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聯同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到深圳進行職務考察,了解當地公職人員使用人工智能輔助處理政務的情況。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與立法會議員在深圳職務考察。政府新聞處圖片
當局表示,特區政府致力推動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推出的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百項方案」,當中亦有一半的項目涉及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科技的應用,多個部門已於年前成功自行研發人工智能系統應用於數據處理、統計、交通管理和環境偵測,並利用大數據分析天氣數據,自助辦證服務站亦廣受歡迎。
點擊看圖輯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與立法會議員在深圳職務考察。政府新聞處圖片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與立法會議員在深圳職務考察。 政府新聞處圖片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與立法會議員在深圳職務考察。政府新聞處圖片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與立法會議員在深圳職務考察。政府新聞處圖片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與立法會議員在深圳職務考察。 政府新聞處圖片
由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自主研發,大語言基礎模型的生成式文書輔助應用程式「港文通」,正於政府內部試用,長遠有助減省處理一般文書工作所需人力,中心亦將開發多個適用於不同公務領域的應用,例如與法律有關的「港法通」等,進一步深化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政務的應用。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與立法會議員在深圳職務考察。政府新聞處圖片
楊何蓓茵表示,當局致力推動各政策局和部門透過管理措施和數碼化等方法以重訂工作優次、重組工作、善用科技以及精簡程序,不但提升工作效率及便利市民,也可以更好地運用公務員人力資源。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與立法會議員在深圳職務考察。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府將於今年推出「政府治理人才培育計劃」,屬於一個持續的「人才孵化器」,旨在為政府培養對服務國家和香港有承擔的管治人才,預計首批約40至50名初級首長級、高級及中層公務員參加。
資料圖片
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會議上,多名議員支持計劃,經民聯的陸瀚民關注,為何參與計劃的學員在晉升選拔上不會獲得優先考慮。金融界議員陳振英認為,如果參與計劃與升職無關,或會影響公務員的積極性。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回應,升職與參與計劃是兩回事,公務員參與課程並非等於獲得「牌照」一定升職,又指學員參與課程的同時,要在工作方面表現突出,如果在工作表現欠佳,反而或會被要求離開課程。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資料圖片
至於會否令相關公務員既要工作、又要參與課程,導致更為辛苦,楊何蓓茵說,部門提名有潛質的公務員,他們必須能良好管理時間、懂得安排工作優次、善用資源等,相信能夠在工作表現出色之餘,不會影響參與課程。她強調,課程能讓公務員有得著,提升個人特質,間接有助升遷。
民建聯議員顏汶羽提出,參與課程計劃的公務員,會否到內地政府部門互換及掛職,又會否考慮將公務員安排到立法會或區議員辦事處,甚至到私人機構交流,培養公務員全方位思考的能力。
楊何蓓茵說,課程對不同參加者會有個人化發展計劃,如有學員適合到內地掛職,當局會安排。至於到私人機構、議員辦事處、法定機構、非政府組織等交流,政府不會排除可能性,但暫時政府人手較緊張,如將來人手充裕時,政府會作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