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若瑟書院(St. Joseph’s College, SJC)為慶祝創校150周年,於二零二五年二月二十三日(星期日)舉行開放日。當日聖若瑟師生、家長、校友、市民共聚堅尼地道7號校舍,一同見證本校悠久歷史。
方尖碑揭幕:傑出校友齊聚 共啟榮耀篇章
聖若瑟書院於1875年成立,為喇沙會於香港創立的第一所中學。適逢創校150周年,學校以「信守使命 勇敢前行」(Honour our Mission, Forward with Courage)為主題,舉辦多個大型慶祝活動。是次開放日為重點活動之一,以「方尖碑」(Obelisk)為名,既有學校邁向一百五十周年,以作紀念的寓意;亦有繼往開來,為新篇章奠基的意思。當天本校邀請五位傑出校友擔任開幕典禮嘉賓,包括杜惠愷先生(William Doo, BBS, JP)、行政會議成員林健鋒先生(Hon. Jeffrey Lam, GBM, GBS, JP)、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Prof. Dennis Lo, SBS, JP)、資深大律師石永泰先生(Mr. Paul Shieh, SC)及蘇彰德教授(Prof. Douglas So, BBS, JP),為開放日揭開序幕。



校長寄語:若瑟夫精神 跨越世紀兄弟情誼
聖若瑟書院校長郭廸民表示:「聖若瑟書院歷經150周年,培養出眾多不同領域的傑出人士和社會領袖。今天出席的多位傑出校友,其成就均體現了『若瑟夫精神』」。郭校長對於當年以學生身份參與開放日的經歷記憶猶新。他深刻感受到團隊合作精神和兄弟情誼,認為這些價值超越時間,並連繫著不同年代聖若瑟學生。

新履任中大校長一職的盧煜明教授表示對母校迄今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聖若瑟書院在學術和課外活動上皆表現超卓,有賴一眾師生、家長和校友無私奉獻。我對於母校充滿感激,因聖若瑟培養出我對科學的熱愛。儘管經歷多少變革,聖若瑟仍能經得起時間考驗,始終秉持『若瑟夫精神』,感動一代又一代學生互助互愛,貢獻校園、服務社會。」
盧煜明教授感言:從母校到中大 科學熱忱啟蒙之路
談到剛上任校長一事,盧教授提到受同為聖若瑟校友的高錕教授(Professor Sir Charles Kao, GBM, KBE)啟發:「在我的新職位上,我受到一位『若瑟夫』前輩,即高錕教授的引領。他成立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獲得諾貝爾獎等成就,為香港教育、科研作出重要貢獻,影響深遠。」盧教授也藉回憶聖若瑟過去經歷的150年,談到全球合作對於人類面對挑戰幫助之大:「在過去150年,世界出現了前幾代人難以想像的極速變化,但同時,我們亦可以看到遺傳學、疫苗技術、人工智慧、量子電腦和通訊等領域都有着驚人進步。人類面臨種種挑戰,只有透過全球合作才能克服這些難題。」

學生主場:創意攤位與活力表演 展現新生代潛能
聖若瑟向來是培養未來社會領袖的搖籃。校內大部分活動皆由學生主導,學校全力支持學生自行組織、籌劃,讓他們盡情發揮才能,展現創意。開放日自早至晚,表演內容豐富多姿——朗誦、音樂、話劇表演等,晚上更有煙花表演,當中更邀得歌手兼著名校友許廷鏗、Byejack(徐浩生)回校表演,不管是揭幕還是表演嘉賓,皆展現早已在社會上名聞遐邇,於不同崗位發光發熱的聖若瑟校友,心中仍長懷回饋母校之心。
除了各學校組織、學會、舊生會、150周年籌委於開放日舉辦不同活動及展覽,家長教師會供應豐盛美食外,一如既往,本年開放日亦有讓中一、二級各班營辦攤位,由學生自行構想主題、組織分配工作。既希望藉此激發學生創意思維,也期望在規劃和參與經營的過程中,懂得承擔責任,培養領導和團隊合作能力。



從直屬小學升上中一級的葉梓朗同學,首次投身開放日準備工作。他直言這是寶貴無比的經驗:「我非常有幸參與這極為值得紀念的歷史時刻。作為攤位其中一位統籌,我負責了不少準備工作。從設計遊戲玩法,到開放日前佈置攤位,我和一眾同學們都努力把攤位設計得更為精美。我在(聖若瑟)小學時,早就聽聞過『若瑟夫精神』——不論年紀、就讀班級,聖若瑟學生均心懷互助精神,這些深厚的兄弟情在這次活動中完全展現。在籌備攤位過程中,難免會有困難、爭執,幸好同學們都能互相幫助、理解合作,才能令攤位成功營運。」
同為中一級的戴瑋桁同學,也對「若瑟夫精神」有深刻體會:「作為一位新加入這個『大家庭』的『若瑟夫』,聖若瑟這個名字給我第一印象是傳統、嚴肅,加上剛來到新環境,令我對參與各種活動有所卻步,但是師兄們告訴我:『不管甚麼時候加入我們,我們永遠歡迎你!』這已讓我感到他們的熱情。在開放日準備過程中,師兄們不時會來攤位問及我們的需要,任教老師亦有到攤位試玩,師生打成一片。本校150年的悠久歷史並不代表我們『老』,我們仍然充滿活力的!」
多元共融:非華語生投入籌備 文化交融綻放歡樂
中二級非華語同學Ray-Smith Henry Joseph Evelyn(梁栢賢)是「多元文化學會」(Multicultural Club)一員,他表示:「我們都努力不懈為自己就讀的班別和學會在開放日的攤位做好準備,過程非常充實,經歷也十分難忘。我希望我們全心投入設計的活動,能為各位參與開放日的來賓帶來歡樂。」

社會服務新思維:從傳承到創新 擁抱時代需求
中五級學生、本屆社會服務團(Social Service Group)主席許朗名同學說:「經過150年,學校的金字招牌仍然未被時間沖淡,我覺得是離不開傳承和創新。在舉辦不同活動時,就如這次開放日,一些已經畢業的師兄會回來給予指導,更會動手幫忙。每次我都能夠從師兄們的傳承中學到更多,亦希望未來能將經驗和知識繼續傳給下一代。『若瑟夫』總可以別創新格,我們經常結合師兄相傳的經驗與思考時代的需要,緊隨時代的步伐,好好地迎接未來。譬如社會服務團本年度將會舉辦更多不同類型的服務,接觸更多類型的社群,讓同學們有更多角度的體驗。學校定必可以傳承以往150周年的經驗,並帶着創新的思維走向下一個150周年!」

學生會擔綱:統籌開放日 寫下歷史印記
開放日活動內容充實而新穎,形式多樣而獨特,皆因校監、校長、全體師生、舊生會、家長教師會等成員用心付出,全力以赴。但除了校友和家長的支持、全校師生的投入外,也有賴學生會團隊悉心的統籌。學生會各成員自學期初已早作準備,由開放日主題、活動安排、舞台設計、對外溝通等也竭盡全力,分工合作。既發揮『若瑟夫』親如兄弟的團結精神,也盡顯他們巨大的潛能。

本屆學生會主席,李庭匡同學身負重任,視開放日準備工作為一次非常寶貴的機會:「我很榮幸能夠見證學校踏入150週年這個歷史性的時刻,亦能幫忙籌備和舉辦是次開放日盛大的活動,為學校略獻微力,與全體同學一起展現『若瑟夫精神』。籌備過程或許艱辛,或感無助,或受質疑,然而,我更珍惜這次難能可貴的機會,更希望這天能為學校150週年綻放光彩,在這輝煌的時刻留下屬於我們的印記,與各位締造難忘回憶。」

煙火映輝煌:校友歌手壓軸 溫情與榮耀交織落幕
是次開放日,校園滿載歡聲笑語,溫情洋溢,隨着空中煙火徐徐落幕,在場者無不為積極參與、盡展才能的「若瑟夫」報以讚譽、掌聲,並翹首以待下一次開放日來臨。





作者簡介: 陳弈圖(Etto),自小熱愛文字及數字,小學四年級9歲那年開始在電視台旗下網站撰寫體育專欄,每周一篇,一寫就是7年。
電郵:etto803@gmail.com
《體壇博弈》陳弈圖Etto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