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即將取消香港寄往當地物品的小額免稅安排,有市民指不會再用郵寄方式將日常用品寄往住在美國的家人,改為由人將貨品帶到美國,但補給次數需要減少。
美國由5月2日起取消香港寄往美國物品的小額免稅安排。小紅書圖片
美國早前宣布,由5月2日起取消香港寄往美國物品的小額免稅安排。在中環一間郵局,有市民表示,家人都住在美國,平時兩至三個月就需要寄一次日常用品到當地,每次約花費數百至1000元,日後取消免稅安排,寄件的整體成本上升,不會再用郵寄方式將貨物寄往美國,改為由家人將貨品帶到美國,估計補給次數將會由平均兩個月一次,改為5至8個月一次。
美國由5月2日起取消香港寄往美國物品的小額免稅安排,有市民指不會再用郵寄方式將日常用品寄往住在美國的家人,改為由人將貨品帶到美國。小紅書圖片
政府發言人早前表示,強烈反對和不滿美國向香港產品進一步加徵所謂對等關稅,以及由5月2日起取消香港產品的小額免稅待遇,並調高付運美國的郵件需繳納的關稅。香港郵政絕不會代收所謂關稅,暫時仍維持寄件往美國的郵遞服務,稍後會公布暫停處理寄件往美國郵遞服務的安排。
中美貿易戰影響下,除了在內地設廠、出口美國市場的港商受影響,有在香港和美國設廠的港商亦受波及。
AP資料圖片
廠商會副會長陳家偉接受港台訪問表示,旗下保健食品集團在美國和香港都有智能生產線,原材料來自美國、南美洲和歐洲。很多使用中國原料的美國市場同行,可能會轉用其他地方的原材料,預計會推高價錢,相信美國生產成本至少上升兩成。
他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行為影響很多中國人生計,內地消費者對美國生產產品的喜好減低,集團部分產品是透過國有企業經營的跨境電商平台而非一般貿易途徑出口內地,本月已有幾千件產品的訂單被取消,由於電商平台與關稅無關,因此認為是政治因素所致。
陳家偉。FB圖片
陳家偉說如果情況持續,一年可能會取消過萬件產品訂單,但有關客戶非常重要,目前正改造位於大埔創新園的智能生產中心,期望提升大約兩成產能,以「香港製造」產品供應內地市場,期望加快原產地認證事宜,希望未來一、兩個月可以成事。
身兼香港品牌發展局主席的陳家偉說,內地市場對香港品牌有特別的喜好,消費者願意付更高價錢,凸顯本港品牌影響力、價值和質量,很多內地政府部門都期望組織更多香港品牌拓展內銷市場,並透過專業公司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