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私營醫療機構條例本周五刊憲 衞生署:10月起可申請診所牌照

社會事

私營醫療機構條例本周五刊憲 衞生署:10月起可申請診所牌照
社會事

社會事

私營醫療機構條例本周五刊憲 衞生署:10月起可申請診所牌照

2025年05月21日 14:02 最後更新:14:53

提供疫苗接種服務的仁滙醫務集團懷疑停運。署理醫務衞生局局長李夏茵在立法會表示,星期三(5月21日)會向立法會提交《私營醫療機構條例》中監管診所的生效日期公告,本周五刊憲,衞生署今年10月13日起,接受診所牌照及小型執業診所豁免申請,預計接受申請後12個月實行。

李夏茵。

李夏茵。

李夏茵說,條文生效後,營辦診所必須持牌及遵守衞生署的《實務守則》等。不多於5名註冊醫生或牙醫的小型執業診所,須向署長申請豁免持牌。實行後將禁止未經註冊處所,使用指定的名稱或描述,誤導公眾以為有關處所提供醫療服務。若持牌診所結業,亦需事先告知當局。

立法會議員陳永光關注市民未必懂得分辨正規機構。李夏茵說,診所牌照及小型執業診所豁免書生效後,除非事先獲衞生署署長書面批准或其他法律准許,否則任何處所不得使用醫學、醫療、診所治理等字眼,防止不法份子巧立名目誤導公眾。

衞生署。 政府新聞處圖片

衞生署。 政府新聞處圖片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說,期望醫療服務預繳式消費會有更好的制度保障。李夏茵說,有私營機構或醫院會提供預繳式癌病電療服務,設冷靜期可能影響醫療最佳時間,預繳式消費宜按不同類型醫療服務規管。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已開展研究設立法定冷靜期、限制預繳合約年期的工作,並考慮經濟環境、相關行業營運情況,投訴及執法統計數據等因素,以加強保障消費者權益。

銅鑼灣渣甸坊一名註冊中醫涉嫌向病人處方含有未標示西藥成分的藥膏被捕,衞生署呼籲,市民如曾獲處方這款藥膏應停止使用。

衞生署。資料圖片

衞生署。資料圖片

衞生署早前搜查京華中心二座註冊中醫陳靖婷的處所,檢獲一批藥膏。政府化驗所的檢驗顯示,兩款沒有標籤的黃色藥膏樣本均含有未標示西藥「曲安奈德」、「咪康唑」及「撲熱息痛」成分。當中較大樽的黃色藥膏樣本除上述成分外,亦驗出含一種未標示西藥成分「地塞米松」。因應化驗結果,衞生署今日(7月15日)通知警方,並拘捕這名註冊女中醫,她涉嫌非法管有第1部毒藥及未經註冊藥劑製品。

署方說,「地塞米松」及「曲安奈德」屬皮質類固醇,為第1部毒藥及處方藥物,用於治療炎症,不適當使用皮質類固醇可引致嚴重副作用,例如庫欣氏症候群,即出現圓臉及肌肉萎縮等病徵。「咪康唑」亦為第1部毒藥,常用於治療皮膚受真菌感染的藥物,外用可引致皮膚搔癢、刺激性及過敏反應等副作用。「撲熱息痛」普遍用作退燒及鎮痛,使用過量可引致肝臟及腎臟受損。

衞生署說,已要求涉事中醫聯絡曾獲處方涉事藥膏的病人,以便進行醫學監察。

銅鑼灣渣甸坊一名註冊中醫涉嫌向病人處方含有未標示西藥成分的藥膏而被捕。政府新聞處圖片

銅鑼灣渣甸坊一名註冊中醫涉嫌向病人處方含有未標示西藥成分的藥膏而被捕。政府新聞處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