身份 攬炒巴死裏逃生」,當中提到「『我要攬炒』,一個自連登討論區冒起、間接影響反送中運動走勢的名字,真實身份終於在月初揭曉,原來是今年26歲、香港土生土長的測量師劉祖廸(Finn)。網民暱稱為「攬炒巴」的他接受本報視像專訪,講述攬炒源起與過去年多以來死裏逃生的經歷」。黎確認,他有看此報道,知道劉祖廸背景。控方指當中稱「攬炒團隊與 Freedom Hong Kong 合作的日本文宣,被推薦參加廣告大賞」,黎稱,當時沒閱讀詳情。

黎的長子黎見恩續到庭旁聽。(巴士的報記者攝)

黎的長子黎見恩續到庭旁聽。(巴士的報記者攝)

黎承認《蘋果》報道「攬炒巴」主力國際戰線  沒提及與勇武派關聯

報道中有一張相片,題為「攬炒巴主力國際戰線,低調進行游說,早前更與歐洲議會議員進行溝通及閉門會議」,控方指劉穿著T 恤與黎於2019年赴美與時任美國參議員Rick Scott見面時、兩人手持的上衣相似?黎稱相似,但不相同。法官杜麗冰問黎同意報道沒提及劉與勇武派有關聯?黎同意,報道主要提到劉在國際層面的工作。

法官李運騰關注,當黎撰寫Twitter帖文時,是否已注意到劉涉及國際文宣行動?黎稱,看完報道才知;李官再問黎於2020年1月與劉見面時,知否他涉及國際文宣?黎稱不記得,可能有提過。杜官問黎在帖文提到劉之前和未來的角色,問黎所指「之前的角色」,是否指他在「國際戰線」角色?黎稱不是,是指劉作為勇武派的精神領袖。

控方質疑黎其實是想劉祖廸參與國際游說  黎不同意 

黎於2020年10月24日向劉祖廸致敬的Twitter 帖文,附上《蘋果》報道提到「26 歲專業的劉祖廸,帶領游說組織「SWHK」⋯」,控方問《蘋果》報道所指的「游說組織」是指游說取得國際支持?黎同意。控方問國際支持包括請求對香港、中國官員採取制裁和敵對行動?黎稱,不知道。控方指《蘋果》於2019年至2020年的報道,均沒提到劉與勇武派有關?黎同意。控方續問報道提到劉的工作包括請求國際支持?黎指,當時劉剛加入國際組織﹐不需要提到劉過往的角色。

控方指《蘋果》報道「遊行被圍捕險洩身份 攬炒巴死裏逃生」文中沒提到劉與勇武派有關?黎指,他認為勇武派使用「連登」溝通,劉在「連登」冒起成為精神領袖。法官李素蘭問報道沒提到「精神領袖」?黎同意沒有,但指劉間接影響反修例運動的士氣,重申他在不同傳媒知悉此事。控方指黎在台北與劉見面,當時已知他與勇武派沒有任何關係?黎不同意。控方指黎其實是想劉參與國際游說?黎稱不同意。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創辦人裴倫德。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創辦人裴倫德。

裴倫德與奧爾頓來港觀察區選 相約黎晚膳

控方展示2020年1月7日Mark Simon向黎轉發他傳給「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創辦人裴倫德(Luke de Pulford)的訊息,指「裴倫德,與奧爾頓勳爵一起來的男子,向《蘋果》投稿,而他們發布了」。黎庭上稱,他只見過裴倫德一次,就是對方與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來港時,在酒店一起用膳,但忘記日期。控方問是否兩人於 2019 年 11 月來港參與監選團觀察區選的時候?黎稱,很可能是。控方問裴倫德是奧爾頓勳爵助理?黎指他猜測是,但兩人沒正式介紹。

控方展示2019年11月14日黎與「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的對話,羅傑斯稱「非常保密」,指奧爾頓勳爵將於 11 月 23日至26日來港,作為監察區議會選舉小組的一員,他到港時想見黎和陳日君、李柱銘等人,黎當時回覆「OK」,指會安排與他們晚餐。 

控方再展示同月16日羅傑斯向黎發訊指,包括奧爾頓勳爵在內的一群國際議員將來港觀察選舉,但其中一位詢問有關安全問題,問黎有何看法;當時黎回覆指「這裡沒安全問題,情況並沒有那麼糟糕,不用擔心。」翌日,羅傑斯向黎傳送一份題為「監察2019 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之獨立選舉觀察小組」的文件。黎稱,自己沒閱讀羅傑斯發送的文件。控方質疑與奧爾頓勳爵、裴倫德來港參加監選團有關,他不感興趣?黎稱不感興趣。控方問黎是否想知道更多有關兩人來港的資訊?黎稱,羅傑斯的WhatsApp 訊息已提到,已經足夠。

被告黎智英。

被告黎智英。

Tags:

美國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致函英國《衞報》,反對該報3月22日刊登的一篇評論文章對香港法院處理國安案件進行抹黑,強調特區政府將繼續依法堅定維護國家安全。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資料圖片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資料圖片

《衛報》的評論文章指,黎智英早前就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簽證被拒批而提出的上訴許可被駁回,顯示香港法治正受到侵蝕。鄧炳強反駁指,特區政府堅定不移地維護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權利和自由,指香港現有超過100名資深大律師、超過1,600名大律師以及約13,000名執業律師,《基本法》保障市民選擇律師的權利,市民有權選擇有資格並可在香港執業的律師。

鄧炳強致函反對《衛報》一篇有關黎智英上訴被拒的評論文章。

鄧炳強致函反對《衛報》一篇有關黎智英上訴被拒的評論文章。

他續指,香港就國家安全案件引入逐案審批的特准執業制度,比大多數其他司法管轄區(包括英國)更加寬鬆。英國等地並無類似的特准執業制度或允許海外律師處理國家安全案件的制度。

終審法院

終審法院

《香港國安法》第14條規定,國安委的決定不能司法覆核,這與普通法原則一致,該原則亦為英國所認可,即法院對行政當局在國家安全事務上的判斷予以適當尊重,因行政當局在這方面擁有更優越的資訊及判斷能力。這並不影響香港法院在《基本法》保障下依法享有的獨立司法權及終審權,所有被告人均可得到公平審判。

鄧炳強指,黎智英的上訴許可申請是毫無合理理由而被法院駁回,《衛報》的評論文章聲稱終審法院的裁決「令人費解」,此說法毫無依據,重申反對文章使用這種帶有偏見和誤導性的語言來詆毀法院的專業精神和公正性,並強調特區政府會繼續依法堅定維護國家安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