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英關係拉返「正常方向」 專家:對中歐及國際局勢產生正面效應

博客文章

中英關係拉返「正常方向」  專家:對中歐及國際局勢產生正面效應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中英關係拉返「正常方向」 專家:對中歐及國際局勢產生正面效應

2025年02月17日 12:55 最後更新:13:07

中國外長王毅於當地時間13日展開對英國的訪問,會晤英國首相施紀賢,中國外長再訪英已時隔10年;而王毅亦與英外相林德偉召開了第十次中英戰略對話,對上一次是2018年在北京舉行,故今是重啟這個停頓了7年的對話機制,

雙方也就下一步雙邊交往合作的路線圖達成共識,在能源、科技、教育、經貿、金融、全球治理等方面深化合作。有學者認為,中英關係回暖後,對中歐關係甚至國際局勢,都產生正面效應。

王毅與英外相林德偉召開了第十次中英戰略對話。AP圖片

王毅與英外相林德偉召開了第十次中英戰略對話。AP圖片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月15日報道, 中英關係曾有「黃金時代」的蜜月期,但近年來雙方在人權和香港問題上對立,關係降至低點。工黨政府去年7月上台後,逐步推動中英關係回升。

英國外相林德偉去年10月到訪中國,財政大臣李韻晴今年1月訪華並重啟停擺近六年的中英經濟財金對話,英首相去年11月於里約熱內盧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月平舉行會晤。

美國《政治報》網站報道稱,英國政府正籌施紀賢今年訪華,若成行,將是英國首相七年來首訪中國。有受訪學者分析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二任期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是推動中英兩國改善關係的因素之一。

美國《政治報》網站報道稱,英國政府正籌施紀賢今年訪華。AP圖片

美國《政治報》網站報道稱,英國政府正籌施紀賢今年訪華。AP圖片

報道引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政策與全球事務課程助理教授駱明輝分析稱,過去幾屆英保守黨政府把中英關係推向低點,工黨政府只是把關係拉回「比較正常」的方向。

駱明輝說,除經濟合作外,另一個關鍵因素是,面對特朗普2.0時代的高度不確定性,英國和其他國家一樣,都希望與中國維持友好關係,「特朗普連親密夥伴都可能徵收懲罰性關稅,從這個意義上講,英國應該要有越多朋友越好。

同樣,擴大朋友圈也能為中國緩解一些可能來自美國的衝擊波。駱明輝指,對中國而言,最糟糕的結果是美國與中國對著幹,或以某種方式動員夥伴來反對中國,所以「多點朋友總是好的」。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則認為,英國脫歐以後積累了一系列問題,經濟不振、政治紊亂和國際地位相對有所下降等,工黨上台後改弦更張,對華政策也跟著調整。他說,中英關係回暖對兩國來說,是互惠雙贏的結果。

丁純認為,中英關係改善後,對中歐關係和國際局勢都將產生正面效應,對包括俄烏衝突在內的歐洲安全問題和國際熱點問題,區域經貿、氣候變遷等共同關心議題,都將產生積極作用,因為相互可進行更多協調。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王毅

在中美因關稅問題關係持續緊張之際,75歲的共和黨人珀杜(David Perdue)正式獲美國參議院以67票贊成、29票反對,確認為新任美國駐華大使。

美媒報道,珀杜在本月初的確認聽證會上將中美關係稱為「21世紀最關鍵的外交挑戰」,承諾以「細致、跨黨派且具戰略性」的方式應對。然而,作為特朗普的長期盟友,珀杜強調對特朗普的「忠誠」,並採取強硬對華立場,無端指責中國對世界秩序構成威脅,聲稱中國在與美國進行「新型戰爭」。他還重覆特朗普政府在芬太尼問題上的甩鍋說法,稱限制中國前體化學品出口是他上任後的首要任務之一。盡管言辭強硬,珀杜也表示希望尋找中美「利益契合點」,構建「更良好、更安全的合作關係」。

珀杜。AP圖片

珀杜。AP圖片

珀杜擁有40年國際商業經驗,曾在香港和新加坡生活多年。2024年12月5日,特朗普宣布提名珀杜擔任新一屆美國政府的駐華大使,稱其亞洲經驗將有助於「維護地區和平」並與中國建立「富有成效的關係」。

與前任職業外交官伯恩斯不同,珀杜的職業生涯主要在商界,曾在莎莉集團、銳步和達樂等企業擔任高管。2014年,他首次進入政界,當選佐治亞州參議員,2015年至2021年任職,2022年競選州長失敗。珀杜長期支持特朗普,甚至推廣所謂2020年選舉舞弊的說法。據美聯社,他曾因將工作外包至中國而受批評,但如今他積極擁護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強調保護美國安全與經濟利益。

珀杜的立場轉變引人注目。《政客新聞網》分析,他早年作為參議員時支持改善對華貿易關係,曾被視為「親華派」,但近期轉為鷹派,與特朗普的強硬路線一致。《國會山報》指出,在特朗普首個總統任期內,珀杜還對中國處理香港事務表示理解,同時呼籲更精準的關稅措施。

分析人士對珀杜緩和中美關係的前景表示懷疑。清華大學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周波對《政客新聞網》表示,在當前激烈對抗下,珀杜的任務「極為艱難」。奧巴馬時期的駐華大使鮑卡斯建議,珀杜需展現對中國的尊重,同時堅定表明美國不會被「欺負」。路透社援引分析稱,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外交事務主要由他本人及財長、商務部長等高層主導,珀杜的影響力可能有限。

然而,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則認為,在關稅戰背景下,珀杜上任剛好有利於建立「可靠的溝通渠道」。

結論就是珀杜需要在特朗普政府的強硬政策框架下,平衡對華鷹派立場與尋求合作的可能性,因此難度不小,而且他能否在緩和中美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亦很成疑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