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特朗普勝選後,烏克蘭和歐洲國家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但在靴子真正落地後,他們仍深感震驚。
美國防長海格塞斯12日在布魯塞爾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恢復領土的希望「不切合實際」,同時警告將撤回對歐洲安全的承諾,要求歐洲各國對自身防禦及烏克蘭的防禦承擔主要責任;晚些時候,特朗普先後與普京、澤連斯基通話,隨後宣佈:立即開展俄烏和談進程、美俄同意深化合作並進行領導人互訪、美俄領導人將在沙特舉行會晤。
內地觀察者網注意到,在美俄領導人通話後,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 EU)如此形容烏克蘭和歐洲國家的心情:「這是歐洲人和烏克蘭人數月甚至數年來一直擔心的時刻。在基輔一個寒冷的冬日下午,這一天終於到來。」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彭博社報道,歐盟及法國、德國、波蘭、拉脫維亞等歐洲國家第一時間予以回應,強調歐洲和烏克蘭在俄烏和談問題上「不可或缺」。但Politico EU認為,歐洲和北約已經陷入一片混亂,對於突如其來的局勢變化感到不知所措。
「這對歐洲來說是一次出賣。」有歐洲學者直言,特朗普有關計劃滿足了俄羅斯的部分要求,損害了烏克蘭的關鍵利益,同時顛覆了北約一直以來的立場,而歐洲在即將到來的和談中沒有任何位置。

12日,特朗普透露自己將在沙特與普京見面。視頻截圖
12日,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X平台發佈視頻聲明,證實了他與特朗普的通話,稱「我們相信,美國、烏克蘭和我們所有伙伴的力量足以推動俄羅斯走向和平」。
Politico EU稱,澤連斯基的表態略顯無奈,但至少予以「勇敢面對」。相較之下,歐洲各國已經陷入一片混亂,似乎不確定如何回應特朗普政府的和平計劃時,仍在處理其中巨大的信息量。CNN也坦言,一天之內,特朗普政府顛覆了北約對這場持續近三年的戰爭的立場。

澤連斯基證實與特朗普通話。視頻截圖
北約秘書長呂特沒有作出正面回應。他接受CNN採訪時稱:「我們正在與特朗普總統的各個層面的團隊密切協調,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對話。」同時,歐盟和一些歐洲國家更加直言不諱地拒絕了特朗普直接與普京指定和平計劃、忽視烏克蘭和歐洲的做法。
據報道,當天,法國、德國、意大利、波蘭、英國、西班牙和歐盟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烏克蘭和歐洲必須參與談判」,同時強調了繼續向基輔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的重要性。他們補充說,「公正持久的和平」是實現強大跨大西洋安全的必要條件。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沒有立即發表評論。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負責人卡拉斯則在X平台發表聲明稱,「在任何談判中,歐洲都必須發揮核心作用」,並補充道,「烏克蘭應無條件地實現獨立和領土完整。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必須是加強烏克蘭並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我們非常希望烏克蘭能加入北約。如果實現和平,我們需要安全保障,確保和平是公平和持久的。」法國外長巴羅就烏克蘭問題表態稱,「這場『侵略戰爭』危及歐洲安全。它擾亂了世界秩序,意味著我們無法回到被侵略之前的世界。」
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對記者說:「我們一直強調……沒有烏克蘭,就無法就烏克蘭問題做出任何決定。和平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實現。這意味著:烏克蘭和歐洲都不可或缺。」
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表示,烏克蘭在與普京展開會談之前需要更多軍事支持。拉脫維亞外長布拉澤在接受採訪時稱:「烏克蘭在任何和平談判中都至關重要。」立陶宛前外長蘭茨貝吉斯則說,美國的設想「聽起來像是拋棄烏克蘭」。
不過,英國的態度就模糊不清,只是對歐洲應加強自主防禦一事表示贊同。國防大臣賀理安稱,「我們正在並將繼續致力於」加強烏克蘭安全和歐洲安全。
對俄羅斯和歐洲來說,特朗普的最新表態可謂是「冷暖自知」。13日,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政治學家告訴俄羅斯塔斯社,他堅信,特朗普和海格塞斯此前一天(12日)的聲明,「代表著美俄關係出現了自2014年(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以來從未有過的緩和」。
這名美國專家繼續表示,即便和談將持續一段時間,仍面臨諸多複雜問題,但「白宮的樂觀基調表明,美俄間至少在一些主要問題上達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共識」。
《金融時報》則評論稱,特朗普與普京的通話,表明美俄關係出現「戲劇性轉變」,有跡象表明華盛頓將在近三年的戰爭後減少對烏克蘭的支持。同時,特朗普的聲明證實了基輔和歐洲的擔憂,即美國對俄羅斯做出和解姿態,且美國不會讓歐盟或歐洲國家參與未來的俄烏談判。
一名歐洲官員向彭博社透露,對於特朗普與普京的通話,歐洲事先並不知情。還有歐洲官員和學者抱怨稱,「這對歐洲來說是一次出賣」。
德國智庫馬歇爾基金會北方地緣戰略部門負責人貝爾齊納擔憂地表示:「如果美國向俄羅斯承諾烏克蘭永遠不能加入北約,如果美國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那麼普京就實現了他這場戰爭的主要目標之一。這將使普京在領土和北約問題上如願以償。」
但同時也有專家和分析人士認為,此次通話以及美國的政策轉變是一個「積極信號」,同時也是對烏克蘭問題中一些「不可避免的事情」的承認。
美國智庫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研究員格雷厄姆向彭博社表示:「很明顯,美國不會為了保衛烏克蘭而與俄羅斯開戰,過去35年來甚至更長時間以來都是如此。」他提到,由於談判肯定會持續數月甚至更長時間,「建立俄美溝通渠道至關重要」。
「美國很樂意按照自己的節奏前進,然後讓歐洲和烏克蘭收拾殘局,」英國智庫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軍事科學主任薩維爾說,「歐洲國家必須順應形勢……如果他們認為任何美國官員或政客都會為歐洲冒風險,那他們就是在自欺欺人。」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