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最常見感染源來自牛肉 少數人染病併發症可致死

社會事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最常見感染源來自牛肉  少數人染病併發症可致死
社會事

社會事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最常見感染源來自牛肉 少數人染病併發症可致死

2025年02月11日 17:49 最後更新:02月12日 10:07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等會見傳媒,講述一宗涉及瑪嘉烈醫院員工的懷疑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中心指,目前暫時有3名腫瘤科醫生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其中一人離世。

根據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資料,大腸桿菌是一種常見於人類和溫血動物腸道內的細菌。大多數大腸桿菌菌株都不會造成傷害,但某些菌株,如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則能產生強烈毒素,並可引致嚴重的食物傳播疾病。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食安中心圖片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食安中心圖片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的病徵包括腹痛和腹瀉,甚至出血性腹瀉,亦可能會出現發燒和嘔吐。少數病人的感染可能會發展為危及生命的併發症,例如在幼童出現引致腎衰竭的「溶血性尿毒綜合症」。任何年齡的人士均有可能受到感染。雖然幼童和長者會較多出現嚴重病情,但即使是年紀較大的健康兒童及成年人亦可能出現嚴重感染。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主要由進食或飲用受污染的食物,如生或未經煮熟的免治肉類、受污染的蔬果、未經消毒的奶類製品等。該病亦可透過糞口途徑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來自被污染的飲用水和遊憩用水的水源性傳播均曾有報告。此外,直接接觸農場動物或其周圍環境也是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

衛生防護中心

衛生防護中心

食安中心亦曾介紹,根據世界衞生組織資料,部分大腸桿菌可引致人類腸胃不適,當中以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尤其惹人關注,產志賀食源性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每年 約導致100萬宗病症。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通過進食受污染食物等途徑進入人體腸道,繼而依附在腸臟上皮細胞並在腸道內釋放產志賀毒素引 致疾病。

食安中心

食安中心

根據爆發數據進行的分析發現,全球最常見的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來源是牛肉,其次是農產品(蔬果)和乳製品。

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病房再發現多一名85歲男病人帶有耳念珠菌,並無感染徵狀。有關病人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說,有關病房已經加強執行各項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加強病人及環境篩查、徹底清潔及消毒相關病房、嚴格執行接觸傳播防護措施,加強員工及病人手部衛生。

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病房近期發現耳念珠菌個案組群,年齡介乎56至90歲。事件始於3月1日,當時一名90歲男病人經篩查發現帶有耳念珠菌,無感染徵狀。隨後,院方根據指引進行追蹤篩查,發現同一病房內另外六名男病人亦帶有耳念珠菌,均無感染徵狀。其中一人已出院,另一人因自身疾病情況嚴重,其餘四人正在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瑪嘉烈醫院。資料圖片

瑪嘉烈醫院。資料圖片

當局表示,為控制感染,醫院已加強以下措施,包括加強病人及環境篩查、嚴格執行接觸傳播防護措施,加強員工及病人手部衞生,以及徹底清潔及消毒相關病房。院方表示,將繼續加強執行感染控制措施,並密切留意有關病房的情況。 

瑪嘉烈醫院。政府資料圖片

瑪嘉烈醫院。政府資料圖片

耳念珠菌是一種真菌,可在人體皮膚、鼻孔、外耳道等部位存在而不引致感染。然而,對於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該菌可能引致嚴重感染,甚至致命。感染風險因素包括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藥物、侵入性醫療儀器的使用、免疫系統受抑制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