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就規範籃球博彩活動的諮詢月初完結,民政及青年局局長麥美娟在一個電視台節目表示,正整理及研究所收集的意見,再決定下一步工作,修例會配合立法會工作時間表及會期。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政府新聞處影片截圖
被問到規範足球博彩後,近年投注額呈上升趨勢,今次規範籃球博彩活動將如何平衡。麥美娟說,如果政府不提供規範途徑,可能令非法賭博更熾熱,重申政府不鼓勵賭博,但面對非法賭博活動猖獗,需要多管齊下應對。
籃球
另外,根據「18區日夜都繽紛」網站,活動至今年年中。至於下半年會否有新活動,麥美娟說,一直籌備不同活動,上月九龍城的「潑水節」活動,附近商戶指令生意增加約3成。
她又說,屯門區的「提振地區經濟專責工作小組」早前在黃金海岸舉辦「沙灘節」及無人機表演,最近屯門有商場參考有關經驗,亦舉辦了無人機表演,商場方面指很久沒有這麼多人流。麥美娟希望,這些活動能夠起帶頭作用,讓各界參考。
今年6月30日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前線工作需時刻警惕別有用心人士的抹黑與造謠,通過正面宣傳及提升市民幸福感,化解社會矛盾。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巴士的報記者攝
防範軟對抗 築牢國家安全防線
《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社會回復穩定,但仍有別有用心人士透過軟對抗進行抹黑、造謠。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曾表示「香港社會面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麥美娟表示,民青團隊長期在前線工作,經常接觸不同形式的軟對抗,對此深有體會,「當香港全力拼經濟發展的時候,社會穩定是一個必然的根本。」所以一直以來,民青團隊時刻警惕防範各種軟對抗的出現。她強調,民青工作始終堅持以市民的利益為依歸,通過正面宣傳及提升市民幸福感,化解社會矛盾。
《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巴士的報記者攝
為提升公職人員愛國觀念,民青局定期組織團隊學習全國兩會精神,了解國家領導人在兩會發表的重要講話和政府工作報告,確保政策落實「最初一公里」至「最後一公里」暢通無阻。麥美娟表示,研習兩會精神有助於提升前線人員的國家觀念和愛國精神,在地區治理的工作上不斷創新完善,「腳踏實做實事,提升工作效能,秉持以民為本的理念,扎實推進民生服務。」
地區導師與青年大使 推動社區國安教育
行政長官於2023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培訓地區國安導師,於社區推廣國家安全教育。自2024年11月推行「國家安全教育地區導師培訓計劃」以來,截至今年4月初,已有約3000名地區導師完成培訓,並已在社區內向超過12萬人傳遞國家安全信息。
國家安全教育地區導師座談會。民青局FB圖片
麥美娟稱,民青局一直支持和配合國家安全教育地區導師的工作,在今年5月舉辦的國家安全教育地區導師座談會中,全港18區有約700個導師出席。她指出,地區導師藉座談會進一步提升維護國家安全意識,「他們到不同社區推廣國家安全的信息,包括舉辦展覽、分享會等向市民宣傳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和有關的信息。」
深化國家安全教育 提升青年認知
麥美娟表示,民青局舉辦多元化項目和活動,提升社會各界尤其是青年對於維護國家安全的認知。2024年4月,民青局善用中央援建的社區隔離設施,將「青衣社區隔離設施」改裝為青年發展及國民教育基地,舉辦中式步操培訓、升旗儀式等活動,強化青年的國家意識和國民身份認同,「香港青年非常優秀,只要有足夠的平台和機會讓他們親身體驗和認識,就會知道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光明前景。」
青年發展及國民教育基地。民青局FB圖片
民青局鼓勵青年參與「青年國安大使培訓計劃」,該計劃於今年年初開展,目前已培養逾20名青年領袖,他們向所屬的政府團體成員和同學推廣國家安全信息,加強他們的國民身份認同和對國家安全的認識。麥美娟指,今年5月,這批青年領袖已經參與國家安全教育公眾巡迴展、舉行國家安全相關的遊戲、舉辦升國旗的示範和中式隊列的體驗活動等,「透過不同方式更加了解國家安全的意義。」
結合重大歷史節點 開展實地體驗活動
今年適逢東江水供港60周年及抗戰勝利80周年,民青局組織青年前往東江水源頭考察水利設施,並資助青少年團體考察參觀抗戰紀念設施及軍營,了解國家防衛設施和裝備。通過親身體驗,青年深刻認識到國家安全對香港及國家繁榮穩定的重要性。
民青局組織青年前往東江水源頭考察。民青局FB圖片
麥美娟表示,民青局舉辦多項針對青少年的交流參觀活動,促進他們對於國家安全的認識。2023年,民青局成立「年青人網絡」,目前成員已超過2萬人,通過組織內地考察交流活動,拓寬青年視野,此外,青年制服團體成員積極參與國安法實施5周年大會操,學習中式步操,增強國民身份認同。民青局還資助制服團體舉辦國情教育活動,進一步普及國家安全知識。
「有問有答基本法」問答比賽。民青局FB圖片
麥美娟還提到,民青局與公民教育委員會合辦「有問有答基本法」問答比賽,涵蓋基本法、憲法及國安法內容,今年參與人數逾3.7萬,反應熱烈。活動鼓勵市民進一步學習和了解國家法律,強化國家安全意識。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巴士的報記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