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澳洲南部沙灘驚現2.7米「地震魚」網民憂災禍即將降臨

Plastic

澳洲南部沙灘驚現2.7米「地震魚」網民憂災禍即將降臨
Plastic

Plastic

澳洲南部沙灘驚現2.7米「地震魚」網民憂災禍即將降臨

2025年06月07日 15:00 最後更新:15:15

澳洲南部塔斯馬尼亞島沙灘近日出現一條長約2.7米、俗稱「地震魚」的皇帶魚 (Oarfish),令世界末日傳言再起。

長長魚屍躺在沙灘上

《ABC》報道,塔斯馬尼亞居民羅伯遜 (Sybil Robertson) ,2日清晨到西岸海洋沙灘 (Ocean Beach) 遛狗,發現一條巨大的皇帶魚擱淺在沙灘上。她回憶說當時只察覺是一條很長的魚,但不知道是什麼魚。

魚身中段有明顯傷痕

羅伯遜透露,魚頭部周圍的光澤和斑紋非常漂亮,除了身體中段受傷外,整體狀態看起來還算良好。她用手機拍下並上傳到臉書,吸引眾人關注討論,網友好心為西比拉解惑,這是很罕見的皇帶魚。

觀看影片

網友憂世界末日來臨

許多網友留言提到,傳說中皇帶魚代表著災難來臨,感到非常擔憂,「死前露出好可怕的表情」、「距離世界末日彷彿又更近一步了」、「加州之前出現皇帶魚後,就發生大地震了」、「最近這些罕見的『末日魚』好像越來越常出現了,不是嗎?」。

圖片來源:Sybil Robertson

圖片來源:Sybil Robertson

活在150米以上深海地帶

塔斯馬尼亞大學海洋與南極研究所副教授、魚類生物學家巴雷特 (Neville Barrett) 說,皇帶魚平時生活在水深150米到1000米的深海地帶,很少人能見過牠活生生的樣子。皇帶魚可以長到11米長、體重更可超過200公斤,成長期至少需要20到30年的時間,大多數深海魚種的壽命都很長。

圖片來源:Sybil Robertson

圖片來源:Sybil Robertson

日311地震前曾大量出現

在許多國家的民間傳說中,皇帶魚的出現常被視為地震或海嘯即將發生的徵兆,因此又被稱為「地震魚」、「末日魚」,加上311東日本地震發生前,曾有大量皇帶魚出現,讓這類說法更被網友瘋傳。

6月9日傍晚,山東濱州突發強勁陣風,一名體重205斤(約287磅)的18歲張姓青年在戶外收拾桌椅時,不慎被大風吹倒,頭部著地翻滾一圈。事主表示這是從未遇過的最大風勢,幸好身體沒有大礙。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青年戶外工作突被強風吹倒

據《極目新聞》報導,事件發生於晚上6時左右,當時該名青年與其他店員正協助將餐廳外的桌椅收回室內,以防受天氣影響。然而期間,一股突如其來的強風把他猛然吹倒在地。閉路電視畫面清楚拍到他失衡瞬間,頭部觸地後旋轉一圈才停下。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事主對離奇經歷也感到驚訝

事主其後接受訪問時指出,他在當地一家食肆工作,對於這次經歷感到驚訝。「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遇到這麼大的風,連我自己這種身材都被吹倒了。」他又補充說,回家後特別上磅量體重,確認為123公斤。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網民熱議:指核心力量不足

影片曝光引來不少網民熱議,有人打趣表示:「虛胖,核心力量不足」、「100多公斤都吹倒了?這風是健身教練吧!」、「體胖,脂肪多,密度小,不抗風。」也有當地網友表示,自己同樣120多公斤,因颳風未敢出門。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