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審計報告|學術評審局假學歷個案5年少公布14宗

香港電台

審計報告|學術評審局假學歷個案5年少公布14宗
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

審計報告|學術評審局假學歷個案5年少公布14宗

2025年04月30日 14:28 最後更新:15:20

新一份審計報告指出,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過去5年向警方共舉報113宗懷疑假學歷個案,但評審局年報公布的個案數目比實際少14宗,其中在2019至20年度少報個案最多,有8宗。

報告又發現評審局在2023至24年度,向警務處舉報的32宗懷疑虛假學歷個案中,由收到表面證據到正式舉報日數介乎0至172天不等,平均為73天。

報告披露評審局過去5年處理的24000多宗學歷評估個案中,逾兩成沒有在目標時間內完成處理,需時最長個案延遲了394個工作天。

報告提到截至去年底,評審局與外界例如服務提供者、專家及獨立顧問等簽訂的協議或合約中,除了1份在去年6月簽訂的大廈管理及保安服務合約外,其他有關協議或合約均沒有涉及維護國家安全的特定條款。

審計署建議評審局採取措施,確保年報所載懷疑虛假學歷個案數目準確,並加強處理懷疑虛假學歷的指引,另外亦需要就涉及維護國家安全事宜加強指導及管理

政府與港鐵就北環綫項目簽訂協議,將主綫及支綫整合為單一項目規劃,目標同步2034年開通。民建聯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表示,在新安排下,支綫將較原本提早兩年通車,同時項目會採用國家標準,整體成本下降兩至三成。

對於由路政署設立專責小組處理審批,劉國勳認為,等同將部份由屋宇署負責監管的部分,授權予路政署負責,將整段北環線工程項目統一由路政署統籌,路政署熟悉鐵路及車站建造等相關的法例,這單一窗口做法,創新有效 ,相信可以省卻部門之間的行政程序、提升項目的溝通及協調效率,期望其他鐵路工程都可以仿傚今次做法。

劉國勳提到,隨著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明年起逐步營運,新田科技園的首批土地亦將於2026年供應,如果北環綫主綫2034年才竣工,進度與河套區的發展步伐脫節,也落後於首批居民入伙的時間;北環綫施工期估計長達9年,較工程複雜的東鐵線古洞站更長,因此認為有空間縮短,研究分階段投入服務。

劉國勳建議,可考慮將新田站、古洞站及支綫等策略車站分階段優先啟用,目標於2030或2031年投入服務,將新田科技城一帶與古洞站串連並接入東鐵綫,以配合北都整體發展步伐。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