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年齡增長食慾下降易缺蛋白質 日營養師教簡單飲食助營養均衡防失能

生活事

年齡增長食慾下降易缺蛋白質 日營養師教簡單飲食助營養均衡防失能
生活事

生活事

年齡增長食慾下降易缺蛋白質 日營養師教簡單飲食助營養均衡防失能

2025年07月02日 07:00

許多長者年齡增長食慾下降,導致肉類攝取不足缺乏蛋白質,日本營養師教簡單飲食助均衡營養防失能。

年齡增長食慾減退 蛋白質攝取不足增健康風險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銀髮族常出現食慾不振、食量減少及下廚愈發吃力等情況,部分人更因食量減少或咀嚼困難而忽略肉類,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日本管理營養師森由香子指出,長期缺乏蛋白質會加速肌肉流失,增加罹患虛弱症(frailty)及失能風險。

營養師教簡易備餐法助均衡營養

不過,森由香子表示,60歲或以上人士即使進食量較少,也可透過簡單飲食技巧,達致均衡營養及預防疾病的目標。她建議,可適量選用豬肉、牛肉以及雞肉等塊狀肉類,以簡單水煮方法預先備餐,並於食用時切片加熱,配合鹽、胡椒及各類醬料,剩餘湯汁則可用以熬製湯品或雜炊,既方便又能豐富菜色。

薯類納入日常飲食提升飽腹感

針對進食量少或下廚困難的長者,森由香子建議將薯類食材納入日常飲食。薯仔、番薯以及芋頭等高碳水化合物食材,可與白飯、麵包互為主食,適合用作補充能量。在燉菜、濃湯、薯仔燉肉或日式煮物中加入薯類,不僅可提升飽肚感,還能省卻另行準備主食的麻煩。不過,糖尿病患者應依從醫生指引適量攝取。

蔬菜汁炊飯提升食慾 碳水攝取不可過低

至於部分長者見到白飯即食慾下降的情況,森由香子建議可嘗試「蔬菜汁炊飯」,炊飯時以蔬菜汁取代等量水分,並加適量高湯粉調味,即可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變化白飯,有助提升食慾及營養價值。她提醒,適量碳水化合物有助維持腦部運作及穩定情緒,建議60歲或以上人士每餐以輕盛一碗白飯為宜(即不足一碗的小碗飯),避免過度限制糖類攝取,以防出現肌肉流失及血脂異常等問題。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餐桌合理簡化兼顧營養 每日主菜宜一餐含肉類

森由香子強調,隨著年齡增長,合理簡化餐桌安排更為實際。即使菜式不多,只要配合肉類蛋白、薯類碳水及蔬菜微量營養素,即能滿足日常營養需求。她鼓勵長者每日最少安排一餐以肉類為主菜,善用省時食材及備餐技巧,便可輕鬆維持身體活力及肌肉健康。

內地整形美容科主任指出,日日洗頭實際不會導致脫髮,掉落的頭髮實際已進入自然脫落的「休止期」,護理方法與個人髮質才是關鍵。

專家指出:日日洗頭不會導致脫髮

夏日炎炎,不少市民因為出汗頻繁選擇每日洗頭。然而,有觀點認為天天洗頭恐會加重脫髮。對此,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整形美容科主任魯元於受訪時澄清,正常洗頭實際並不會導致脫髮,呼籲市民毋須過度擔心。

正常洗頭不損髮量 洗護習慣須按髮質調整。資料圖片

正常洗頭不損髮量 洗護習慣須按髮質調整。資料圖片

已脫落頭髮多屬自然代謝

魯元剛解釋,市民洗頭時掉落的頭髮,其實多數已進入自然脫落的「休止期」,即使不洗頭也會於日常生活中自然脫落。脫髮的常見原因包括遺傳、荷爾蒙、壓力或營養不良等因素,與洗頭頻率並無直接關係。

正常洗頭不損髮量 洗護習慣須按髮質調整。資料圖片

正常洗頭不損髮量 洗護習慣須按髮質調整。資料圖片

長期不潔反致毛囊堵塞

洗頭的主要作用在於清除頭皮分泌的油脂與污垢,不會令皮脂腺分泌變旺,也不會「越洗越油」。相反,若因擔心掉髮而減少洗頭,反而易令油脂積聚,增加毛囊堵塞及細菌滋生風險,嚴重時可誘發脂溢性皮炎,加重脫髮問題。

正常洗頭不損髮量 洗護習慣須按髮質調整。資料圖片

正常洗頭不損髮量 洗護習慣須按髮質調整。資料圖片

洗護習慣須按髮質調整

專家建議,洗頭頻率應視個人頭皮狀況調整。油性或愛出汗人士可每日清洗,並選用溫和控油型產品。乾性或受損髮質則建議每2至3天洗一次,配合修復護理。洗頭時應用指腹輕柔按摩頭皮,避免用指甲抓刮,護髮素只需塗抹髮尾並避免高溫吹風機直吹頭皮,以減少頭皮屏障受損。

正常洗頭不損髮量 洗護習慣須按髮質調整。資料圖片

正常洗頭不損髮量 洗護習慣須按髮質調整。資料圖片

「假性掉髮」勿過度焦慮

專家提醒,洗頭掉落的頭髮本質已是完成生命週期的「死髮」,屬正常代謝並非真正脫髮。若每日掉髮超過100根,且髮際線明顯後移或伴隨頭皮紅腫,則需及早求醫,避免延誤治療。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