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水餃皇后 - 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

博客文章

水餃皇后 - 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水餃皇后 - 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

2025年05月06日 20:05 最後更新:20:28

電影《水餃皇后》五一假期首映。坦白說,這套電影包含所有我認為沉悶的元素,文藝片、講香港情懷、說奮鬥故事,但抱著支持朋友的心態,勉強一看。想不到一邊看一邊就流淚了,這是我看電影流淚最多的一次。

在西九龍圓方商場的電影院大堂,很多人擠在狹小的空間裡看首映的開幕禮。人太擠,華人影業總裁應旭珺在台上演講說的話,大多數也聽不清,只對她說的一句話特別有印象,她說這電影講「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的故事。導演劉偉強擅長拍警匪動作片,《無間道》系列更加是經典之作,事前對他拍的文藝片也實在沒有太多期望,但人間總是充滿意外,《水餃皇后》這套電影就是一個典型。

人生百褶,我自向前。

人生百褶,我自向前。

故事講述內地青島姑娘臧健和(由內地演員馬麗飾演),年輕的時候在縣醫院當護士,認識了回國援助的泰籍華僑醫生,兩人結婚誕下兩女,後來丈夫申請臧健和來港移民泰國。臧健和來港後才發現,原來丈夫已經另娶,已經生下孩子,臧健和不想做人妾侍,夫婦就此分開,她就帶著兩個女兒在香港拼搏求生,故事由此展開。劇透不能太多,但這電影實在觸發自己太多感想。

第一,想起媽媽。那些年在香港生活艱難,完全不是我輩能夠想像得到。我媽媽講述50年代年輕的時候在工廠當車衣女工,那時候舊樓全是板間房,但能住房間都已經是大戶,我媽媽一個人租住一個懸掛在半空、好像棺材一樣的「閣仔」。有一天她放工回家,遇上鄰房一個「妹仔」(傭人),坐在門外梯級上哭泣。原來她得罪了自己的僱主,被趕了出來,當晚已無家可歸。我媽媽帶她回去,兩個人擠在那個棺材閣仔睡覺,媽媽並介紹她到自己工廠當女工,最後兩人成為一生的好友。

那些年的香港人,就是這樣掙扎地活下來。臧姑娘一天打三份工養活兩個孩子的故事,現在看起來相當誇張,但當時就是現實。有內地影評指電影拍到臧健和好像沒有缺點那樣,其實當時的環境挑戰太大,一些個人缺點都無足掛齒。影評人年紀太輕,把真實描述看作「雞湯」。

第二,《七十二家房客》。臧姑娘這些外省人來香港,說著半鹹淡的廣東話,非常難適應本地生活,這是新移民的悲歌。我在80年代曾在灣仔看過臧姑娘擺檔,當時見到這位外省大嬸賣水餃,覺得有點土,完全想像不到後來「灣仔碼頭水餃」能夠成為家傳戶曉的大品牌。

這又讓我想起自己小學三年級時,班上來了一個女同學,她長得高大,看來比我們大幾歲,同學都叫她「大陸妹」,小學雞就是這樣,在言語上侮辱人是家常便飯。我有時也幫她說兩句,叫同學收收口,但是能幫的實在太少。後來我升上中一,坐2號巴士路過深水埗時,竟然看見這個女同學已經拖著兩個一兩歲的小朋友在街上,看來她17、18歲已輟學嫁了人,20歲已是兩孩之母。新移民的悲慘命運,實不足為外人道。

《水餃皇后》戲中反映那個鄰里互助的社會,令我想到一套老電影《七十二家房客》。那時候,香港人來自五湖四海,雖然搵食時難免有競爭,但在可能情況下都會互相幫助,反倒覺得那時候的社會更加可愛。今天人與人之間關係十分疏離,也不知道香港人為什麼好像食了火藥一樣,隨便就會開罵,動不動就會用粗口問候他人。香港變成一線城市,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就失去了四線城市那種老土但和睦的氛圍。

第三,想起「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隨著電影音樂響,《阿信的故事》主題曲那句「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又泛上心頭。臧姑娘的成功故事,亦都是香港成功的寫照。哪個成功人士未捱過苦、未曾想過放棄?但是咬一咬牙、忍一忍,走過幽谷,就見陽光。浮想聯翩,又想起特朗普坐在白宮,大言炎炎地說貿易戰令到中國很慘,載著大量貨物的巨大貨論,要掉頭折返中國,真是不想中國人這麼慘云云。

看著《水餃皇后》電影,不知何故竟然想到政治。中國人就是從百年苦難中走出來,沒有什麼悲慘的事情沒有捱過。捱著捱著,就捱出今天的成績出來,恐怕最後中國人都會讓特朗普嚐嚐,什麼是悲慘的滋味。

至於香港,其實從來都是機會之都,臧姑娘一個碼頭小販,最後可以創造出價值過百億元的生意,過去如是,今天如是,不要抱怨香港機會不再,只是我們志氣不再而已。我其實不喜歡看勵志電影,但看完《水餃皇后》,感動之餘,也真覺得相當勵志。

盧永雄

香港近日好消息頻傳,國際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布最新的世界大學排名,本港繼續有5間大學位列全球百大。

香港大學由去年的17位升至今年11位,僅次於排第8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為亞洲第2。中文大學上升到32位,科技大學排44位,理工大學排54位,城市大學排63位,多間大學均創歷史上最高排名。

QS排名是根據9個主要指標評分,包括學術聲譽、國際教員佔比、單位教員論文引用率、國際學生佔比等。在美國排擠國際學生的浪潮下,香港的大學排名上升,有利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來港就讀,發展成教育樞紐。

另一個好消息是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的最新《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排名上升兩級至第3位,是2019年以來香港首次重返3甲,僅次於排第1的瑞士和排第2的新加坡。本港在4個評分大項中,全球排名均上升,其中「政府效率」和「營商效率」,香港的排名都升至全球第2位。

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在排名報告中表示,「政府效能」是化解社會分歧和維繫經濟活力的關鍵,瑞士、新加坡和香港被評為2025年世界最有競爭力的經濟體。評比結果勾勒出全球格局的變動的場景,東亞、西亞、西歐、非洲與南美洲正湧現嶄新動能,當中「政府效能」是其中的關鍵,「政府效能」主要指政府應變的敏捷性、包容性與前瞻性的政策框架。

世界競爭力中心主任布里斯說,全球貿易網絡正在重組,在極化效應中,那些開放型的經濟體更具優勢,善於形成共識,對經濟發展絕對是好事。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的評價,等於變相批評美國發動的全球貿易戰所帶來的封閉效果,導致國際貿易兩極分化。

香港在各個方面的國際評分皆有進步,一方面因為有中央的大力支持,也因為特區政府的政策得宜,以及社會各界的打拼努力,另外亦和外圍大背景有關,主要是西方對香港的政治偏見逐漸褪色。其實世界競爭力報告透露了一個有趣的訊息,經常批評香港的美國,國際競爭力只是排第13位,是自2022年的第9位開始逐年下跌,當中最受詬病的是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不可持續的財赤。

另一個經常批評香港的英國,排名就更低,長期排在32至35位中間。美英這些競爭力低的經濟體,經常對香港指指點點,的確十分諷刺。

香港2019年平定黑暴運動,2020年制定《香港國安法》,令香港重拾穩定。美國在2001年制定比香港更加嚴厲的《愛國者法》,美國又在最近出動軍隊去平息洛杉磯的暴亂,美國對香港的態度,顯然是極致的雙重標準。美國對香港的制裁,也一度影響西方機構對香港的各種評分。

如今這些負面影響,逐漸退去。在西方對香港的政治偏見褪色之下,香港的競爭力就突顯出來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