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出狀元!
利是金額由$20至$100不等
一位在港讀碩士的內地青年,分享了自己在高級住宅區當保安的特別經歷。這位身穿整齊西裝、配戴工作證的年輕保安,以「港碩打工最惶恐的一集,狂收紅包」為題,分享照片見到利是金額由$20至$100不等。
港漂碩士分享了自己在高級住宅區當保安的特別經歷
有網友晒收到500元大利是。
網民反應趣味橫生:
當有網友質疑「港碩在HK都只能做物業保安了嗎」時,他幽默回應:「嗚嗚嗚為什麼看不起保安」。其他網友則指出:「看他的制服和紅包金額,是高尚住宅區的物業管理,薪水也不低,住客非富則貴。」有內地網友分享:「我們這邊很多小區都是本科生做保安,三班倒,月薪5000多,有空調,還能玩手機,工作相對輕鬆。」反映出新一代對職業選擇有了更開放的態度。
兩地派利是文化大不同
兩地派利是文化大不同
香港特色:
內地習俗:
近日有港男在香港討論區發文,批評綜援制度存在問題,並分享了一個「天水圍一家10口領40k綜援」的極端案例,引發網民熱議。
政府網頁截圖
港男批評綜援制度被濫用
該名港男聲稱認識一名18歲的公屋住戶,對方一家10口居住在天水圍的大型公屋單位,每月獲得政府4萬多元的綜援資助,「仲要有津貼」。他質疑這樣的家庭根本沒有動力重返職場,直言「呢種人點可能會出嚟做返嘢」,並批評政府未能從源頭解決問題,導致綜援制度被濫用。
討論區截圖
心水清網民分析後指「不羨慕」
帖文引發了網民的激烈討論。部分人認為這樣的家庭是「大食懶」,依賴綜援過活,甚至有人表示「頓時覺得想不去工作,申領綜援躺平更好」。
然而,也有理性網民指出,這樣的個案並不值得羨慕。網民分析,一家10口可能包括3名長者和4名小孩,4萬多元的綜援金分攤到每個人身上並不多,生活壓力依然巨大。
示意圖。資料圖片
翻查資料,天水圍現有10個公屋邨,單位面積從100多呎到500多呎不等,而樓主提到的「大公屋單位」相信是指500多呎的單位。因此,網民表示:「一家十口得40k,仲要住埋一齊500呎,試過4個人一個廁所都爭到癲,幻想唔到十個人爭一個廁所。」
「制度缺陷」?申請並非想像中易
根據社會福利署的數據,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香港共有195,696宗綜援個案,而2024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新增了28,494宗申請。政府推出的「自力更生支援計劃」旨在幫助健全的綜援申領人提升就業能力,增加工作機會。
示意圖。資料圖片
因此,有網民反駁樓主的「制度缺陷」論,指申請綜援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並需定期申報資產和接受審查,因此並非輕易能夠獲得,所以樓主所言並非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