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34歲華人成紐西蘭女首富 靠2特質成功創業 打造金融科技平台

博客文章

34歲華人成紐西蘭女首富 靠2特質成功創業 打造金融科技平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34歲華人成紐西蘭女首富 靠2特質成功創業 打造金融科技平台

2025年06月15日 07:30 最後更新:10:00

紐西蘭「國家商業評論」近日公布當地最新富豪榜,出生於中國北方、現年34歲的金融科技公司Airwallex(空中雲匯)聯合創始人劉月婷(Lucy Liu),以7億新西蘭元(約33億港幣)淨資產成為紐西蘭史上最年輕亦是首位華人女首富,並在總排名中位列第30位。

出生於中國北方、現年34歲的金融科技公司Airwallex(空中雲匯)聯合創始人劉月婷(Lucy Liu)

出生於中國北方、現年34歲的金融科技公司Airwallex(空中雲匯)聯合創始人劉月婷(Lucy Liu)

劉月婷12歲時移居奧克蘭,就讀聖卡斯伯特學院,後於澳洲墨爾本大學學習金融。2015年,她在墨爾本與他人共同創立Airwallex,專門為企業提供全球支付服務,近年業務高速增長,去年收入達7.2億美元,已躋身全球最快擴張的金融科技平台之列。

更多相片
出生於中國北方、現年34歲的金融科技公司Airwallex(空中雲匯)聯合創始人劉月婷(Lucy Liu)

出生於中國北方、現年34歲的金融科技公司Airwallex(空中雲匯)聯合創始人劉月婷(Lucy Liu)

2015年,劉月婷在墨爾本與他人共同創立Airwallex

2015年,劉月婷在墨爾本與他人共同創立Airwallex

劉月婷曾在訪問中提到,父親乃前股票交易員兼科技企業家,對她影響甚深。

劉月婷曾在訪問中提到,父親乃前股票交易員兼科技企業家,對她影響甚深。

劉月婷極度重視人工智能應用開發

劉月婷極度重視人工智能應用開發

2015年,劉月婷在墨爾本與他人共同創立Airwallex

2015年,劉月婷在墨爾本與他人共同創立Airwallex

雖然劉月婷實際持股比例未有披露,但根據《澳洲金融評論報》2024年8月一篇文章估算,其持股份額介乎6%至8%,這意味著她的帳面財富在6.18億澳元至8.65億澳元之間。

劉月婷曾在訪問中提到,父親乃前股票交易員兼科技企業家,對她影響甚深。「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堅持和正直,創業需要犧牲。現在的我,作為一個母親也深有體會。」

劉月婷曾在訪問中提到,父親乃前股票交易員兼科技企業家,對她影響甚深。

劉月婷曾在訪問中提到,父親乃前股票交易員兼科技企業家,對她影響甚深。

日前,Airwallex完成3億美元F輪融資,估值攀升至62億美元,超越此前一輪股權投資時的56億美元水平。公司另一位聯席創辦人暨行政總裁傑克·張指出,今次集資象徵着集團在全球化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再進一步。

劉月婷極度重視人工智能應用開發

劉月婷極度重視人工智能應用開發

早在創業初期,劉月婷便極度重視人工智能應用開發。之前她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訪問時透露,透過引入AI技術,令上線效率提升了近四成。

在被問及「一位女性要成功創業,應具備哪些因素」時,她坦言女性要在商場立足絕不容易:「尤其要處理家庭與事業間種種矛盾,如何安排好育兒與工作的時間分配是一大課題。因此,每位女性創業者都需要一套強大的支援系統——不論來自家人或團隊伙伴的支持皆不可或缺。」

她補充指,女性創業者在創業征途還需找到一批志同道合、可以幫助你實現創業目標的人,她指在Airwallex起步期間經歷過不少困難,全賴核心班底通力合作方得以克服重重障礙,持續帶動企業穩步前行。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政府正加速推進一項獨立的稀土定價機制,試圖挑戰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的主導地位。

路透社報道,美國政府計劃為本國稀土礦商提供價格補貼,刺激產業投資,以降低對中國稀土供應的依賴。然而,分析人士警告,這一新機制雖有利於生產商,卻可能推高汽車製造商等下游行業的成本,長期效果仍存變數。

報道稱,長期以來,中國以低價策略主導全球稀土市場,削弱了西方國家的投資動力。為改變這一局面,美國國防部與國內唯一稀土礦商MP材料公司(MP Materials)達成協議,將以每公斤110美元的最低採購價,補貼兩種常用稀土(釹和鐠)與市場價的差額。這一價格幾乎是當前中國主導市場價的兩倍,且高於市場需求預估的每公斤75至105美元區間。若價格超過110美元,美國國防部將獲30%的利潤分成。

此外,美國國防部還斥資4億美元購買MP材料優先股,成為其最大股東,支持其在德州建設第二座稀土磁鐵工廠。該工廠初期年產1000噸,逐步擴至3000噸,目標實現年產1萬噸,等同滿足美國2024年磁體消費需求。MP材料目前運營的加州芒廷帕斯礦是美國唯一稀土礦,預計年底在德州工廠啟動商業磁鐵生產。

AP圖片

AP圖片

諮詢公司Adamas Intelligence董事總經理卡斯蒂尤克斯表示,這一基準價將成為行業「新引力中心」,推高整體價格水準。比利時化工集團索爾維等企業也可能受益,其近期已宣布擴大產能。加拿大阿克拉拉資源公司則表示,這為其在美國的稀土分離工廠計劃提供了「新戰略路徑」。

然而,市場反應不一。德國汽車巨頭大眾表示支持穩定供應鏈的努力,但對價格問題保持沉默。諮詢公司Project Blue分析師梅里曼指出,商業客戶可能因多元化供應來源而不願接受高價,投資意願仍不明朗。

分析人士警告,新定價機制可能推高下游行業成本,對汽車製造商等客戶造成壓力。英國前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藍韜文質疑,未來是否能實現規模化。總部位於上海的諮詢公司TidalWave高級合伙人江凱明則預計,美國等一些國家的稀土供應多元化戰略面臨時間、成本和人力資本等眾多挑戰,「光是所需時間就至少要10到20年,成本則至少數以萬億美元計,而且人才要從哪裡來?誰懂得如何加工這些材料?誰了解提純工藝?如何達到高純度?這些人才在大多數國家都不存在。」

簡單總結,過去西方國家雖意識到稀土戰略重要性,卻鮮有實質投資。如今美國試圖以價格補貼打破僵局,但正如專家所講,發展完整稀土加工能力仍需數年,過程漫長而艱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