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騙徒假扮廉署人員或內地官員聲稱「資金優先審查」 有受害者遭呃走200萬

社會事

騙徒假扮廉署人員或內地官員聲稱「資金優先審查」 有受害者遭呃走200萬
社會事

社會事

騙徒假扮廉署人員或內地官員聲稱「資金優先審查」 有受害者遭呃走200萬

2025年04月28日 20:50 最後更新:23:43

廉署近日發現有騙徒冒充廉署人員及內地官員,向受害人訛稱對方因涉及洗黑錢、詐騙或其他刑事案件而正接受內地公安和廉署調查,須提交巨額款項予廉署人員進行「資金優先審查」外,甚至冒充廉署人員及內地官員約見受害人收取騙款。有受害人被騙200萬元。

廉政公署(資料圖片)

廉政公署(資料圖片)

廉署呼籲公眾提高警覺,並再次重申廉署絕對不會要求市民提交金錢作「資金優先審查」或調查之用。

廉署近日接獲數宗涉及冒充廉署人員的投訴,受害人包括本地退休人士及大專學生。受害人先後接獲假冒內地官員的來電,指他們涉及洗黑錢、詐騙或其他刑事罪行正被內地公安及廉署調查。騙徒其後透過電話和短信要求受害人以銀行轉帳形式提交數十萬元至過百萬元之款項到廉署作「資金優先審查」,並訛稱會在完成調查後向受害人退還款項,過程中亦向受害人展示一些標題為「資金優先審查執行書」及「廉政公署執法人員委任函件」等偽造文件,令受害人受騙。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有受害人因未能透過銀行成功轉帳,騙徒便派人假冒廉署人員或內地官員到受害人住所或相約受害人在公眾地方見面,以現金方式收取騙款合共45萬。另外亦有受害人應不法之徒建議,自行於網上核對來電號碼,發現來電號碼與某內地公安單位相同,因此兩星期內將多筆共約200萬元的款項,存入騙徒提供聲稱為廉署人員的銀行帳戶。事實上,來電號碼已經被騙徒以改號技術更改,與某內地公安單位電話號碼相同,但來電根本並非來自內地公安單位。受害人其後懷疑受騙,聯絡廉署而揭發事件。

廉政公署早前落案起訴一名香港機場二號客運大樓擴建工程分判商管工,向三名紮鐵工人索取及收受賄款共約1萬6千元,協助三人繼續獲聘並安排其中一人超時工作以賺取「加班工資」。被告在西九龍裁判法院被判入獄三個月,並被頒令須向時任僱主歸還逾1萬2千元,相等於涉案賄款的金額。

西九龍裁判法院。資料圖片

西九龍裁判法院。資料圖片

31歲被告高俊彥是浩洲(唐氏)工程有限公司時任管工,早前承認兩項代理人索取利益罪名及六項代理人接受利益罪名,違反《防止賄賂條例》。裁判官朱文瀚判刑時指出,本案案情嚴重,打擊本港勞動市場,影響工人士氣並損害香港的廉潔聲譽,法庭需向公眾發出明確信息,嚴懲貪污不法分子。

案情透露,被告負責帶領及指派一班紮鐵工人工作。工人如須超時工作,時薪會較平常高出1.5倍至兩倍。被告於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案發期間,分別向三名紮鐵工索取每個工作天100元的賄款或不定金額的茶錢,以協助三人繼續受僱。被告期間最終從三人收取賄款共6800元。被告又向其中一名紮鐵工收取每個工作天200元的賄款,以安排對方超時工作,從而賺取「加班工資」。該名紮鐵工不情願地就30個工作天的超時工作向被告支付賄款共約6000元。

廉署調查發現涉案工人相信被告有權辭退他們,擔心失業而不情願地向被告支付賄款。其中一名工人其後因拒絕支付被告索取的3000元賄款而遭當場解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