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黎智英案第136天|黎承認與下屬在Slack平台設8個群組 定期輪流開會 黎或張劍虹不在港時「飯盒會」取消

黎智英案

黎智英案第136天|黎承認與下屬在Slack平台設8個群組   定期輪流開會  黎或張劍虹不在港時「飯盒會」取消
黎智英案

黎智英案

黎智英案第136天|黎承認與下屬在Slack平台設8個群組 定期輪流開會 黎或張劍虹不在港時「飯盒會」取消

2025年02月20日 12:33 最後更新:19:08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周四(2月20日)進行第136天聆訊,續由黎智英第44日作供。控方續就《蘋果》工作平台Slack提問。黎確認,Slack建立了「港蘋online對話」、「港蘋報紙對話」、「港蘋online news對話」、「香港蘋果主管」、「港蘋online中層」等頻道,其中8個主要群組輪流與黎開會,涉及業務發展,大概每兩個月開會一次,但黎忘記開「飯盒會」的次數,但有時會因黎或《壹傳媒》前行政總裁張劍虹不在港而取消。

囚車進入法院。(巴士的報記者攝)

囚車進入法院。(巴士的報記者攝)

控方庭上展示其中一個對話頻道的截圖,顯示為「港蘋報紙對話」,在截圖右下角分別顯示有視窗「Word Document」、檔案「JL」及 Chrome「Slack-港蘋報紙對話」。

控方問黎是否知由誰截圖,為何右下角會出現這些視窗?黎全答不知道,亦無法解釋,但指其名字縮寫是「JL」。控方再問黎能否確認,這些對話內容是由黎的Slack 帳戶擷取?黎指,這些截圖是用電腦取得,但他一直用iPhone,又認為應由技術人員解答,可能是電腦自動出現這些視窗。

控方再展示Slack截圖中的8個對話頻道,包括「港蘋 online 對話」、「港蘋報紙對話」、「港蘋 online news 對話」、「香港蘋果紙主管」等。控方問黎有否與「港蘋online 對話」的部門舉行「飯盒會」。黎指,他與8個部門都有進行「飯盒會」,因「飯盒會」主題為業務發展,而所有營運部門都涉及,又指每周會進行一次「飯盒會」,每個部門輪流開會。 控方指約2個月便會與同一個部門開會?黎確認,指除非有特別情況,如黎及張劍虹均不在港等情況,又指並非所有部門都需要開「飯盒會」,與公司運作無關的則不用開。

控方展示「港蘋online對話」的訊息由2018年10月開始,最後訊息則為2020年1月,當中有10個月時間沒紀錄。黎庭上回應控方提問指,不記得此部門是否曾舉行「飯盒會」,亦不知開過多少次。控方指,根據紀錄,該部門曾於2020年1月9月舉行「飯盒會」?黎指事隔多年已記不起,亦不記得會議內容。

《蘋果》工作平台SLACK設了8個頻道列表。(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蘋果》工作平台SLACK設了8個頻道列表。(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法官質疑「香港蘋果紙主管」是臨時頻道 黎改口稱間中開會 

控方再問及「香港蘋果紙主管」,對話紀錄由2019年2月開始。黎指,這應該不是常用的頻道,只會在特殊情況下才用,應是「Ad-hoc(臨時)」的頻道,但如果被列在8個頻道內,應是常設頻道。控方問黎是否知道誰決定把此8個頻道放入列表?黎認為沒有人做決定,8個頻道都涉及「飯盒會」,所以在列表內。黎曾在此頻道發訊息指「各位同事,訂閱漸近,挑戰當頭,我們需要你們的Input改善工作資源和效率,請你們盡量提出建議⋯⋯」。

法官杜麗冰問及,黎指這是「Ad-hoc」頻道,卻在列表中的8個頻道中,黎的想法可能有錯誤?黎確認,解釋因把所有高層放在同一頻道中,應不是針對個別部門的事宜,而是關於整份報紙的事,訊息提到訂閱問題,需要同事建議,又改口指可能不是「Ad-hoc」頻道,但會間中開會,並非定期會議。

黎的女兒續到庭聽審。(巴士的報記者攝)

黎的女兒續到庭聽審。(巴士的報記者攝)

法官李素蘭問,黎實際上與甚麼部門開「飯盒會」?黎指,列表中的8個部門都有;李官再問誰制定列表?黎重申沒有人制定。法官李運騰提及「香港蘋果紙主管」顯示紀錄始於2019年2月8日,最後紀錄為同年9月19日。黎指,此頻道包括各部門的高層,關於訂閱議題,會參與「飯盒會」。

控方指,似乎《蘋果》前執行總編輯林文宗的發言與訂閱無關?黎指,內容關於如何改善內容、讓讀者訂閱,改善整體內容。控方質疑內容與訂閱無關?黎解釋,當推行訂閱制時,要確保成功,就要改善內容,吸引更多人訂閱。

控方指Slack內的頻道有些訊息曾被刪除或修改,黎指自己不知道5年前平台上被刪除的訊息是甚麼,也不知訊息是由誰刪除。

黎:根據Slack紀錄 曾與中層舉行「飯盒會」

控方展示另一於2019年3月6日開設頻道「港蘋online中層」對話。黎指,此頻道是關於中層的業務發展,目的與主管頻道一致,只涉及不同階層員工,與推行訂閱制相關。控方再問黎曾與中層舉行「飯盒會」?黎指根據紀錄是的,與訂閱制相關。

法官杜麗冰問黎沒有記憶曾與他們舉行「飯盒會」?黎指沒有,只是根據紀錄,又指是間中開會,亦不知有多少次。法官李運騰問如果舉行「飯盒會」,會在 Slack發出會議紀錄?黎指沒有,但可檢視是否有會議紀錄;李官指,控方未能找到會議紀錄?控方確認未能找到會議紀錄。黎又補充,此頻道是關於訂閱制,於開設頻道6天後開會,而前《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的留言亦與訂閱相關。法官李運騰問如不翻看紀錄,黎不知舉行了多少次「飯盒會」?黎確認。

被告黎智英。

被告黎智英。

Tags:

iPhone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致函英國《衞報》,反對該報3月22日刊登的一篇評論文章對香港法院處理國安案件進行抹黑,強調特區政府將繼續依法堅定維護國家安全。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資料圖片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資料圖片

《衛報》的評論文章指,黎智英早前就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簽證被拒批而提出的上訴許可被駁回,顯示香港法治正受到侵蝕。鄧炳強反駁指,特區政府堅定不移地維護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權利和自由,指香港現有超過100名資深大律師、超過1,600名大律師以及約13,000名執業律師,《基本法》保障市民選擇律師的權利,市民有權選擇有資格並可在香港執業的律師。

鄧炳強致函反對《衛報》一篇有關黎智英上訴被拒的評論文章。

鄧炳強致函反對《衛報》一篇有關黎智英上訴被拒的評論文章。

他續指,香港就國家安全案件引入逐案審批的特准執業制度,比大多數其他司法管轄區(包括英國)更加寬鬆。英國等地並無類似的特准執業制度或允許海外律師處理國家安全案件的制度。

終審法院

終審法院

《香港國安法》第14條規定,國安委的決定不能司法覆核,這與普通法原則一致,該原則亦為英國所認可,即法院對行政當局在國家安全事務上的判斷予以適當尊重,因行政當局在這方面擁有更優越的資訊及判斷能力。這並不影響香港法院在《基本法》保障下依法享有的獨立司法權及終審權,所有被告人均可得到公平審判。

鄧炳強指,黎智英的上訴許可申請是毫無合理理由而被法院駁回,《衛報》的評論文章聲稱終審法院的裁決「令人費解」,此說法毫無依據,重申反對文章使用這種帶有偏見和誤導性的語言來詆毀法院的專業精神和公正性,並強調特區政府會繼續依法堅定維護國家安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