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新發現始祖鳥標本曝光「鴿子咁大」供恐龍向鳥類演化關鍵證據

Plastic

新發現始祖鳥標本曝光「鴿子咁大」供恐龍向鳥類演化關鍵證據
Plastic

Plastic

新發現始祖鳥標本曝光「鴿子咁大」供恐龍向鳥類演化關鍵證據

2025年05月18日 16:00 最後更新:17:20

科學家發表一件始祖鳥新標本,揭示了始祖鳥 (Archaeopteryx) 的骨骼、軟組織及羽毛等細節,為恐龍到鳥類演化關鍵期的頭骨演化和飛行適應等,提供了關鍵證據。

中美團隊合作完成

綜合媒體報道,相關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研究員胡晗,和美國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專家共同領導的中美團隊完成,研究成果5月14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

 
 
 
 
 
在 Instagram 查看这篇帖子
 
 
 
 
 
 
 
 
 
 
 

Delaney Drummond (@de.laney) 分享的帖子

體型最小始祖鳥標本

這件標本由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於2022年收藏,是目前發現體型最小的始祖鳥標本,只有近鴿子大小。標本極為完整,大部分骨骼保存較為立體,同時保存有罕見的軟組織(如皮膚、趾墊)和羽毛等重要信息,為深入理解其形態信息與生態適應提供了重要證據。

高精度CT掃描和三維重建

基於這件標本的保存狀態,胡晗帶領研究團隊成功對其進行了高精度CT掃描和三維重建。重建結果顯示,該標本幾乎完整保存了整個頭骨,尤其罕見地保存了完整的腭區結構。

IG@de.laney圖片

IG@de.laney圖片

介於傷齒龍類和白堊紀鳥類之間

胡晗説:「這一結構表明,始祖鳥的頭骨形態介於傷齒龍類和其他白堊紀鳥類之間,代表着從非鳥恐龍缺乏靈活性的頭骨向鳥類更輕便靈活的頭骨過渡的關鍵階段」。

多處清晰軟組織痕跡

除了骨骼信息外,研究團隊還在標本上發現了多處清晰的軟組織痕跡,尤其是足部保存的趾墊形態與現生地棲鳥類相似,説明其可能具備良好的地面行走能力,顯示始祖鳥的生活方式較以往的認知更為多樣。

IG@de.laney圖片

IG@de.laney圖片

首件發現三級飛羽始祖鳥標本

與此同時,芝加哥標本是首件發現三級飛羽的始祖鳥標本。這種附着在肱骨和尺骨上的羽毛位於翅膀和身體之間,可能作用於提高飛行效率。這一結構在非鳥類恐龍中從未出現,顯示這些羽毛可能是為了適應主動飛行而演化出的創新特徵。

一隻小浣熊露無辜眼神站在美國一處民宅門口,神情可憐像極了等待救援的孩童惹人憐。

小浣熊驚現民宅門口 雙腿站立神情可憐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麻薩諸塞州貝爾徹敦(Belchertown)一處民宅日前驚現一隻受困小浣熊。貝爾徹敦動物保護組織獲報後趕往現場救助,當時小浣熊看見救援人員時用2條後腿站了起來,神情可憐兮兮,行為舉止像極了人類。

FB圖

FB圖

浣熊神情無辜酷似孩童

照片可見,小浣熊睜著圓碌碌的大眼睛,神情無辜站在門口,猶如一名無家可歸正在等待救援的孩童,令不少網民看後於心不忍,直言「心都融化了」,有部分網民指浣熊的動作令人聯想到漫威超級英雄「火箭浣熊」(Rocket Raccoon)一角。

FB圖

FB圖

動保組織當日再救土撥鼠 2動物獲妥善照料

動物保護組織透露,他們於同日還救出一隻被棒球擋球網纏住的土撥鼠。目前,2隻小動物均已被救回妥善照料,待康復後將安排重新野放,重返大自然。

FB圖

FB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