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5億年秘密解鎖!始祖鳥化石現「飛行關鍵構造」 或改寫鳥類演化史

Plastic

1.5億年秘密解鎖!始祖鳥化石現「飛行關鍵構造」 或改寫鳥類演化史
Plastic

Plastic

1.5億年秘密解鎖!始祖鳥化石現「飛行關鍵構造」 或改寫鳥類演化史

2025年05月30日 15:30 最後更新:17:17

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Field Museum)近日公布了一件罕見的始祖鳥(Archaeopteryx)化石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始祖鳥具有真正的動力飛行能力。

被視為鳥類和恐龍之間重要的過渡物種

據CNN報導,始祖鳥被視為鳥類和恐龍之間重要的過渡物種,生存距今約1億5000萬年,目前僅有14個化石標本。大多數標本不完整且遭到壓碎,限制了對其飛行能力的研究。這個新標本保存完好,骨骼是立體的,並保留了珍貴的軟組織痕跡,為科學家提供了珍貴的細節信息。

始祖鳥化石中首次發現了「三列羽」

研究團隊利用紫外線和電腦斷層掃描(CT)技術,在始祖鳥化石中首次發現了「三列羽」(tertials),這是一組長在肱骨上的羽毛,對現代鳥類的動力飛行至關重要。以往科學界僅能根據骨骼推測其存在,而這次的研究直接證實了始祖鳥具有支持飛行的羽毛結構。

此外,化石中的腳趾鱗片形態顯示,始祖鳥可能像現代鴿子一樣在地面覓食;口腔骨骼則顯示早期鳥類頭骨靈活運動的演化跡象,即顱動性(cranial kinesis),有助於鳥類更靈活地使用喙部。

揭示鳥類飛行能力的起源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兼研究負責人歐康娜(O’Connor)表示,這個標本是她見過保存最完整且細節最豐富的始祖鳥化石。「這是演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它連結了恐龍和現代鳥類的血統,並揭示了鳥類飛行能力的起源。」

圖片來源: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

圖片來源: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

可能僅能進行短距離飛行

專家指出,雖然始祖鳥具有飛行羽毛,但可能僅能進行短距離飛行,因為缺乏現代鳥類特有的飛行肌肉和胸骨結構。南卡羅來納州克萊姆森大學生物科學教授查普曼博士認為,這個標本展示了恐龍向鳥類轉變過程中的關鍵細節,並強調化石應優先用於科學研究,以免錯失重要的演化資訊。

這件始祖鳥化石的研究不僅解答了長久以來的飛行謎團,也預示著將來將揭露更多鳥類演化的祕密。歐康娜表示,團隊正在持續分析更多細節,期待帶來更多令人驚喜的發現。

圖片來源: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

圖片來源: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

日本國民小吃「章魚燒」正因物價飆漲面臨轉型危機,傳統內餡章魚逐漸消失,部分老店甚至改用香腸、魚板或蒟蒻替代,引發消費者關注。

東京荒川區經營約50年的老字號小食店「寶來屋」因章魚價格暴漲,內餡不得已改用香腸,推出「香腸燒」。創業近半世紀的老闆長谷川雅子直言:「新冠疫情後物價上漲速度驚人,章魚價格飆升導致成本過高,已難以繼續使用傳統內餡。」

章魚燒變香腸燒 再因成本漲價

據了解,「寶來屋」5粒章魚燒原先含稅僅售180日圓(約9.8港元),2023年11月起改為「香腸燒」後,又因小麥等原料同步上漲,今年進一步調漲至5粒200日圓(約10.9港元)。長谷川雅子提到,儘管改用香腸後流失部分顧客,但香腸相較章魚更容易食用,反而吸引不少小孩與牙齒不好的客群。

原料、人力、電費全面上漲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指出,原物料高漲壓力下,「粉物料理」店家(如大阪燒、炒麵)經營困難達到近年高峰。這類店家不僅面臨小麥粉、雞蛋價格上漲,還需承擔人力、電費等成本上升的壓力,部分業者已難以支撐。而章魚燒業者更面臨「雙重打擊」——除粉類原料外,章魚價格本身也持續飆升。

章魚燒成本不斷飆升

據總務省針對東京都區部的零售物價統計,章魚價格自2014年平均每100克277日圓(約15.2港元),飆升至今年5月中旬的528日圓(約28.8港元),幾乎翻倍,甚至高於吞拿魚價格。若在家自製章魚燒,2015年12顆成本約170日圓(約9.2港元),到2024年已突破250日圓(約13.6港元),成本壓力顯著增加。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難以大幅漲價 只能轉口味

由於章魚燒「國民小吃」的形象深植人心,商家難以直接大幅調漲售價,連鎖大型品牌去年僅調漲約8%。因此,部分家庭轉向自製,網友更分享竹輪、芝士、明太子等替代口味。為因應這波替代需求,有店家宣傳使用切丁魚板,也有廠商研發蒟蒻內餡,試圖平衡成本與風味。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