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故宮「紋」以載道多媒體互動展星期三登場 呈現傳統紋樣文化內涵

社會事

香港故宮「紋」以載道多媒體互動展星期三登場 呈現傳統紋樣文化內涵
社會事

社會事

香港故宮「紋」以載道多媒體互動展星期三登場 呈現傳統紋樣文化內涵

2025年05月13日 17:07 最後更新:21:08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首次聯合舉辦多媒體專題展覽,名為「『紋』以載道」。展覽提取故宮建築、陶瓷、織繡等文物上的傳統紋樣,結合數碼創新技術,為觀眾呈現中國傳統紋樣背後的文化內涵與當代藝術詮釋,讓觀眾以全新視角,探索傳統文化的魅力。展覽星期三(5月14日)起至10月13日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7開放予公眾參觀。

「紋」以載道——故宮博物院沉浸式數字體驗展

「紋」以載道——故宮博物院沉浸式數字體驗展

「紋」以載道——故宮博物院沉浸式數字體驗展

「紋」以載道——故宮博物院沉浸式數字體驗展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表示,將繼續與故宮博物院並肩,透過創新的策展方式,弘揚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獨特優勢。

「紋」以載道——故宮博物院沉浸式數字體驗展

「紋」以載道——故宮博物院沉浸式數字體驗展

摸到手的地毯柔軟細膩,金絲銀線在燈光下微微閃著亮光,不斷有人為精美的工藝讚歎,這裡正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最新特展「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

花卉格子地毯。巴士的報記者攝

花卉格子地毯。巴士的報記者攝

在伊斯蘭文化中,地毯不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信仰的體現。究竟伊斯蘭的地毯是如何成為令人驚歎的藝術品,本報記者第一時間前往特展探索。

是次特展為香港首個聚焦伊斯蘭藝術的展覽,展現薩法維王朝、莫臥兒王朝以及鄂圖曼王朝的非凡藝術結晶。今次展出的90件瑰寶中,有77件是來自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收藏。

展覽廳僅一層,按各王朝分佈,記者建議按順序一個一個看,先看位於入口處左邊的薩法維王朝,隨後就可到右邊展廳,一路經過莫臥兒王朝以及鄂圖曼王朝,隨即到達大馬士革廳,最後穿過門廊,即可到達地毯工坊體驗,整個展覽亦到此結束。

薩法維王朝

特展設在9廳,記者剛走進展覽廳,迎面就是一幅16世紀、來自薩法維王朝的「阿爾達比勒-薩爾動物地毯」,上面畫著動物圖像,像是獅虎攻擊雄鹿,還有兔子和野豬,還有一隻說是受中國神話啟發的綠色異獸,但也許是記者見識淺薄,完全不知道哪隻中國神獸是這個樣子的。

阿爾達比勒-薩爾動物地毯。巴士的報記者攝

阿爾達比勒-薩爾動物地毯。巴士的報記者攝

受中國神話啟發的綠色異獸。巴士的報記者攝

受中國神話啟發的綠色異獸。巴士的報記者攝

隨後記者走入左邊展廳,這裡是薩法維王朝(1501-1736)的專區,當時的織工會使用包金屬的絲線增強地毯的華麗感,鋪在地上的那一大片「羅斯柴爾德開光紋地毯」就有用絲線。可見這塊地毯成對稱排列,以花和莖相互纏繞為背景,帶植物紋飾和雲帶圖案。這樣的對稱圖案還是比較好製作的,只需要複製完整圖案的四分之一,然後不斷重複工序就行。

羅斯柴爾德開光紋地毯。巴士的報記者攝

羅斯柴爾德開光紋地毯。巴士的報記者攝

這幅地毯前面還擺著一本《古蘭經》,上面有花的形狀,金色藍色相映成趣。

《古蘭經》。巴士的報記者攝

《古蘭經》。巴士的報記者攝

隨後記者走到右邊展廳,有一小部分還是屬於薩法維王朝的,那是一幅有450年歷史,為薩法維王朝蘇萊曼一世之「打獵」圖地毯。不得不說,在沒有航拍機的時代,能夠把空中俯視圖畫出來,織工們的實力不容小覷。

「打獵」圖。巴士的報記者攝

「打獵」圖。巴士的報記者攝

這幅「打獵」圖中間有一個池塘,裡面有鴨子在暢快游泳,四周樹木環繞,蓮花盛開,仔細看樹林裡還有獅牛相搏,但記者沒看到有人在打獵,可能獅牛相搏也算打獵吧,結局總有輸贏。

「打獵」圖。巴士的報記者攝

「打獵」圖。巴士的報記者攝

莫臥兒王朝

繼續往前走,穿過門就到了莫臥兒王朝(1526-1857),這個展廳長約16米、現存全球博物館收藏最長的伊斯蘭地毯之一的「海得拉巴凱沃爾基安」地毯就這樣出現在參觀者眼前。16米長,一眼看去還看不到最盡頭的圖案。

「海得拉巴凱沃爾基安」地毯。巴士的報記者攝

「海得拉巴凱沃爾基安」地毯。巴士的報記者攝

地毯中央是一個開光紋魚池,也是對稱圖案,記者了解到,莫臥兒宮廷在舉行禮儀活動時,就會用這張超長地毯接待來賓。想象了一下,當時的傭人端出地毯,嘩啦一下鋪開,剛好鋪到來賓腳下,然後賓客慢悠悠地踏上地毯,那確實還挺享受的。

開光紋魚池。巴士的報記者攝

開光紋魚池。巴士的報記者攝

鄂圖曼王朝

之後就來到鄂圖曼王朝(1299-1923),這個王朝經常和薩法維打,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鄂圖曼宮廷作坊製作的紡織品最著名,貿易利潤豐厚,兩個王朝為了利益打得昏天暗地。

龍紋地毯。巴士的報記者攝

龍紋地毯。巴士的報記者攝

不過,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期,雙方接觸多了,工匠工藝也就相互碰撞交流。在鄂圖曼的一些藝術品上也有了薩法維的印記。此外,鄂圖曼藝術也有一些中國元素,例如雲紋、蓮花和牡丹則曲子元朝早期的瓷器和絲綢,深受鄂圖曼上流社會歡迎。

大馬士革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大馬士革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看完三個王朝,接著來到展區特別設置的「大馬士革廳」,通過數碼裝置重現接待室,還有紅色的招待椅,令訪客可以沉浸式感受鄂圖曼精緻奢華的款客排場。記者個人感覺一般,不太能get到這個廳,但累了倒是可以坐坐休息。

大馬士革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大馬士革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廳最後部分是「地毯工坊體驗」,裡面擺放著兩幅紡織品樣本,可以親自上手摸摸,感受一下百年工藝的觸感,旁邊還有地毯設計互動遊戲,可以自行設計地毯。

地毯工坊體驗。巴士的報記者攝

地毯工坊體驗。巴士的報記者攝

地毯工坊體驗。巴士的報記者攝

地毯工坊體驗。巴士的報記者攝

地毯設計互動遊戲。巴士的報記者攝

地毯設計互動遊戲。巴士的報記者攝

「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展覽除了展示地毯,還有瓷器、金屬工藝品、彩繪手稿以及玉器等,展期由本月18日至10月6日,大概兩三個小時就能逛完,總體是不錯的,老少咸宜,適合周末來看看。

展覽除了展示地毯,還有瓷器、金屬工藝品、彩繪手稿以及玉器等。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除了展示地毯,還有瓷器、金屬工藝品、彩繪手稿以及玉器等。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除了展示地毯,還有瓷器、金屬工藝品、彩繪手稿以及玉器等。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除了展示地毯,還有瓷器、金屬工藝品、彩繪手稿以及玉器等。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除了展示地毯,還有瓷器、金屬工藝品、彩繪手稿以及玉器等。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除了展示地毯,還有瓷器、金屬工藝品、彩繪手稿以及玉器等。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除了展示地毯,還有瓷器、金屬工藝品、彩繪手稿以及玉器等。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除了展示地毯,還有瓷器、金屬工藝品、彩繪手稿以及玉器等。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除了展示地毯,還有瓷器、金屬工藝品、彩繪手稿以及玉器等。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除了展示地毯,還有瓷器、金屬工藝品、彩繪手稿以及玉器等。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期由本月18日至10月6日。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期由本月18日至10月6日。巴士的報記者攝

「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

日期:6月18日至10月6日

時間:星期一、三、四、日 10:00-18:00;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10:00-20:00(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9

特別展覽門票(展廳1-7及9) (港幣$)

「彈性時段門票」可於指定月份的博物館開放時間內使用,每票僅限入場一次

成人門票:$180 特惠門票:$90

「指定時段門票」可於指定日期及時段入場,每票僅限入場一次

成人門票:$150 特惠門票:$75

推薦必看展品:薩法維王朝蘇萊曼一世所藏《古蘭經》、「打獵」圖地毯;長約16米的海得拉巴凱添基安地毯;帶有代表先知涼鞋的圖案的如意寶珠禮拜毯;來自故宮博物院藏的花辦紋栽絨地毯;十三世紀中學的嵌銀金黃銅盆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